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一百十六章 为了炮轰东瀛
         大炮工坊和钢铁工厂是挨着的。
         看完了大炮,柳铭淇自然要去看看钢铁工厂的。
         因为需要场地,还有大量污染的缘故,钢铁工厂和大炮工坊已经搬迁到了距离京城五十里的外面。
         但安全问题还是没有的。
         正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它们南面儿二十里就是金吾卫的大本营。
         西面儿十五里就是虎贲卫的一处驻扎营地。
         基本上如果有人能在他们两方人马的保护下,把整个钢铁工厂和大炮工坊给端了的话,基本上大康也就没了。
         相比起大炮工坊,钢铁工厂的规模就大了。
         之前本来就有三百多名铁匠在这里干活儿,然后少年团派过来的学徒也超过了两千人。
         现在随着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总人手已经超过了四千人。
         光是看着竖立起来的一个个坩埚炉,看着一天十二个时辰那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便晓得这里有多忙碌。
         可是产量并没有提高多少。
         以前每天可以出产两千多斤,现在也只能增加到了五千斤一天。
         原因在于铁矿石的含铁量简直低得吓人。
         而且含硫、磷的数量多,然后杂质也多,这就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越是多的铁矿石运过来煅烧,就越是处理得麻烦。
         有时候年丁卓都觉得,是不是应该把废铁给收回来锻造,这样会好很多。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哪里有什么废铁卖?
         哪怕是再烂再烂的铁制品,老百姓们都舍不得丢,还要继续用。
         所以是没有办法回收废铁的,只能自己从打磨矿石开始,一步步的锻造。
         同时,别看每天要出五千斤的精钢,但这点产量,放在诺大的大康来说,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别的不说,一把精钢刀就需要六斤的精钢,才能整体打造出来。
         虽然别的大刀通常都是四五斤,差一点的三斤都有,但是在战场上,特别是骑兵作战的时候,高速奔跑导致了有巨大的推动力。
         你只用两三斤的刀去砍人家的兵器,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兵器都给折断。
         所以六斤的精钢刀厚重都比较合适。
         至于制造那些长枪就简单多了,只要差不多一斤重的枪头用精钢刀就可以。
         但是!
         全大康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军队,长枪兵的使用起码有五十万。
         用大刀的就更不用说了,超过了七十万。
         如果全部给这些人换一次刀,换成了精钢刀,那该要多少精钢?
         这还不包括在其它军用物资上的用度,比如说盔甲。
         哪怕是做最简单的盔甲,一个人五斤的重量总是要的吧?
         更别说柳铭淇现在做的大炮了。
         一尊普通的14厘米口径大炮就要用上万斤的精钢,这便是现在钢铁工厂整整两天的产量。
         倘若想要做人家大不列颠最巅峰的炮舰,一面就有七十门火炮,两面一百四十门火炮的,那就得耗费差不多小半年的产量。
         不行不行!
         最迟在五年之内,就必须要给多桅帆船配上大炮,并且加以使用。
         大型的轰炸目标柳铭淇都想好了。
         倭寇那四面临海的地形,不就是拿来给我当靶子,当成练炮兵场的吗?
         在倭寇的身上好好的练兵之后,又可以往南进入印度洋和西方人争霸。
         不然如果没有经验值,你去跟别人战斗,也是自投罗网。
         而想要达成那种程度的轰炸,你没有几百门上千门的大炮,能让倭寇闻风丧胆,屁滚尿流吗?
         所以一定得好好的扩充产量。
         一个钢铁工厂不够,就建立五个、十个!
         不用从外地运铁矿过来,就在铁矿的当地锻造都可以!
         ……
         怀着这样的想法,柳铭淇跑去见了皇帝。
         景和帝听到了柳铭淇的说法,微微点头:“他们早就这么说了,只不过丞相们认为你的那个技术非常重要,担心会提前外泄,这样对我们反而不好!你要知道,木柄手雷这个东西技术难度很高,可精钢炼制的技术,却不是那么复杂啊。”
         柳铭淇摇头道:“陛下,现在用精钢做武器虽然还是重要的,但最多十来年之后,就会成为彻底的辅助了……况且外族人学习我们的炼铁技术,学习了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学会,为什么精钢技术就能很快学会的呢?”
         景和帝哑然失笑,却还是不同意:“在你能做出完全替代刀箭之类的武器出来之前,那是不行的,我没办法说服丞相和大臣们。”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在京畿地区你想要多修建几座大型工厂,那还是可以的!毕竟这里是我们大康的核心地带嘛,也安全。”
         “也只能这样了!”
         柳铭淇叹气道。
         皇帝和大臣们的担心他很清楚。
         这也不是什么过度担心,没有经历过那个大变革时代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刀箭忽然就完全没用了呢?
         原本我们的祖先还以为,骑马射箭、步兵刀剑攻击……这些常规战斗,能持续到天荒地老。
         结果欧洲人用一记响亮的耳光,把大家都给打懵了,从此打断了华夏的脊梁,直到图书馆管理员的出现。
         因此柳铭淇不能说他们愚昧。
         就让事实来证明吧!
         不用多了,直接用炮舰去轰掉东瀛的脊梁,便能证明一切了。
         嗯,是的。
         不要怪柳铭淇对于轰掉东瀛的执着。
         如果你也来自于那一个时代,你也会这么想的。
         而如果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大康的准备也需要做很多。
         要打就要打得倭寇一仗就会摧毁掉信心,这就需要足够多的炮弹,足够多的石油,足够多的炸弹!
         倭寇一向怀威不怀德,你把他们打痛了之后,他们才会认真的做一个奴隶,就像是他们对待漂亮国一样。
         幸好京畿地区这么大,柳铭淇再安排几个钢铁工厂,达到每天产能十万斤的产量,倒也问题不大。
         顶多就是用做各种工具器材,多用一些工人罢了。
         大康别的不多,人多。
         人多就力量大嘛!
         ……
         说完了这个,柳铭淇就想告退,被景和帝给叫住了。
         “铭淇啊。”皇帝说道:“高敬七天之前已经奔赴西域了……你说他能抓住朱平川吗?”
         景和帝虽然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情绪,但柳铭淇却敏锐的察觉出来了他的焦急和紧张。
         说来也不奇怪。
         景和帝最喜欢最器重的大儿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人给杀了,凶手十三年了都找不到。
         现在忽然有了比较靠谱的消息,他不紧张才怪。
         换你你也期待,你也紧张。
         柳铭淇道:“您放心吧,我这么一趟出去,交了不少朋友,还给出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天价赏金,一定会有人心动的!高都督只要能认真的去排查,以及了解消息,一定能找到这个家伙!”
         “可他一直都没有消息呀。”景和帝道。
         “没有任何人可以不留下踪迹。”柳铭淇安慰他道:“您要相信在西域金钱的力量。”
         景和帝很愿意相信。
         当然他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叹了一口气。
         然后摇头道:“不说这个了,现在铭璟他们都在准备,下个月就要去四川了,你要跟着一起去吗?”
         柳铭淇奇怪的道:“我干嘛要去?哪里到处都是蚊虫蛇蚁,各种条件极其恶劣,我才不想去。而且时间还超过了一年,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才不和他们一起去当野人训练呢!”
         景和帝哑然失笑道:“他们都说你和铭璟向来形影不离,这一次去南诏攻略,你肯定也喜欢凑热闹的。”
         “我一向不喜欢凑热闹好不好。”柳铭淇摊开了双手,“就像是这一次,如果不是您和大臣们要求,我能知道有危险,还去西北吗?”
         说起了这个,景和帝倒是有点不好意思:“这一次是辛苦你了……对了,我没有把小部落联盟的人斩首示众,你会不会很失望?”
         “国家大事,自然不能以个人喜好来论事儿。”柳铭淇挥挥手,“我自己无所谓,只要大康能好就好!”
         景和帝晒然一笑,却是没有再说什么。
         他当然不晓得柳铭淇也就是在假大方。
         难道柳铭淇说了,要把出卖自己的人五马分尸,大臣们就愿意吗?
         肯定不愿意的!
         因为他们还需要小部落联盟的人帮忙他们喂马,饲养牛羊等等。
         这才是大康的军事和民生都需要的东西!
         相比起这个,一个,不,两个区区亲王被袭,而且还没有死,那就算不得什么了。
         柳铭淇正要走,景和帝道:“哦,你难得来宫里一趟,去找找小念妤吧!前几天你进宫来汇报事情,一大堆的人,她都没能凑过来,还有点不开心呢!”
         “好的,我本来就准备和她玩玩的。”
         少年笑了起来。
         长乐公主小念妤一直是柳铭淇最喜爱的小姑娘。
         去年年底到现在,少年努力耕耘老婆们的肥沃土壤,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这让他一边焦虑,一边想着,实在不行的话,把小念妤当成自己的女儿也挺好。
         像是这么懂事,这么可爱的小公主,谁会不喜欢呢?
         ……
         求订阅!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