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商务代理的奔驰汽车,福特汽车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渐渐打开了销路。
唐文基跟奔驰集团打了几个月的嘴炮,终于拿下了全国总代理的授权。
现在,没有了代理费的牵扯,虽然看似轻松,但是任务也很艰巨。
最硬性的指标就是每个年度的销售额至少要达到2000万美元(不包含关税)。
也就是说至少要达到年度销售200辆小轿车或者其他特种车辆。
要知道在此之前,奔驰在国内的销量堪堪达到200万美元(不计关税)。
这一下子翻十倍,确实有些压力。
也幸好姜大邺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否则将又是一个隐藏的危机。
由于港台影视剧的大量传播,奔驰在国内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很多富豪都把奔驰汽车当作高端汽车的首选。
在央视连续几个月不间断的广告轰炸下,启航商务搭着奔驰汽车的名声也跟着风生水起。
唐文基通过自己的人脉,加上博格·霍埃格的幕后支援,现在又有两家国外品牌汽车(凯迪拉克和别克),同意了启航商务的中国区代理业务。
现在唐文基正在跟陈松合作开拓全国汽车4S综合门店。
当下国内的环境,如果是正正规规的做生意,确实比较困难,就算是官二代们也不例外。
启航商贸给了他们千载难逢的机遇,都格外的珍惜,特别是那些父母比较耿直的官二代们。
为了取得更加良好的销售效果,他们把那些富一代都当成了攻坚的对象,软磨硬泡、死缠烂打。
功夫不负有心人,战果也是很辉煌的。
那些富一代想着迟早是要买车的,不如就卖一个面子给他们,反正那些车来路都很正,公司也很正规。
以后如果要遇到什么困难,现在有个人情在里面,多少都会给点面子。
当然,那些没有太多钱的富豪就选择了福特汽车,再怎么说也是进口车,比桑塔纳不知道强多少倍。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行业,利润高的可怕,特别是那些高端品牌。
唐文基给那些官二代的利润也是极高的。
一辆奔驰至少有1万到2万美元之间,一辆福特最少也有四五千美元。
基本上可以说,卖两辆奔驰车就等于攒了一套北京城的房子,相当于他们父母工作二、三十年的工资。
在这样高利润的刺激下,很少有官二代能够坐得住。
最关键的是,这个行业特么的有面子,也足够安全。
完全合规合法,不怕别人举报,更加不用低三下气的看其他官员脸色。
完全就是自给自足,谁也不能说个不是。
他们这些人甚至自发的组成了一个俱乐部,对外排斥那些想进入这个集体的其他官二代,对内坚决拥护启航商贸的对外发展。
唐文基在那些大城市便宜拿地建4S店,之所以这么顺利,跟这些人背后支持有极大的关系。
每个4S店多多少少都被这些官二代入了股份,少的有5%,多的甚至达到了10%。
唐文基的底线就是51%,控股权在手上就可以了。
当然,这些股份也都是官二代们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姜大邺可不会惯着他们,否则他们会更肆无忌惮。
虽然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等到十年后,他们就会无限感慨启航商贸的大方了。
等到那时候,不说每年可怕的的销售利润,单单4S店那些土地价值最少都要破亿。
这些钱本来就准备发展喜马拉雅珠宝公司的,既然钱已到账,姜大邺决定加快全国连锁布局的速度。
“出名要趁早,发财正当时。”
依照着中国的发展速度,各种各样的行业都会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竞争也会随之越来越激烈。
要想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良好的知名度是必不可少的。
更何况,现在的各种珠宝原材料是供大于求,价钱低的可怜,此时不多多储备,更待何时?
就说现在的和田仔玉,放到以后的十多年,几乎涨了几千倍的价钱,达到2万到3万人民币一克,而且还供不应求。
国内基本上没有周洪宇可以施展的余地了,他旗下几个大型的企业已经开始渐渐走向正轨。
没有了资金的拖累,他相信十年后国内前十的企业排行榜,他名下的企业必定是榜上有名。
周洪宇的第一家公司,启航商贸有限公司,由于现在施行的是横向扩张模式,以后这家公司旗下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或者子公司。
他准备升级把这家公司升级为集团公司,下辖汽车类经营销售,珠宝类经营销售,进出口产品类经营销售,超市类经营项目等等。
这家公司主要作为周洪宇旗下第三产业销售集团,不涉足生产类活动。
以后收购的销售类产业,尽归他旗下。
唐文基升任集团总裁,暂时先给予2%的股票分红。
这半年多以来,他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公司内部的事务他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没有让周洪宇操半点心,是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帅才。
今天,陈松过来还汇报了一下自己四个儿女这两个月来的成绩。
老大,老四两人在长江以南开始全面布局,现在已经在各大省会城市开了不下1000个铺面,进行连锁经营。
他们不单单针对自己的房屋进行出租,还针对所有有需求的客户进行中介买卖或者出租,赚取差价或者服务费。
碰到性价比高的房屋,铺面就买下来,那边的房子相对于京都来说也确实比较低廉。
现在那边他们已经买了8000多套房子和1300多套铺面了,另外还有很多在建设当中,没有办法进行全盘统计,但估计也不下于8000套。
老二和老三现在北京和周边省份也开始了这种经营模式。
或许因为流动人口的原因,也或许因为中国人传统思维作祟,在北京现在买房还是有点困难,一直到现在为止,收购还不到2000套住房,铺面也是低的可怜,还不到300套。
周洪宇也准备拿出5000万,准备在上海,重庆,成都等大型都市,收购一些比较大的公馆或者别墅,放在自己名下。
就算自己以后去外地考察也有好地方住。
趁着现在价钱便宜,另外,房屋管理政策也没有那么严格,全国各地都可以收购一些大型的公馆或别墅。
不过这种大规模收购,到98年以后就会进行严格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