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 > 第三百二十九章 黄袍加身(下)
         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九章黄袍加身杜思与王伯安之间的恩怨,曾经传遍京都。
         如今数年过去,非但没有平息沉寂,反而随着心学传播愈演愈烈。
         人们喜欢研究名人的经历,从各种轶事奇闻中解读证明,此人早就不同凡响,成功是早晚的事。
         杜守仁金殿怒捶奸佞,市面上已经有了话本出现,指不定是王伯安哪个政敌所写。
         “杜先生莫要在意,有些人死了就没了,留不下任何痕迹。”
         程教谕劝慰道:“随着心学流传,杜先生之名定能流传千古,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
         杜思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程教谕禀报过颜山长,杜思方才进入明心堂。
         “拜见颜山长!”
         杜思恭敬道:“久闻山长之名,今日终于得见。”
         “坐。”
         颜元正笑着说道:“是不是见面不如闻名,老朽空有年岁,却也不过如此。。”
         “学生少年所读,就是颜山长所著文字开蒙,之后在家中读书,亦是山长所著五经注疏。”
         杜思情真意切道:“虽与山长素未谋面,却称得上师徒之情!”
         “哈哈哈!”
         颜元正忽得放声大笑:“老夫怎么也想不到,堂堂心学祖师,竟然比那王伯安还擅攀关系,他也不过厚着脸说半师而已。”
         杜思正色道:“心学本就源于儒家,若没有山长在前面奠基,学生或许与老父亲一般,正在家中收租。”
         “老夫平白无故得了头衔,日后史书上必然记上一笔,承此因果,看来不答应不行了。”
         颜元正说道:“杜先生说罢,打算支持谁?”
         “李洵!”
         杜思缓缓说道。
         “咦?不是燕王?”
         颜元正说道:“燕王府长吏王勘,学的虽然是法,也曾精研儒经。曾在老夫座下听过几堂课,前些时日曾来拜会。”
         杜思说道:“我不认识什么燕王,只觉得连青丘都没打过的,不太适合当皇帝!”
         颜元正说道:“圣人有云,好战必亡!”
         “如今情形不同了。”
         杜思指了指天上:“要么战,要么亡!”
         颜元正沉默片刻,点头说道:“时移世易,大乾确实需要一位敢打敢拼的皇帝,老夫这就与学生写信。”
         稷下学宫是大乾朝廷百官的摇篮,颜元正的学生,至少也是上三品的大员。
         “山长就这般轻易答应了?”
         杜思已经想好了诸般策略,其中来稷下学宫教书,也算是条件之一。
         颜元正笑道:“老夫都成了心学祖师之师,难道还能与弟子为难?”
         “谢颜师!”
         杜思躬身施礼。
         ……
         清风小筑。
         周易回到家中,取出通讯录,翻到三悟页面。
         “道友近些日在忙什么?”
         片刻后。
         三悟回复道:“近些日都在参悟祖师道法,若修成庆云,便可向祖师求一求仙缘。”
         周易问道:“弘德帝身死,武圣争龙选君,道友可知晓?”
         “当然,咱怎么也是曾皇叔祖!”
         三悟回复道:“许多皇族的老家伙,希望贫道出山,支持谁谁谁,言称其由明君圣主之相,当真以为老道不会看相之术?”
         景泰帝死后,三悟涨了一辈,如今弘德帝又甕了,当真成了皇室老不死。
         周易也不绕弯子,回复道:“今日传讯,同样是此事,希望道友能在佛道两教活动一二,至少在声势上予以支持。”
         “没问题!”
         三悟直接答应道:“贫道这就去两教刷脸,再联系些皇室老家伙。”
         周易诧异道:“道友也不问问是谁就答应?”
         “与道友的交情,岂是区区争龙能比拟?”
         三悟说道:“况且道友已经在书中尽展心性,所选之人定然公正。”
         “确切是谁尚未有决断。”
         周易说道:“若是燕王能知难一搏,带兵进京,自然支持。若是安居西南,那就支持李洵为帝。”
         “道友高明!”
         三悟回复道:“皇位从来靠自己去争,哪能上赶着送到手中的道理。”
         周易说道:“道友也是皇族血脉,也可以来京都凑凑热闹,登高一呼……”
         “哼哼!若是老道想争皇位,当年哪还有承露帝的事儿?”
         三悟随后劝说道:“道友还是将心思多放在修行上,如今有真仙祖师指点,乃绝世仙缘,不能错过,区区凡尘俗世岂能与之相比?”
         “合该如此!”
         周易与三悟聊了许久,方才各自发了个晚安。
         回到屋中,盘膝打坐。
         周易服下纯阳仙丹,一缕缕纯阳之力,炼入阴神当中,
         月上中天时候,耳边隐隐听到呼唤祈祷声,周易手指掐算,知晓前因后果,旋即施展嫁梦神通。
         梦境天穹。
         紫气缭绕。白云蒸腾。
         周易化作云中子模样,忍住笑意,看向下方张诚。
         “可是心中有了抉择?”
         “仙长神算!”
         张诚躬身说道:“弟子已经决定,愿为月下老人,牵引红线,为天下男女皆寻得上等姻缘。”
         “可。”
         周易手中出现一道璀璨紫气,说道:“兹有张诚者,人道功德圆满,赦封正神……”
         “仙长且慢。”
         张诚眼睛直勾勾紫气,努力忍下心动,说道:“还请仙长晚些赦封,弟子尚需处理些凡尘俗世。不如这样,弟子在大乾皇宫城墙上,高呼吾乃真神时候,仙长降下神迹。”
         “如此,不止弟子方便,也扬了仙长威名!”
         “……”
         周易忍不住嘴角抽动,既然张诚非要自寻死路,他也不能拦着不是,收起紫气说道。
         “可!”
         “谢仙长,弟子退下了!”
         张诚心中美滋滋,已经开始幻想,在皇宫城墙上成神的场景。
         ……
         洛京在平静又混乱过了一月。
         弘德二年,八月廿三,皇帝葬于武圣山。
         与景泰帝百官随行,万民哭送不同,送葬队伍多是弘德帝一支的族人。
         其他人哪有心思理会过期皇帝,眼见大事将尽,都在竭力收拢实力,只待弘德入土。
         街上空荡荡,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看着殡葬队伍出了京城。
         一路上都有探子跟着,随时与城中传讯。
         弘德帝的坟在武圣山近山脚位置,传闻是护国武圣亲手选的吉穴,得到了监天司一致肯定。
         袁监正连声赞叹,言称武圣幸好没修行天机卜算执法,否则哪有天机宗什么事!
         正午时分,烈日焱焱。
         先帝嫡子李泽亲自铲土,将父皇葬入土中,他自知得不到皇位,就努力表现忠孝之心以求生路。
         殡葬结束,京中各方势力当即受道信息,许多人看向皇宫方向。
         “天命在我!”
         “谁主沉浮?”
         “兵强马壮者为之!”
         “可取而代之!”
         “天子宁有种乎?”
         “东风来了!”
         最后一句话音落下,城中响起呜呜呜的号角声。
         正心情激荡的诸人,神色微滞,纷纷看向城东方向。、
         暗骂谁这般没有耐心,万一惹恼了武圣,再钦点皇帝该怎么办?
         巡城营官衙。
         阵法禁制打开,四万余兵卒如同洪流,嗷嗷叫着从中冲出。
         目标只有一个,攻破皇城。
         这些军卒年初时候尚与妖魔厮杀,早已不知恐惧为何物,沿着中央大街冲锋。
         京城一百零八坊,坊市之间又隔断门墙,上面有各方势力驻守兵卒。
         巡城营紧邻的承义坊,驻守的是六皇子麾下,见到数不清的骄兵悍将,受恐怖军阵煞气冲击,为首的将领吓得腿一软瘫在墙上。
         连一声阻拦都未发出,当先的兵卒就跃上城墙。
         半人高的巨斧轮过去,将瘫软的首领断成两截,大吼一声。
         “开门!”
         “好好好……”
         兵卒将手中刀剑扔了,连忙打开坊市门。
         经承义坊,过观德坊,入思顺坊,破积善坊,在前方就看到了皇宫。
         宫门紧闭,前方洛河分支的桥梁,已经尽数毁去。
         短短半个时辰,李洵部如入无人之境,直抵皇城。
         那些皇叔王爷所倚仗的精兵,就像老弱病残一般,大多数连军阵煞气都承受不住,尽数化鸟兽散。
         李洵勒马停在护城河边,望着宫墙上,瑟瑟发抖的禁卫军,笑着说道。
         “本将军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
         张诚,杜思护在李洵左右,其他军中高人,正在暗处与人斗法。
         杜思说道:“这些禁卫多是作为陛下仪仗,连血都没见过,莫说与域外妖魔相比,连地方剿匪的府兵都不如。”
         “快攻城快攻城,老张我已经忍不住了!”
         张诚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他要在天下人面前显圣。
         李洵微微颔首,下令道。
         “攻城!”
         声音落下,一道道术法落在护城河中,原本湍急的河水化作坚兵。
         “杀!”
         陈英率领先锋营,杀向皇宫城门。
         宫墙上的禁军,按照兵家书院所学守城操典,将预备好的滚石檑木抛下。
         禁军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兵,其他的或许不行,不过个个有武道修为,力气远超常人。
         “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陈英嗤笑一声,以身融枪,化作流光落在城墙上。
         武圣有意争龙,已经下令关闭皇宫阵法禁制,否则炼神高人都撼不动分毫,还争什么争?
         正扔滚石扔的欢快的禁军,见到转瞬飞上城墙的陈英,一时间手足无措。
         这与兵书上所学不一样啊?
         ……
         楚王府。
         今日一早来了客人,请教楚王武道。
         通天剑主裴谕,几名灭魔校尉试图阻拦,无声无息间神魂剧痛,晕死过去。
         灭魔校尉是斩妖司顶尖力量,不止是上三品武道宗师,还要亲手斩过妖王,方才有此封号。
         “裴剑主剑道,当真鬼神莫测!”
         楚王早已登临武道巅峰,又有整个皇族供养,实力直逼当年景泰帝,清晰感应到玄之又玄的剑气,笼罩了整座楚王府。
         “近日参悟剑道,略有所得。”
         裴谕说道:“当年宗门大会,略输王爷一招,今日特意来讨教。”
         大乾打压宗门势力,景泰一朝更甚,当年裴谕胜过诸多宗主,刚刚执掌盟主令,就遭遇楚王挑衅。裴谕别无选择,只得斗法比试,结果自然是输了。
         当时比斗的赌注,便是宗门收徒,需向朝廷请收徒文牒。
         景泰帝趁此机会,一举将宗门势力纳入管辖,如同佛道需要度牒一般。
         此事成了裴谕心魔,立志胜过楚王,以雪前耻。
         楚王微微摇头,竟然直接认输道。
         “如此剑道已经近乎领域,距离武圣一步之遥,本王这些年沉溺与凡俗,武道修行已经比不过裴剑主了!”
         “既然如此。”
         裴谕没有咄咄逼人,说道:“京中平定之前,楚王还是在府中为好。”
         楚王没有拒绝,忽然看向皇城方向。
         “城破了?竟然如此快!”
         ……
         皇宫。
         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入,随后替换禁军,成了驻守者。
         李洵站在宫墙上,自北朝南,一眼看尽京都,不禁生出万丈豪情。
         “大丈夫,当如是也!”
         得意过后迅速严肃,破城早在预料当中,难的是后面守城,面对的是京中所有争龙势力。
         他们必然联合一起,先将兵强马壮的李洵,铲出棋盘。
         经过坊市战争,李洵自信麾下兵卒,轻易碾压其他势力,再来几倍也一样。
         真正难的是高端力量,若是不能拦下炼神高人,麾下兵卒或会损失惨重。
         李洵看向燕王府长吏王勘,说道:“传讯燕王殿下,我等已经占据,请迅速行军,早日来京登基!”
         “将军……”
         王勘说话声变得不自然:“前些日燕王已经传来讯息,称太祖有遗训,地方藩王非诏不得入京。”
         李洵闻言,面色微变。
         “王先生什么意思?”
         杜思说道:“燕王殿下,不会来京中登基!”
         李洵当即怒道:“我等在京中浴血,或遭群起而攻,殿下怎能如此,难道将士们的血又要白流了?”
         陈英宽慰道:“洵哥儿莫要心急,燕王不来,或许是好事!”
         “燕王殿下不来京中登基,我等争龙不成,日后必然遭受清算。”
         李洵看向左右,又望着宫墙上肃然驻守的兵卒,忽的潸然泪下:“余身死自是无谓,可怜军中上下,本将军答应送他们一场富贵,竟又要食言了!”
         “嘿嘿嘿!洵哥儿莫非忘了,你可是中山王后裔,正儿八经的太祖血脉!”
         张诚从怀中,取出一卷黄帛,说道:“老张寻得了先帝遗诏”
         陈英宽慰道:“洵哥儿莫要心急,燕王不来,或许是好事!”
         “燕王殿下不来京中登基,我等争龙不成,日后必然遭受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