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神话三国领主 > 第两百七十九章 三国喷子陈琳(补更4/6)
         徐天顺着沮授给的台阶,自领冀州牧,并且对跟随他的文臣武将进行封赏。
         文臣之首萧何,依然在徐天府中,担任长史。
         虽然吧,萧何几乎从不跟随徐天出征,但萧何总揽徐天势力的内政,打理钱粮,制造兵器、盔甲、弩箭,徐天的军团才能持续作战,从不担心后勤。
         一个成功的君主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男人。
         林芷儿出任徐天府中的主簿,不属于州官,直接为徐天效力。
         沮授为别驾从事,与当初在王芬麾下一样的职务,只不过,沮授还担任监军、奋威将军。
         田丰为治中从事。
         许攸出任谋士。
         各个武将,出任中郎将、校尉、都尉、别部司马。
         即使是潘凤,都混了一个校尉。
         袁绍出逃匆忙,基本只有袁绍身边最亲近的文臣武将追随袁绍逃亡。
         而冀州不少文臣武将被徐天的兵马俘虏。
         这些文臣武将面对强势入主邺城的徐天,竟然有几分惧怕。
         毕竟徐天是以战功出名,兵锋所指,无坚不摧。
         万一徐天看他们不顺眼,一并杀了,他们可就要人头落地。
         在这群文臣武将之中,有一人神色镇定,似乎见过大风大浪,对徐天并不怎么害怕。
         徐天看向此人,竟然觉得有几分眼熟。
         “你是何人?我们是否在哪里见过?”
         “骁骑将军,可曾记得何府之中,你与南阳太守袁公路斗将?”
         “你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陈琳?”
         “正是在下。”
         徐天恍然大悟。
         徐天拜访大将军何进,当时在场门客,不只是袁绍、袁术而已,还有陈琳。
         作为大将军府的主簿,陈琳见过大风大浪,与徐天还有一面之缘,陈琳知道徐天不是董卓那般无礼之人,自然不会感到害怕,反而和徐天叙旧。
         说起陈琳,这也是一个三国名人了,三国时代,有名的喷子之一。
         袁绍起兵讨伐曹操,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有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在文中痛骂曹操爷孙三代,说曹操是太监的后代,从小人品差,喜欢胡作非为。
         据说曹操正犯头风病,听到下人念完这篇檄文,气出一身冷汗,然后头风好了,可谓是医学奇迹。
         陈琳治疗头风病的本领,犹胜华佗、扁鹊。
         不仅如此,陈琳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并称“建安七子”,与曹操、曹丕、曹植,代表了汉末三国的文学成就。
         换而言之,陈琳的身份,更像是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
         不过,陈琳的文学家,又并非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君主身边的御用文人。
         等等……
         如果陈琳效忠自己,以后讨伐曹操之时,岂不是可以让陈琳写一篇《为徐天檄豫州文》,痛骂曹操?
         我这是在为曹操治病啊,绝不是什么恶趣味。
         徐天心里已有主意,又问道:“你为何会流落至邺城?”
         陈琳唏嘘:“大将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祸乱京师,遂追随车骑将军袁本初,至冀州避难。”
         难怪……
         袁绍的名声确实大的吓人,作为大将军主簿的陈琳也死心塌地跟随袁绍到了冀州。
         只是这样一来,反而便宜了徐天。
         徐天试探问道:“本将军一向欣赏你的翩翩之才,不如为我管记室,不知可否?”
         陈琳沉默不语。
         其他被俘虏的冀州文臣武将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果然,有才华的人,不管谁担任州牧,都要倚重。
         “我与袁本初无冤无仇,不过是利益之争而已。你掌管文书,并不参与征战,更是与我毫无隔阂。只要是为了造福百姓苍生,为我效力,又有何妨?”
         徐天试图说服陈琳。
         陈琳自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文人,而且陈琳一不带兵,二不管理内政,没有得罪徐天,应该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另外,陈琳也不是高顺、田丰这样的死忠之人。
         陈琳犹豫再三,最终作揖说道:“时值乱世,如无根浮萍,身不由己。将军既然有令,孔璋岂敢不从?”
         “叮!史实文臣陈琳向您效忠。”
         终于,陈琳还是向徐天效力。
         徐天倒是好奇建安七子的英雄面板。
         【姓名】:陈琳
         【等级】:00
         【年龄】:27
         【破界】:未突破
         【体力】:00
         【统帅】:0
         【武力】:0
         【智力】:
         【政治】:3
         【魅力】:5
         【幸运】:30
         【特性】:
         .文诛笔伐
         2.执掌记室
         3.才华横溢
         4.诗韵
         【技能】:颂词、墨犬
         ……
         徐天看了陈琳的英雄面板,有些意外。
         陈琳的幸运值还挺高的,竟然达到了30点。
         另外,陈琳撰写的檄文,还可以短时间提升己方士气,削弱对方士气,嘲讽对方的主公。
         虽说效果仅仅持续七日,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陈琳是天生执掌文书的材料,技能也有特殊的用途,技能“颂词”,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帮助徐天恢复体力。
         不过令徐天有些意外的是,陈琳竟然没有代表的特性“建安七子”。
         莫非陈琳破界以后,才能成为“建安七子”?
         徐天又查看陈琳的破界任务——“讨曹檄文”。
         【破界任务】:讨曹檄文
         【难易程度】:简单
         【任务内容】:发布讨伐曹操的檄文
         【特殊说明】:发布檄文后,将吸引曹操的仇恨值,遭到曹操持续进攻的概率大幅度提升,直到击败曹操为止。请领主经过慎重的决定,再发布檄文。
         有意思!
         徐天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意思的破界任务。
         而且,难度仅仅是简单级别。
         陈琳破界很简单,写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
         这个破界任务唯一的难点在于,对时间的把握。
         发布檄文以后,意味着与曹操开战。
         何时才是与曹操开战的时机,必须考虑。
         至少现在不是与曹操大打出手的时候。
         公孙瓒已经南下冀州,大有席卷河北四州之势。
         袁绍的残部逃至并州。
         冀州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张燕的黑山军。
         黑山军的存在,总是一个隐患。
         徐天听说曹操在青州济南国,收服不少青州黄巾军,为己所用。
         曹操有青州黄巾军作为资源,徐天这边也有黑山军。
         为了击败曹操、公孙瓒,彻底灭掉袁绍残余,徐天认为有必要将收服黑山军这一件事,提前加入日程。
         陈琳效忠,徐天安排陈琳执掌记室,说白了,就是负责撰写章表文檄,偶尔催促众人开会。
         这是一个看似不重要,但又不可缺少的职务。
         徐天麾下人才渐多,各司其职。
         沮授说道:“还有一人,需要主公亲自处置。”
         “何人?”
         “原冀州牧韩馥。”
         韩馥……
         袁绍还没有来得及杀了韩馥,徐天已经取而代之,于是韩馥也落入了徐天手中。
         韩馥被袁绍彻底架空,已经失去了声势,也没有部下,实际上与一个普通的士人,没有什么区别。
         “留着韩馥性命,此人根本无法成事。”
         如果对方是曹操、刘备、孙策等人,徐天还会设法软禁他们。
         然而,韩馥却是庸才,而且没了影响力。
         冀州的文臣武将,陆续向徐天投降,徐天任命这些人,继续担任州官,维持冀州运转。
         徐天以冀州为据点,招揽人才。
         徐天发现自己还需要一面旗帜,一面可以招揽本土人才的旗帜。
         沮授、田丰、甄逸,是冀州世家的代表,获得他们支持,那么冀州的人才,陆续流入徐天麾下。
         但徐天认为还不足够。
         除了冀州本土人才,其他州的人才,同样重要。
         占领冀州以后,徐天的强敌从袁绍变成了公孙瓒。
         袁绍只带着几万兵马出逃,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恢复实力。
         徐天有足够的时间击退公孙瓒。
         加入徐天阵营的谋士田丰,终于第一次主动为徐天献计:“如果可以得到幽州世家支持,便可以动摇公孙瓒之根本。”
         “妙啊。”
         徐天听说田丰的计谋,眼前一亮。
         公孙瓒不是要攻略冀州吗?
         那就动摇公孙瓒的后方,也即是幽州。
         徐天问道:“我为冀州牧,如何才能获得幽州世家支持?”
         田丰答道:“幽州牧刘虞在幽州素有名望,公孙瓒拘禁刘虞,大失人心。因此,支持公孙瓒的幽州世家,最多一半,其余一半,不满公孙瓒。”
         “另外,常山国还有一人,在幽州有不小的声望。若以此人为军师,何愁幽州不得?”
         “何人?”
         “卢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