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快亏成麻瓜了 > 第097章 学术造假
         “走,进去吃饭,一边吃一边说。”林冬率先走了进去。
         司机田大壮跟着他。
         除了保护他的安全,还担负了帮他喝酒的任务。
         林冬不喝酒,坚决不喝,谁的面子都不给。
         所以他安排了田大壮帮他挡酒。
         田大壮酒量非常的牛皮,林冬带他出去,就没见他醉过。
         不过,为了大壮哥的健康考虑,林冬额外发他一份工资,人家田大壮一个开车的,现在月薪都七万了,在公司里绝对属于高薪的那种。
         菜单在王英俊手里翻了一遍,结果居然只点了一个青菜。
         “这么客气。”林冬摇摇头。
         唰唰唰!
         三个人九个菜。
         这已经是很节制的点法了。
         毕竟花的是自己的钱。
         昨天和刘河阳他们吃饭的时候,林冬点的菜,一大桌子都没摆得下。
         “怎么样,多多少少借我一点,”王英俊一脸期待的看着林冬,最后经验灵机一动拍了大腿:“你要是能拿出五十万投资我的电影,我就帮你把论文给解决了。”
         雾草!
         这人也太没节操了吧。
         林冬沉默不语,就这么看着他表演。
         “如果电影不赚钱的话,这五十万就当我借你的,怎么样?”王英俊硬着头皮继续忽悠。
         他觉得林冬这人太难忽悠了。
         看似是个无知小年轻,实际上油盐不进。
         “你先告诉我,为什么你拍出来的电影不卖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华夏古谚语,林冬这个洋鬼子深以为然。
         你帮我亏掉几百万,还不如告诉我亏钱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有个典故,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最后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你一个艺术生,能明白吧?”
         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林冬终究还是听懂了一点。
         这并不足以解释他心中的疑惑,你要说文艺片就一定赔钱的话。
         杜启喜的那部戏就不会现在这样样子了。
         于是他就问道:“最近热映一部新片,叫《新路》的,你觉得它为什么能够成功?”
         “行业内有四大‘亿票房’导演,分别是张略、陈皑、马达、周龙星,还有四大零票房导演,分别是张科、王伯安、田强,还有一个就是我。
         你说的那个杜启喜,他明显属于另外一个分类,他的文艺片啊,一点也不文艺。”
         谈及杜启喜这个人,王英俊唏嘘不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甚至比不上一个刚从校门出来的小年轻。
         林冬将四个人的名字牢牢记住。
         这种四大零票房的说法,他还是地第一次听到。
         “怎么样,你借点钱给我,我替你写论文,你绝对找不到我这么好的枪手。”王英俊自卖自夸,浑然不觉得这是一件学术丑闻。
         “不需要你帮我写论文。”林冬摇摇头。
         “你就借我一点呗。”王英俊死缠烂打,根本没有上午为人师表的派头。
         林冬挺佩服他的,又有点心酸。
         第六代导演里的代表人物!
         三大电影节常客!
         本该被人万众瞩目各种敬仰的存在,活生生的被逼成了一个无赖。
         欠债不还。
         他难倒不想还吗?
         坑蒙拐骗。
         或许还有一个正在拍戏的剧组等着他化缘回去开工呢。
         “这样吧,你自己投的一百万你自己拿回去,一千万的制作成本,法国人给你拿了四成,剩下的六成我们公司给你补齐,怎么样?”
         王英俊呆呆的看着林冬。
         过了好大一会才摇摇头:“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他以为林冬是开玩笑的。
         “等会你可以和我一起去我们公司,今天就签约转账。”
         林冬拿起筷子。
         菜已经开始端上来了。
         吃饭!
         自己花钱买单,必须多吃一点才行。
         王英俊没什么胃口,一路上都半信半疑,直到他站在了首都最繁华的地段,看到了两个双胞胎前台。
         他惊醒般的反应过来。
         “原来你是克莱斯特文化传媒的艺人!”
         “哦?王老师也知道我们公司啊。”
         “你们去年一年投了那么多文艺片,想不知道都难啊。”
         有一句话他没有说。
         当时还以为你们撑不到过年呢。
         毕竟一个破影视公司,你租首都最贵的地方,还骚包的找了俩一模一样的前台。
         这事在圈子里都传开了。
         六百万转账,合约签掉,王英俊热泪盈眶。
         这部戏不需要他到处去乞讨了。
         作为零票房导演,几乎已经没有投资人还买他的账。
         再加上他为了拍戏各种坑蒙拐骗,连朋友都避之不及,不借钱就是好朋友,一到借钱的时候大家就都很忙。
         更让他热泪盈眶的还在后头呢。
         这边合约签完,林冬立刻进行结算。
         他现在有点神经质,这种看似不可能赚钱的电影,他总怀疑会大赚特赚。
         【结算中……】
         【项目名称电影《那年我十一岁》,制作成本1000万,总票房498万元,按照投入比例,您一共亏损了495.42万,恭喜你亏钱成功】
         【由于消耗的不是系统起始资金,不予结算金加隆】
         【结算结束,由于系统账户资金不为零,不予下发新一轮起始资金,您的系统账户当前资金余额为11779.78万元(不包括公司账户另有的3000万)】
         【您还有一笔已完成的项目——北方和平,是否立刻结算】
         【否】
         林冬打算先把王英俊这位爷给伺候好了。
         能帮他赔钱的都是大爷!
         帮他赚钱的都是……
         咳咳,好吧。
         那样说似乎也不妥,但王英俊这部戏干的漂亮啊。
         “王老师,以后再拍电影,您就不要到处跑着去找钱了,直接过来找我们就行。”
         王英俊差点幸福的晕过去了。
         “谢谢,谢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
         “我们公司打算以后举办一个文艺盛典,并且成立电影基金,专门扶持文艺片,给文艺片颁奖,给文艺片投资,还希望王老师到时候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
         林冬看不上文艺片那几百万投资。
         但是积少成多的道理他懂。
         一部文艺片亏损五百万,十部不就五千万了吗?
         你能会说,文艺片也有能赚钱的奇葩。
         比如奸相杜启喜拍的《新路》。
         但那只是少数。
         大部分的文艺片都赔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