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农门小药娘:将军,我当家! > 第259章 很难的一天
         陈喜子跟陈宝来差不多年纪成亲,差不多年纪生孩子。
         陈宝来生一个儿子,他就生一个闺女,连着生了三个闺女,才又生了两个儿子。
         早些年闺女全嫁了,如今就两个儿子干活,人家陈宝来早几天就把地里的活忙完了,他家还得十来天才能干完。
         以前想到这事还不痛快,自从上个灾年陈宝来全家差点饿死后,他就不当回事了。
         儿子少有儿子少的好处,好养活啊。
         陈喜子道:“你有我舒坦吗,逢年过节,我三个闺女提着肉送回来给我吃。”
         陈老汉抬了眼皮看他:“谁还没闺女。”
         说到这儿,陈老汉顺嘴跟围在外头的人提了这事:“咱们种的草药成熟了啊,你们地里活忙完了,把草药收了拿我家来,我给你们换粮食。”
         看热闹的人里正好有种了草药的,便问他:“宝来哥,小桑不是说十个铜板一斤收吗?怎么成换粮食了?”
         陈老汉应道:“你们想换钱的换钱,想换粮食的换粮食。
         我是琢磨拿粮食去镇上粮铺卖,把钱给你们,你们粮食不够了又得去换粮,来回折腾麻烦。
         咱们自己吃就换粗粮,我家高粱玉米红薯都够,省下麦子稻谷拿粮铺能多换钱。”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了。
         谁家舍得吃细粮啊,都得换成粗粮,好填饱肚子。
         可去年到今年,地里旱得厉害,粗粮收成不行,他们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就是水稻长得好,也只能拿去卖,全家老小饿肚子。
         陈喜子双手抱着锄头,人靠在锄头把手上,问陈老汉:“你老小子想怎么个换法?”
         “按着小桑说好的价换,粮价就按镇上粮铺的收价算。”
         大家一听,这是大好事啊。
         镇上粮铺收粮食的价钱比县城粮铺还是要便宜点的。
         有人家出头应了:“行,过两天我家忙完了,就跟宝来叔换。”
         陈喜子也觉得不错,不过还是多嘴提点一句:“你得请个做算数的来帮你,这算起来麻烦。”
         陈老汉一摆手:“用不着,我家小桑会算数。”
         旁边有人乐得提醒陈喜子:“喜子叔,小桑是咱们村最会算账的孩子了。”
         “别说孩子,就是我们也比不上她。”
         “我看啊,镇上的账房先生也比不过她,账房先生还得用算盘呐。”
         陈喜子听着四周人说,再看看陈宝来,嘿,老家伙那个得意劲。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呐!”
         陈老汉也不真跟陈喜子吵,而是指指天:“都这个日头了,你还不干活去,你家婆子得收拾你了。”
         大伙仰头一看,嘿,太阳都挂得老高了。
         一个个挑担子的挑担子,扛锄头的扛锄头,纷纷往自家田地赶。
         他们可比不过老陈家,这么早把地里的活忙完了。
         陈老汉满足地往小桑的书房走去,隔得老远瞅见小桑抱着本书看,他满意地点点头。
         他一个闺女,顶人家三个。
         陈老汉高兴了,早饭硬是吃了五个饼子。
         陈小桑吃着香喷喷的鸡蛋饼,提醒她爹:“我们的红烧肉和排骨,爹不要忘了。”
         闺女想吃的东西,陈老汉怎么能忘呢?
         当即指了三树:“吃完饭你去镇上买两斤五花肉两斤排骨回来。”
         陈三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他爹这是转性了?
         “可......我没钱啊......”陈三树结巴。
         陈小桑脆声道:“爹有钱。”
         陈老汉霸气地把陈小桑给他的二两银子放到桌子上,看得众人眼都直了。
         三树四树五树都呆了。
         他们爹竟然能在娘的眼皮子底下藏这么多私房钱!
         得找个机会问问爹怎么藏的。
         四个树媳妇的目光纷纷落在三兄弟身上,把花花心思的三兄弟瞅得一个激灵,一个个老实地低头咬饼子。
         儿媳们肯定不好问公公,只能当没看到。
         三个柱子高兴地不行,连上课都在想吃红烧肉和排骨的事。
         陈小桑也心不在焉,往日种种不对劲在脑子里来回转。
         她还觉得奇怪,沈兴义怎么对她这么好。
         二嫂生孩子,他送了很多肉给二嫂补身子,三嫂生孩子却没表示。
         之前二嫂怀孕,沈兴义也旁敲侧击问过二嫂。
         她以前没在意,这会儿串起来想就不对劲了。
         对了对了,沈大郎还喊二嫂了。
         跟着她喊的呀!
         陈小桑恍然大悟。
         “小姑也想赶紧吃到红烧肉和排骨吗?”三柱偷偷凑过来,低声问她。
         陈小桑瞅着三柱,才想起来他和她一样对麦灰过敏。
         二嫂也是,可老陈家其它人都不会。
         陈小桑点头:“想吃。”
         三柱偷偷吞了口水:“我想让四婶做,四婶烧的饭菜最好吃。”
         正想得起劲,身后传来郑先生的咳嗽声,三柱赶忙坐正,继续读他的书。
         陈小桑收敛了心思,安心看书。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三个柱子拽着陈小桑往家跑。
         四个孩子跑到院子门口,肉香就飘出来了。
         几个孩子冲进厨房,正好看到四树媳妇在盛红烧肉。
         闻着肉香,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四树媳妇听得好笑,让四个孩子去洗手。
         大树媳妇把陈小桑喊到身边,低声跟她嘀咕:“你去瞅瞅爹娘吵得怎么样了。”
         陈小桑甩了下手里的水,跟大嫂保证:“有我呢,他们一会儿就好了。”
         早上爹娘还没吵完,这会儿又接着吵了?
         陈小桑轻手轻脚到屋子门口,见门关着,她将耳朵往门板上贴着听,想理理怎么回事。
         里头的陈老汉要冤死了:“我有多少私房钱,你还不清楚吗?”
         李氏抓着他的旱烟杆子在桌子上敲:“你就说说你这二两银子哪儿来的。”
         “小桑给我的。”陈老汉简直要拍胸口了。
         李氏怀疑地瞅着他:“你不是去柴房看过,说她没私房钱了吗?”
         陈老汉往旱烟杆子瞥了好几眼:“她肯定换了地方藏,你要不信,等她回来你问她呗。”
         陈小桑:“......”
         她又听到什么了。
         唉,今天她好难。
         陈小桑琢磨了一下,轻手轻脚走到屋子外头,“蹬蹬蹬”往屋子这边跑,边跑还边高兴地喊:“爹,娘,吃肉肉啦!”
         屋子里的陈老汉面色一喜,赶忙开门把冲过来的陈小桑抱起来走进屋子,指着李氏道:“你快跟你娘说说,咱家买肉的银子是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