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东宫锦字录 > 第十三章 原因
         一丝若有若无的胜负欲在两人心底急剧生长。
         他们是大权在握的天之骄子,但正是因此,他们不能输给任何人。
         哪怕是为君为父的皇帝。
         居朝堂者,就算不为一骋壮志,也理应视天下为己任,为社稷家国鞠躬尽瘁。
         何况两人身份特别,他们追逐辽阔山河,也理应庇护无疆故土。
         天下事,是他们的家事。
         执掌江山之人尚不懈怠,他们岂能纵容自己。
         明澜的目光凝成一线,流淌着无边无际的坚韧和决心。
         “殿下言之有理。”
         坚不可摧的烈性肆意生根,但也不过一瞬间而已。
         这般态度,是他对兄长的敬重,也是对明燎的坦诚。
         两人从同路走到殊途,彼此知根知底,从来不需遮遮掩掩。
         若他们与旁人提及此事,那或许是自省,是提点,也是上位者的告诫。
         但唯独在对方面前,他们只有一重意思——你我不如天子。
         此事无需回避,更无需否决。
         所以明燎毫无保留地回答了明澜的问题,甚至点明了他的沉沉深意。
         而明澜也直面眼前胜败,不会因明燎同样服输而感到宽怀。
         只求一时胜负,意味着目光短浅,但若只想赢过对方……那他们不配为君。
         明燎也不忌承认输赢,但他却再一次说起不合时宜之事:“二弟追查陵阳侯府,可曾查出什么?”
         明澜失笑:“除却人尽皆知的陈年旧事,唯一之所得,便是太子妃着实不像姜励的女儿。”
         明燎饶有兴味地看他一眼,方才的深沉与坚定悄然消失,只留下若隐若现的探究意味。
         明澜坦荡回视,看不出是真是假。
         但明燎本也无意深究,方才一问只是兴之所至的随意之言,明澜不会回答,而他也不会听。
         他似乎有些散漫,但仍为这个出人意料的行为作了解释。
         “摆脱陵阳侯府,她才是如今的姜云。否则,徐太傅耗尽心力培养的亲近后辈,迟早会为姜励牵累,泯然众人之中,甚至零落成泥。”
         明澜仿佛听出什么,若有所思地说道:“陛下在警告南铮,所以殿下提前出手,免得日后牵连三弟?”
         他当然理解明燎之举,但难免感到无奈:“陛下不会轻易迁怒于人,何况父子情深,三弟秉性纯善,他再清楚不过。”
         明燎淡声道:“二弟所言,孤自然知晓。你也在调查南家,只是不曾查到此事而已。若二弟先行得到线索,孤料你也会设法递呈御前。至于为何选择裴济,应当不必多说。”
         明澜的神情也淡了淡:“的确。”
         原来如此,难怪他一改往日习惯,悍然介入明昭之事。
         太子之意,他当然懂。
         他们得皇帝提醒,各自拨出人手追查南家,本意不为明昭,只是有备无患。
         意外查出惊人事实,但显然只是冰山一角。南夫人的死阻止了一桩天家姻缘,他们无法不顾与此事紧密相连的三皇子。
         以他们的敏锐,不会想不到这一重。
         此案非但罔顾人伦,更是冒犯天威。
         就算与东宫及襄王府并无关系,他们也不可能放任不理。
         而选择裴济……既然事在必行,其后诸事,无非是顺势而行。
         明澜的疑惑已然得释,他沉吟片刻,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殿下如何查明此事?”
         此言听不出半分试探,竟是一句无可置疑的请教。
         后宅事最难追究,一个无声无息的妇人之死,竟然被太子得知。
         散朝之前,明澜已将此中脉络厘清,他确信今日之事必为明燎率先察觉。
         东宫走在所有人之前,其中也包括当朝天子。
         对明燎来说,既然已经先人一步,许多无伤大雅的细枝末节就也无需隐瞒对方。
         毕竟做了二十多年的兄弟,他们倒也不至于事事争锋。
         然而他先轻笑一声:“二弟好奇之事,着实太多了些。”
         明澜唇边也有明显的愉悦,他笑着摇了摇头:“殿下若不愿解答,便当臣不曾问过。”
         明燎扫他一眼,扬唇道:“二弟是君子,当然不会想到此处。”
         生而尊贵的太子殿下,眼中竟有一瞬晦暗不明,而他甚至不愿掩饰,竟放任这一道阴沉暴露人前,暴露给他似敌似友的兄弟。
         “此事真相不难分析,只是没有实证而已。虽然难以置信,但二弟应当有所猜测。”
         明澜微微颔首:“是。”
         南家后宅并无多少诡谲阴私,南行谨纵为庶子,但也有锦绣前程。至少表面上看,南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没有道理无故生事。
         明燎低嗤一声:“南铮威望颇深,南为雅才名远扬,谁能想到,这父女二人竟是戕杀妻子、残害母亲之人。”
         明澜最是了解太子,他清清楚楚地意识到,明燎的声音越发冷淡。
         “二弟不会轻易生此怀疑,孤却从一开始,就在调查南夫人之死。”
         明澜忽然皱起眉。
         襄王殿下难得表现明显的犹豫和后悔,但明燎似乎无心关注,在明澜出声阻止之前,他要说的话已经落在对方心中。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料到世间竟有如此狠毒之人?”
         明澜沉默片刻,忽然道:“殿下之坚毅,令人敬佩。”
         明燎玩味地笑了笑:“不必费心,孤从不为小人介怀。”
         明澜微微一叹,不再多言。
         亲眼所见……倒不如说亲身经历。
         寻常人的确难以察觉南夫人逝世之真相,但至亲之人的狠毒算计,明燎却远比旁人熟悉。
         有贺皇后之事在前,他几乎立刻察觉到南家后宅并不简单。
         在皇帝一句状似无意的闲言之后,他迅速想到正在孝期的南为雅,想到本该大婚的明昭。
         如明燎这般坚定之人,虽不会逃避过往,但也绝不可能轻易放下。
         人世间最为惨烈的阴谋莫过于此。
         他称不上痛恨,也不会为贺皇后伤怀,但此事留下的痕迹太过深刻,就如尖刀利刃一般,深深扎在明燎心底,使他在面临疑案之时,第一个看清人间大恶。
         明燎淡淡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而明澜久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