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846章 分糖
         在打发走一个刺史后,陈阁老唉声叹气问陈小桑:“我们什么时候能走哇?”
         “快了快了。”
         “快了是多久?”
         陈小桑想了想,便道:“后天吧。”
         陈阁老这个高兴啊,立马招呼老卫收拾行礼,准备后天一大早就走。
         他们这边的动静让钱家人心慌。
         老太太特意过来留陈小桑:“小大夫,我家三儿还没好利索,您要不再留几天?”
         “他五脏六腑都已经止血了,我开的新方子也主要是养气血,没有大碍的。”
         老太太丝毫不放心:“万一气血养不好呢?您还是留几天,等他好利索了再走?”
         陈小桑便道:“朱大夫开的养气血的方子便挺好,你们请朱大夫来帮他养一养就好了。”
         前几天她每天都会跟朱大夫一起去牢里给钱志祥看病,一直有交流。
         朱大夫的医术很不错,开一些补气血的方子肯定没问题。
         老太太见劝不动她,便找来六郎媳妇帮她。
         别的大夫可治不好钱十二妹的不孕症。
         “小大夫,只有您能治好我女儿女婿了,您可一定不能不管他们呀!”六郎媳妇恳求。
         这事儿陈小桑早就想好了。
         “我给他们都开了药方的,只要他们按照这个方子吃便成了。”
         六郎媳妇将信将疑:“三哥不是换了药方么?他们两个不用换么?”
         “他们是病症,跟钱志祥的伤不同,不用一直换药方子。他们喝药养着,不要催着他们生孩子,心里负担重了,也难受孕的。”
         陈小桑带着六郎媳妇坐下,跟她讲往常要多吃哪些东西,少吃哪些东西。
         六郎媳妇都快听傻了,她怕自己记不住,把自家妯娌都叫过来一块儿听。
         陈小桑干脆让她们围坐成一个圈,把怀孩子时的事好好跟她们讲了。
         钱家媳妇们听得一愣一愣。
         “这跟我娘说的不同呀。”七郎媳妇疑惑。
         不等陈小桑回答,六郎媳妇便道:“小大夫可是救活了三哥,你娘能救活三哥不?”
         陈小桑救活钱志祥的事,可是钱家人亲眼见到的。
         “可……我娘生了我们四个孩子,小大夫还没出阁……”七郎媳妇为她娘辩驳。
         “你娘还给了十二妹不少生孩子的偏方,十二妹也没怀上孩子啊。”六郎媳妇坚决护着小桑。
         单单是喝了小桑开的几天药,她女儿女婿的脸色比以前都好些了。
         这是她亲眼见着的,便更信陈小桑。
         陈小桑道:“我虽没生过孩子,但是懂生孩子。生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多注意,有些老人说的忌讳也是她们的经验,都可以听听的。”
         钱家媳妇们连连点头应是。
         跟钱家把事儿交代完,陈小桑一行人才浩浩荡荡离开钱家。
         后面的路果然再没什么麻烦,除了陈阁老累着了要多歇息外,他们便没怎么耽搁过。
         陈小桑忍不住感叹:“这样一点麻烦都没遇到,不是更说明之前的事都是端王在背后指使的么。”
         “端王爷也能说是自己护着我们走的。”沈大郎道。
         陈小桑道:“这已经不是端王的封地了,他还能护着我们么”
         “他可以推脱跟别的王爷打过招呼。”
         “可是我们都知道他不干净。”
         沈大郎淡淡道:“可是我们没有证据,就不能对他怎么样。”
         陈阁老赞赏地瞅了沈大郎一眼,这才道:“这样闹一场也好,我们后头的路顺利多了。”
         也让有心人知道他真的离开京城了。
         果然如他所说,一路很顺利到了丰都县。
         陈小桑和沈大郎将陈阁老送到县衙门口,便欢快地赶着马车回陈家湾了。
         他们到陈家湾时,已经是傍晚了。
         陈家湾的人照例吃完饭坐在村口榕树下说着家长里短。
         男人一拨,女人一拨,孩子们在旁边追逐。
         陈有根一抬头,就见三辆马车朝着他们村过来。
         他“蹭”一下站起身,招呼其它人:“马车,嘿,有马车朝着咱们村来了!”
         “又不是没看过马车,有什么稀奇的?宝来叔家还有马车呢。”
         村里人不为所动。
         他们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会为了这点东西就惊奇。
         陈有根跳脚:“三辆马车!你们见过三辆马车么?”
         榕树下的男人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三辆马车往他们村跑过来。
         “我怎么瞅着这马车眼熟?”
         “好像是宝来家的马车。”
         “胡说,宝来家的马车被二树赶去京城了,怎么能在咱们村。”
         男人们的议论声引起女人们的注意,她们跟着看过去,这一看,便肯定了:“这不就是宝来伯家的马车么!”
         “不能够吧?”
         “怎么不能够?还不许他们回来啊?”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大家“唰唰”都站起身。
         马车离得越来越近,有眼神好的人惊呼:“是大郎!哎呀,小桑也在车辕上坐着呐!”
         “二树呢?”
         “后头呢,你们看看,第二辆马车就是二树赶的!”
         安静的陈家湾突然炸开锅了。
         一个老人喊了年轻人:“快去喊宝来一家子,就说他家二树和小桑回来了。”
         “还有兴义,把兴义也喊来,他家独苗苗回来了!”
         年轻的小伙子应了一声,撒腿就跑。
         村口其它人纷纷围过去,把马车都给堵了。
         一见到他们,陈小桑便乐开了花,叔叔伯伯婶婶大娘地喊得可顺溜了。
         陈二树喊了人后,赶忙从马车里拿出一包糖,分给孩子们。
         这是他一早就准备好的。
         出一趟院门,总得给村里孩子们带个小零嘴。
         孩子们高兴地往陈二树身边挤,接过一小把往兜里一揣,就又伸手要第二把。
         陈二树大声道:“都排队,一个个来,不然不给了啊。”
         一听不给糖了,孩子们很快排好队,巴巴瞅着陈二树。
         陈二树抓一小把,小孩子收下,还巴巴看着他。
         “我不是已经给你了么?”
         “我的有了,还有我弟弟妹妹没有,堂弟堂妹也没有呢。”小孩嘴皮子顺溜得很。
         陈二树龇牙:“你给他们领一把,后头的人都没了。”
         “二树叔该多买点的。”
         “嘿,臭小子们还嫌少了?你们知道京城的糖有多贵么?就这一包,我都花了老鼻子钱!”陈二树气呼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