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六章 险些翻船了
         大康朝对于宗室子弟的最大限定,是绝对不能插手朝政,其余的不少方面都比较放松。
         除开可以做生意之外,宗室子弟的活动范围也不仅仅是只在京城里面,而是扩大到了整个京畿地区九州府五十五县。
         意思是你愿意在这京畿地区哪里居住都可以,不用局限于京城这么一小块范围。
         之前那些畏罪潜逃的宗室子弟,正是因为有这一条的宽容,所以才能偷偷跑出京城,不然换成了我大明,肯定是被抓住削爵暴打的份儿。
         同时也有别于我大清,基本上宗室子弟只能在京城里面遛狗玩鸟,颇为无趣。
         不过除了一些度假和做买卖的需要,他们通常都不喜欢出繁华的京城,觉得那些乡下地方没什么好的。
         因此,大部分宗室子弟住的都是皇城,一部分住在内城里面。
         哪怕是已经降级为子爵的,由于祖上积累财富的缘故,以及各种赏赐因素,他们都还能在内城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论起环境的舒适,安全的护卫等等,内城可比外城要好多了。
         相比之下,皇城反而是要索然无味一些,毕竟那里是皇上一家子居住的地方,还有大康朝最精锐的羽林卫驻守,感觉做什么都不自在。
         裕王府当然是在皇城里面,去皇宫用不了多久,坐轿子的话,最迟一刻钟就能抵达。
         柳铭淇当初召集大家扎金花,自然不可能在皇城里面作死,他选择的是内城,结果没想到还是被抓了。
         哦,除了皇宫之外,京城的外城内城和皇城,寻常时候都没有宵禁,只不过内城和皇城的巡逻要频繁一些。
         特别是皇城,没有个三五次的验证身份,柳铭淇从内城都不可能跑回家。
         一路上柳铭淇没有和宦官千牛卫侍卫说话。
         他一个马上就要挨训挨打的人了,实在是没心情拓展社交。
         此时少年正在纠结着,大康朝的板子究竟痛不痛,怎么出来之前,老妈都不知道给自己垫一层软垫在裤子里?
         但其实柳铭淇也明白裕王妃的意思。
         既然都是去挨打了,那么态度就要端正。
         靓坤不是说过嘛,“错佐要认,打要企定”。
         连挨打都要作弊,还不如逃跑呢!
         可柳铭淇始终是一个长在新时代的书生,一天到晚都在读书,从来没有什么打架的经验,更别说被人抓着打板子了。
         于是他心中还是有点忐忑,生怕真的屁股被打开花。
         不多时,宦官和千牛卫侍卫压着他到了御书房。
         远远的柳铭淇便看到了一群千牛卫侍卫,他们正举着火把的围着一群人。
         这群人显然是跪着的。
         不用说,肯定是自己的牌友们了。
         听到有脚步声,一群男女扭头看过来,见到了是柳铭淇,纷纷都咬牙切齿的。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裕王世子啊!您老人家怎么来这儿了呢?”八姑恶狠狠的瞪着他道。
         “瞧您说的,八姐。”柳铭淇也不生气,嘻嘻一笑,“我这不是来陪你们了吗?”
         “我呸!”
         旁边一个宗室子弟啐了一口,非常不屑的道,“铭淇,你小子太无耻了,抛下我们自己逃跑,老子看不起你!”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柳铭淇还是笑着道,“我这不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但凡有一点法子,我也不至于破屋而出呀!”
         顿了顿,他又提高了一点声音,“诸位,我说你们与其恨我,不如痛恨那个竟然敢举报我们的家伙!不是这个人,我们一群老少爷们儿,能受这个苦吗?”
         转移矛盾是最好的同仇敌忾的办法。
         柳铭淇怎么一提,大家顿时想起来了,对啊,那个举报我们的王八羔子才是罪魁祸首啊!在弄死柳铭淇这个王八蛋之前,怎么也得干掉那个混蛋才对!
         眼看着他们就要长谈下去了,旁边的宦官哭笑不得,“世子殿下,圣上还等着呢,您赶紧进去吧!”
         “好好好。”柳铭淇点点头,又多说了一句,“大家先想想谁最有可能,等到咱们回家之后再报仇雪恨!我柳铭淇一定冲在最前面!”
         御书房门口,一直站着一位穿着千牛卫将军服的年轻男子,长得其貌不扬,不过身躯挺拔,眼神沉稳。
         听到柳铭淇在御书房门口都敢谈及打击报复的事情,他不觉多看了少年几眼。
         柳铭淇正好走了过来,看着他的服饰,冲着他微微一笑。
         他心中暗自可惜,怎么不是自己熟识的校尉熊大宝在执勤,不然也能多知道一些信息。
         年轻将军也是点了点头,顺手替他打开了御书房大门,然后又顺手关上。
         少年还是第一次进入御书房。
         这个房间还挺大的,起码有七八十平米,周围的布置很简单,正面靠墙的一张枣红色方形书桌,看起来特别宽敞。
         如果御书房皇帝一个人用,那肯定是太大了。
         通常情况下,如果有大臣来议事,是可以在里面摆上几张椅子的。
         甚至于如果要一同处理奏章,还可以给他们放上几张桌子,和皇帝一起处理事情。
         柳铭淇没有多想,进门就跪下了,“陛下,铭淇来投案自首了!”
         景和帝一听便笑了,“柳铭淇,明明是你破屋而出的逃跑,最后我派人把你给叫来的,怎么变成你投案自首了?”
         “陛下您有所不知。”柳铭淇脸都不红一下的道,“其实在宫中来人之前,我母妃便已经准备大义灭亲,把我捆了送到绣衣卫衙门认罪的。哪晓得我们还没出门,您派的人就到了。”
         “这么说,还是我耽搁了你投案自首的义举啰?”景和帝似笑非笑的道。
         “哪里哪里,陛下您怎么做都是对的,一切错都是铭淇的错,您别生气就行,要怎么处罚铭淇,我一个字都不吭。”柳铭淇赔笑着道。
         景和帝当机立断道:“那好,赵寿,拖他出去,打一百大板!”
         柳铭淇听得目瞪口呆,有心要抬头看看皇帝,却知道这是有违礼仪的,只能是不甘的俯首下去。
         好一阵子都没有动静。
         然后他才听到景和帝的声音:“怎么?现在不狡辩了?”
         “陛下明见万里,铭淇不敢狡辩。”少年赶紧的拍马屁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即便是挨打,那也是陛下对小子的恩德。”
         站在景和帝背后的大太监赵寿,忍不住便起了一点鸡皮疙瘩。
         看不出来,这小子拍马屁有一套啊。
         景和帝同样也这样觉得的,他不动声色的道:“先起来吧!”
         “遵旨!”
         柳铭淇想都不想的就站了起来,都没想过谦虚一下。
         景和帝也难得和他计较,招手道:“你过来。”
         少年依言到了御书桌前面,看到了今天晚上的一堆证据,以及几张写满了阿拉伯数字的纸张。
         能得到双博士学位的人,肯定不会是一个笨蛋。
         前世极度压抑的柳铭淇,今生今世忽然失去了这些束缚后,不但心性有了改变,在对待事情的敏感度上面,也有了一些转变。
         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皇帝叫自己过来,一定是和这些阿拉伯数字有关,而不会只是为了教训自己一顿。
         阿拉伯数字是什么?
         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
         西方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
         而数学的基础,恰好就是这么十个数字!
         别的不说,你在电脑手机上看到的每一个字符每一帧图画,其实都是0和1组成的,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因此,西方的科技加速发展的时代,恰好就是从阿拉伯数字传入西方开始。
         它代表的可不仅仅是方便便捷,更重要的还是对于各种科技的启蒙。
         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事情,都能通过它来计算,从而得到唯一的答案,而不是之前的模凌两可,玄之又玄的东西。
         或者说,这种答案可以称之为……
         真理。
         现在这些真理就摆在景和帝的桌前。
         见到柳铭淇眼神一凛,景和帝颌首道:“你知道我叫你来,是什么原因了?”
         “启禀陛下!”柳铭淇当即就拜了下去,“小臣今日前来,是有利国利民的瑰宝贡献给陛下,足以让我大康王朝万事永昌,福寿连绵!”
         景和帝被他弄得莫名其妙的,“你什么意思?”
         柳铭淇重新站起来,不要脸的指着桌上道:“小臣通过十几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发明了一套可以让赋税统计收支便利的办法。只不过为了验证它的实用性,我才用它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工具,准备自己实验了之后再献给陛下!没想到我却被小人陷害,险些被冤枉成了好逸恶劳道德败坏之人啊!”
         赵寿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小王爷别的不敢说,不要脸和打胡乱说的本领,真是难得!
         景和帝再次有了啼笑皆非的感觉,“你的意思是,我冤枉你啰?”
         “不敢不敢,陛下您只要懂得铭淇的拳拳报国之心,那即便是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也是值得的。”
         柳铭淇先耍了点嘴皮子,也不敢耽搁正事儿,“陛下请看,这是我发明的简易数字,它代表着0到9,既很方便记载一些数据,又更有利国利民的重大作用!”
         少年已经连续第二次说到“利国利民”了。
         景和帝也来了点兴趣,摆手道:“你证明给我看。”
         ……
         注:许多人看了武则天狄仁杰相关的电视剧,以为千牛卫就是执行秘密任务的侍卫,和锦衣卫差不多。
         但其实他们只是做宫廷守卫为主,并不涉及外面的事务。这个传统要追溯到北朝的北魏,之后在宋朝被彻底废除。
         本书采用符合历史的这种设定,千牛卫主皇宫侍卫,而宫外负责密探工作的,则是绣衣卫,两者都属于大康禁军九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