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辅炎汉 > 32、不成熟的想法
         随着凛冬逐渐到来,身处江南也逐渐变得寒冷起来,清晨的江面迷雾笼罩,百里荒草杂丛净是,雨露及寒霜。
         曹营安扎江边,带着湿气的寒风,席卷两岸军营。
         孙刘联军还算好,毕竟麾下多为荆州人,虽然也感觉冷气打在脸上,让人颇感不适,但尚算可以忍受。
         而曹操阵营则不同,曹军多为北人,此前一战失利,加之因疫病传染,战意本就逐渐低迷。
         而今湿气上涌,水土不服等现象加,将士一时苦不堪言,厌战情绪每日剧增。
         此时曹操也感事态棘手,如在僵持下去,不用孙刘联军来攻,曹军就自动土崩瓦解,无一战之力。
         作为汉朝建安年间丞相,此次南征指挥,曹操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优柔寡断在此时可不是什么好事。
         遂召集麾下文武,齐聚中军大帐议事。
         帐内中间依然存放着,刘玄此前来时,所送的沙盘,不过却与原先有所不同,那就是曹军阵容,已经兵力布置,已然经过曹操调动。
         沙盘两边一个个长案、坐席,竖着呈一字排开,罗列有序。
         曹操端坐上首,见诸人到齐之后,却望着营帐之中的沙盘窃窃私语,曹操微微咳嗽一声道:“此为荆州之士,托名刘备所曾,不知诸公有何看法?”
         众人闻声,直起身子,眺望沙盘之后,再次交头接耳谈论沙盘。
         良久之后,头戴刘氏冠,身穿褒衣的程昱,立直身子说道:“不知此人在何处,因何假托刘备之名?”
         沙盘这玩意儿,一般只要会点军事的,都会对其相当重视。
         更别说,这个沙盘所堆积的山山水水,比当世所有地图高明百倍,也更加精准。
         对于程昱这种久经沙场老人,自然一眼能看出,其重要性。
         且制作这个沙盘之人,对于在绘画地图方面,绝对也是超过当世所有人。
         这种人才,可能对于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方面稀烂,但在地图画的好,绝对能给大局带来裨益。
         而且制作这个沙盘的人,对于荆州了解,绝对要比在场之人,强上数百倍不止。
         “此人已被孤遣送至许都,至于为何假托刘备之名,吾难以知晓。
         眼下周瑜小儿,刘备匹夫屯兵赤壁,诸位还是说说,该如何是好!”
         曹操也知道程昱在想什么,可毕竟在他眼里,刘玄有着刘备之人的成分,自然难以尽信。
         如此一来,也就没什么必要,再派遣人去追回刘玄。
         且当务之急是剿灭孙刘联军。
         一个刘玄,在大局上面可有可无罢了!
         “如今将士毫无斗志,水军操练也无寸进,凛冬已至,春耕即来,此刻马无蒿草,人心厌战。
         又因水战弃长就短,军中疫病肆行,卒伍思归心切,种种用兵大忌,明公不可不察!
         臣窃以为,可暂时还定荆州,班师许都,使将士安歇屯兵。来年夏季再返,定可一举平定江南……”
         征南之事到达这个地步,除了曹操自己,无论是士卒,还是军中谋士,都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水军不如别人,自己这方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寸进,士气一日低过一日。
         寒冷的冬天,大家连手都不想拿出来,还拿什么打?
         再继续僵持下去,明年春耕都得耽误,倒时整个北方都恐怕会,因为无粮起兵造反。
         自家人清楚自己事。
         曹操能够在这里僵持,还是靠着内政达人——荀彧,在后方强撑。
         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勉强支撑数十万大军,每天无所事事,在江边僵持。
         旷日持久,别说一个荀彧,就是一百个荀彧,整北方都得掏空。
         荀彧没有系统,没有仓库,他不可能无限产米。
         所有的军粮,还是需要整个北方阵营,集体努力屯田。
         如今数十万脱产将士,每日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拿什么供应?
         这点曹操自然清楚,可是浪费这么多粮草,眼看着即将被自己擒拿的孙权、刘备,就这样逃过一劫,他如何甘心?
         且如果明年再返,到时候刘备、孙权已经乘机做大,再剿灭起来,可比现在要麻烦不少了。
         这些天曹操思前想后,刘备是出了樊笼的猛虎,一旦放虎归山,则后患无穷。
         刘玄有句话说的对,刘备和他是一样的人,是他一生的大敌。
         “退兵之事勿要再议,诸公且道如何击败联军!”
         所有利弊权衡之下,曹操依然选择固执己见平定江南,携大功返朝,威加宇内。
         “既然明公决意平定江南,当务之急,乃是让将士可在江中安稳操练,臣等北人,不知水战,如之奈何?”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这些北方大将、谋士,可以在北方扬威边疆,平定四方,但对于水战,却只能抓瞎。
         水战不是陆战,是个将士只要会提刀杀人,就可以。
         水战的要求明显就多了,划船、配合、风向等等,不是阿猫阿狗伸手就来。
         而如今曹军的水军统领,都是刚学不久的新生,唯一算得上老手的蔡瑁、张允,还因为新降大家多有排挤。
         如何能够,跟常年混在江东的周瑜麾下将士比?
         就是刘备新练的水军,也比曹操大军强上不少。
         曹军将士连起码的,船上站立都不行!
         一阵江风袭来,江面波涛汹涌,船停在水面,随着涛涛滚动,而变得摇摆不定,将士动辄晕船呕吐。
         就这样的阵容,还拿什么和人家对打?
         曹操虽然有了计算,但是并没有拿定主意,也想听听其他人的方法,于是问道:“诸公可有人助将士,不收江水颠簸?”
         程昱低头犹豫一番之后,抬头道:“昱有浅见,不知可行否!”
         “仲德计将安出?”
         “数日前,臣出营找左近民众询问荆州寻常天气,与江水涨退等状况。
         走至一渔夫家,见几个小儿,用小竹截至寸长,然后以绳索并排系紧,寻得一个水潭,将竹排放在水中。
         臣便思,是否能将船同样如此,一旦并联,从而众船一起受力,即使有颠簸,也不至于如单船那般颠簸。
         不过细思之后,臣便作罢!百舸首尾相连,固然可使将士如履平地,势不可挡,不受颠簸之苦,可一旦战事不利,进退失据,不当为法!”
         这个方法程昱刚开始,觉得眼睛一亮,细思过后就觉得不行。
         所有事船连在一起,自然势不可挡。
         但是一旦战事发生意外情况,所有船连在一起,连转弯都难。
         这种只能打顺风,不能打逆风的方案,当即在内心将他开除了。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做大事者、成大业者要有战略眼光,登高望远;要有大格局,大手笔。
         这种只能一时之利,遗祸万千的方法,自然也就当场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