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西游之最强龙王 > 第十七章 十世为僧,可曾是人
         红日初升,光洒云海,一片炫彩,如梦似幻。
         敖玉屹立龙辇上,看尽这云海玉盘。
         “你只会说他们是吃人的恶魔,是因为你是人,所以才会这样说。的确,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妖确实是恶魔。”
         “可佛祖说,众生平等,这个众生,是仅指人类,还是包括这些妖怪?我常听佛说,扫地恐伤蝼蚁的性命,想来这众生亦有妖在内,既然包括妖,那为什么慈悲了人,却残忍了妖?”
         “明明两个相互竞争,是合天地至理,宇宙规则,为什么,要偏袒一方?”
         “你觉得,这样的是慈悲吗?”
         敖玉看着大日东升,浑身散发出温柔的金光。
         他侧头,问向唐三藏。
         唐三藏答不出。
         正如狼要吃羊,他慈悲了羊,狼却会饿死。
         敖玉也没指望唐三藏能答得出,这样的话题,困惑了人类几千年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帮助。
         区区一个凡人,又有何能耐。
         他看向卷帘大将,那脖子上挂着的骷髅头。
         晶莹好似美玉,虽然是死人头骨,却并没有令人恐惧,反倒散发着柔光。
         敖玉指着头骨,说道:“你知道这是谁的头骨吗?”
         唐三藏摇了摇头。
         只听魔尊他自己答道。
         “是你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三藏猛然抬头,看向敖玉,完全不相信。
         “大王莫要吓唬贫僧,贫僧哪能长出十个脑袋。”
         “噢,佛有轮回转世一说,你且看下,它们,到底是不是你。”
         敖玉一把扯断骷髅链,取下头骨,直接一巴掌将其拍入唐三藏体内。
         霎时间,九颗骷髅头化作佛光,遁入其中。
         下一刻。
         眼睛一晃忽,唐三藏便发现,周围的环境一下子变了个样。
         不见了云海,不见了魔尊,眼前的,是一条浩大的长河。
         而那山下,有正在搬家的村民。
         唐三藏环视四周,却发现,自己正快步的走向村民。
         这——
         贫僧的身体……还是说……这是幻觉?
         唐三藏疑惑间,只听一声。“施主,如何渡河?”
         这声音,正是他身体发出的。
         来不及细想,唐三藏听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河里有妖怪,会吃人。
         有一村民还指着前方,说着以往,那里曾是百户村落,依水为生。
         只是有一日,天降妖魔,每日都出来吃人。
         现在逃的逃,死的死,只剩下他们这些相对远的村舍。
         这一听,唐三藏就知道,那水里是真的有妖怪。
         但是。
         他的身体却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切妖魔,皆是虚幻。”
         言罢,他大步迈出,根本不听人劝,直欲渡河。
         当他来到河边,看着这茫茫八百里宽的大河,好似汪洋大海般。
         下一刻。
         流沙河水波涌起,惊起一滩鸥鹭。
         一头长得蓝面獠牙,赤须红发,两眼血光的妖怪破开大浪,直跃上岸,一口将他吃掉。
         他便瞬间死亡。
         那被分尸嚼碎的痛苦!
         那被死亡支配的恐惧!
         “啊!”
         身临其境的唐三藏,当即吓得浑身颤抖。
         什么是死亡!
         什么是天真!
         什么是现实!
         他此刻才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你心不生魔,就不存在魔。
         现实会告诉你,什么是生不如死!
         他心中杂念顿生,万千思绪飘来。
         可还未等唐三藏反应,他睁开眼,再次看到,这种自己参与不进去的幻觉。
         他亲身经历,成为一个婴儿,开始长大,然后出家为僧。
         唐三藏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身体就是要当和尚,就是要去西天。
         唐三藏眼睁睁着看着,这个身体,新婚之夜,洞房花烛之时,突然魔怔,发了疯似的说要当和尚,拼命逃出。
         浑然不顾。
         那身后喜宴骤凉。
         那身后红衣哭泣。
         那身后白发悲怆。
         他来到一处寺庙。
         一老和尚给他剃了度,成为了僧。
         成为和尚后,日复一日,念经撞钟。
         他忽的头脑清明,一下子想起了那生他养他的父母。
         他急急忙忙的出了寺,回到那记忆尘封的……
         家。
         只是。
         人去楼空,不见燕儿停堂前,翘窝头。
         他心急如焚,忙问邻舍。才得知,此地主人痛失爱子,悲伤成疾,次年双双入土。
         唐三藏垂头落泪,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是这样!
         他回到寺中,问寺庙老和尚,为什么好好的,父母会悲伤而死。
         “是苦啊。”老和尚说道。“这俗世便如苦海,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有太多的不如意事。世人愚昧,身陷其中。唯有取得我大乘佛法,才能让世人开化,脱离苦海。”
         他问:“大乘佛法在何处?”
         老和尚说:“大乘佛法在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悲,没有痛,没有忧,所有人,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
         他向住了。
         他将这段话深深记住,并即刻动身,前往西方极乐净土。
         这一去,就是十世十生。
         他变作苦行僧,一心向佛,踏上前往西方,求取大乘佛经的路。
         他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历经千辛万苦。
         他终于,靠着双腿走出东土,进入西方,来到佛祖的地盘。
         茫茫山河,漫漫路途,唯有佛经伴他。他也不觉得枯燥,因为,经书上说的:“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的西方极乐净土”,已经踏在脚下。
         只是。
         他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河,一时间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唐三藏看着他,就和上一段记忆一样。
         他再次来到这八百里流沙河,又遇上了那个赤发蓝脸的水妖。
         也就是魔尊口中的卷帘大将。
         他瘫倒在地上,捂住双目。
         只听一声。
         “吼~”
         然后,他死了。
         依旧被那个赤发蓝脸的妖怪吃了。
         唐三藏盘坐在地上,浑身颤抖的看着一段又一段记忆。
         第三世,他再次化为取经僧人。
         也又遇上了那个吃人的妖怪,当然,他也毫无例外,身死道消。
         第四次,第五次……第九次。
         每一次。
         他都历经千辛万苦,独自跋山涉水,来到流沙河。
         每一次。
         他都被那个赤发蓝脸的妖怪吃掉。
         一次次下来,在他最后一次见到那个赤发蓝脸妖怪时。
         妖怪脖子上,已经挂上了八颗熟悉又莫生的骷髅头。
         唐三藏泪流满面,再也坐不住,痛哭流涕。
         那个九世不悔的取经人是自己,那妖怪脖子上的骷髅头,也都是他的人头。
         恐怕这一世过后,那个妖怪脖子上,应该就如之前看到的,九颗骷髅头了。
         他睁开眼睛,眸中一片水雾。
         看着这云海翻腾,大日升空,感受着这冬风拂来,暖阳温热,唐三藏抬起头,看到了魔尊。
         便听到魔尊说。
         “对于你九世为僧,世世向西而死,你可有什么想法?”
         敖玉解开唐三藏的封口术。
         他怔了怔。
         望向敖玉,他头次提问:“这九世,可都是贫僧吗?”
         敖玉答:“是。”
         唐三藏皱眉怒目,浑身颤抖,他声嘶力竭,直接咆哮出。
         “难道我就一世都没能,好好的为自己而活吗?”
         他哭泣着,哀嚎着,像个可怜的孩子。
         嗯?
         听到唐三藏这一句话,敖玉也是愣住。
         他看向唐三藏,反问道:“你怎么就不是这么想,是因为你心中有佛,世世崇佛呢?”
         “我……”唐三藏不知道该怎么说。
         敖玉一笑,道:“所以,什么是佛?”
         “佛祖常说,人人都是佛,觉悟自成佛。但这种思想上的佛,已经被他偷换成他自己才是佛。”
         “你信奉他佛,何不信奉自己的佛呢?”敖玉继续说道。
         “你不是说要普渡众生吗?这世上,有太多的人无金钱治病而死,有太多的人身患疑难杂症而死,有太多的人饱受流离之苦,有太多的人被异族杀死。有太多的人无法读书……”
         “这些,你有没有想过去拯救?拯救他们你需要有什么,你会医术吗?你有金钱吗?你有几栋楼阁?你有强兵劲旅吗?你会四书五经,论语史记,会春秋战国吗?”
         唐三藏听着敖玉的话,顿时似被雷劈了一般,他闭上眼,双手抱住头,脸上的表情很是痛苦。
         “你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会是吧?所以,你拿什么来普渡世人,靠佛经吗?”
         若是以往,唐三藏肯定答:是。
         但现在,他不敢。
         “那,我该怎么做才能普渡世人?”他再次提问,只是,这次是求问。
         敖玉自然不会吝啬不教他,他说道:“须知世人欲何?比如,穷者自然苦,你若予他富,自然乐。”
         “如此这般,岂非脱离苦海?”
         “可我不会行商,如何教人富?”唐三藏摇了摇头。
         “咦?”
         “你佛大智慧,行商都不会?呵呵,人家讲一次经,收取百足金千两呢,灵山大雷音寺,那可是富可敌国啊,你身为佛门,岂会不知?”
         唐三藏一头黑线,感情魔尊大王这是在说黑话啊。
         他连忙诚心求道:“请魔尊大王教我。”
         请!
         听到这个字眼,敖玉点点头,说道:“民以食为天,有粮自无灾,无灾自太平。你若能找到或者创造可以大产的粮种,则天下万民皆奉你为佛。”
         “大产的粮种?”
         唐三藏记住了这个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