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1189章 殿试3
         周建同笑出声:“你真真是与众不同。”
         哪有人将自己的成就都推给外因的?
         若是旁人这么说,他会觉得那人缺乏自信。
         可看看沈大郎这精气神,摆明了不会缺乏自信。
         他倒是越发喜欢这少年了。
         正想着,之前将他们带过来的公公已经拿着一张单子过来。
         “经过三轮殿试,二甲进士与三甲进士名单已出。”
         大家纷纷站直了身子,听着那位公公一一念名字。
         公公先念的是三甲进士,按着排名念下来。
         这一念完,那些排后的进士神色各异。
         有的人名次比贡试时靠前,自是欣喜。有些人名次比贡试时靠后,就很失望。
         虽然同样是进士,往前一名,总归在派官时要好些。
         三甲定下来后,便是二甲进士。
         公公又是按着排名一一念名字。
         越念到后面,没被念名字的人就越紧张。
         若是不在二甲进士里,便有可能在一甲啊!
         一甲可是跟二甲三甲全然不同啊!
         只是希望越大,当被念到名字时,他们的失望也越大。
         一直到二甲念完,大家差不多都知道自己的名次。
         公公笑道:“恭贺各位二甲三甲进士高中登科。”
         刚刚晋升为进士的人无论一开始心情如何,这会儿被恭贺,又都兴奋起来。
         名次再差,他们也是进士啊,是能被派官的。
         如今在跟他们恭贺的,还是圣上身边伺候的公公,他们丝毫不敢怠慢,恭敬地回礼。
         公公笑道:“剩下三位便是一甲进士,各位一同随我去大殿谢恩吧。”
         就算早有预料,沈大郎这会儿还是高兴起来。
         他随着这位公公一同到大殿,跟着众人一块儿跟皇帝下跪行礼。
         皇帝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将那些二甲三甲进士送出宫。
         他们一离开,大殿又空荡荡了。
         皇帝在三人面前走了一圈。
         周建同倒是还好,正当年,也是就是长相一般;另外一个叫严白的男子,一眼看过去已经五六十岁了,脸上的皮皱得跟晒干的橘子皮似的。
         皇帝只看了严白一眼就快步离开,再站到沈大郎身边。
         这么上下一打量,便很满意。
         这才是翩翩少年郎啊。
         皇帝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在心里点点头。
         户部尚书姜大人忍不住提醒皇帝:“皇上,他们三人是否再考一轮?”
         皇帝“嗯”了声,道:“是该再考一轮。”
         户部尚书姜大人催他:“请圣上出题。”
         圣上总盯着一位少年成何体统?
         被提醒的皇帝思索片刻,问几人:“冬季来了,胡人总在边关抢我大梁百姓粮食衣物,屡禁不止,你们可有对策?”
         户部尚书听着皱了眉。
         这是他们大梁的大难题。
         大梁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可胡人不同,他们大多以畜牧为生,到冬日极难熬,就来抢边关的百姓物资过冬。
         往年都是联姻,将公主嫁给胡人,再多些陪嫁,让胡人能安然过冬,边关安稳几年。
         可没过两年,胡人又开始抢夺。
         近几年胡人越发猖獗,甚至还要求圣上将嫁妆翻倍。
         是可忍孰不可忍,圣上一怒之下已经许久没有将公主送去和亲。
         这才初冬,边关已经传来几十起胡人来抢夺粮食的事了。
         他们这些臣子都没解决的难题,如今当考题丢出来,有些太难了。
         不只户部尚书,就是其它的官员也觉得这作为一道考题有些过难。
         圣上既然问了,自是不能收回。
         三人都知道圣上这是要按照各自的答题来评名次,都不敢大意,皱眉沉思起来。
         一刻钟后,皇帝问道:“想出对策了吗?”
         严白见两个年轻人一眼,见他们都没动,他率先上前,对圣上弯腰行礼,道:“圣上,臣斗胆进言。”
         既然有人回答,皇帝自是不会打断。
         “胡人居无定所,又是长期在马背上生活,骁勇善战,想阻拦他们极难。我们想派兵驻守也很难,不若让百姓们自发组成巡逻队,自己巡逻,早早窥探到敌情,迅速集结起来抵挡。边关有驻守将士,只需多配备马匹,组成骑兵,能尽快支援。”
         圣上思索了片刻,觉得这主意倒是不错。
         边关本就有官兵驻守。
         只是往日胡人会特意避开官兵驻守地,专抢守卫薄弱的村子。
         若是将官兵驻扎点分散些,做到守望相助,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皇帝深深看了严白两眼,这严白虽然年纪大了,到也有谋略。
         这只是个想法,想要实行,还需从长计议。
         “不错。”皇帝夸赞道。
         严白心里大喜,连连谢恩。
         其它人听了也陷入沉思。
         这提议倒是有些意思。
         周建同看了眼没动静的沈大郎,他上前一步,给皇帝行礼后,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大梁国力强盛,却始终受胡人扰乱,使得民不了生。建朝以来,我大梁已有十七位公主和亲,嫁妆无数,这般下去,胡人计生在我大郎肌肤之外,一直吸血。”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才鼓足勇气道:“臣以为,我大梁需拔出这颗毒瘤,才能更稳健。”
         皇帝双手背在身后,在周建同身边站了好一会儿,才问他:“你的意思,是要我大梁与胡人开战?”
         周建同屈膝跪地,额头紧紧贴着地面,朗声道:“臣以为,保家卫国乃是男儿该承担之重担。靠女子和亲,实为不齿!”
         这话一出,朝堂上的重臣们一个个倒吸口凉气。
         大胆!
         实在大胆!
         这个周建同,竟敢当着圣上的面指责圣上不齿?!
         户部尚书攥紧了拳头,怒瞪周建同:“周建同,你竟敢以下犯上?!”
         周建同被惊出一身汗。
         不过文人傲骨还是支持他朗声道:“我大梁好男儿无数,想保家卫国者也无数。我周建同只是一名文人,也愿提刀上马,与胡人拼个你死我活!”
         他一向对和亲不满。
         是大梁无男子了么,为何要牺牲那些柔弱的公主?
         他朝公主都是锦衣玉食一生。
         到大梁,公主们却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幸福,一旦及笄,便要收拾起来带着一众陪嫁远赴塞外蛮荒之地,一辈子无法回来。
         这是大梁之耻,更是他们大梁男儿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