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1191章 殿试5
         他只想着平定胡人,却没想过若是这么做,多劳民伤财。
         一旦两国开战,百姓必然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沈睿庭的法子,不仅解决两国争端,更甚至能让两国百姓生活更上一层楼。
         高下立现。
         他是由衷敬佩沈睿庭。
         严白看着两人客气,连连摇头:“真是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
         他还以为他能得个榜眼,如今看来是保不住了。
         这状元啊,大抵是这个沈睿庭的了,榜眼必然是周建同,他十有八九是探花。
         虽说成绩还没出来,他只简单一听也能知道。
         周建同笑着对严白拱手:“严兄太自谦。”
         “这是有自知之明。”严白摇摇头,看看沈睿庭,又是叹口气:“沈公子还不到弱冠之年,便有如此见解,真真是天资过人呐!”
         他弱冠之年才考上秀才,可这位已经来参考殿试了,还力压他与周建同,真真是少年天才。
         “佩服佩服!”
         两人对沈大郎敬佩不已,大殿上也是连连感叹。
         户部尚书姜大人感叹:“这等法子,竟是出自一位不到弱冠之年的少年,真真不可思议。”
         “这是我大梁之福,也是圣上之福啊。”刑部尚书感叹。
         胡人来犯已经是大梁几十年的难题,竟是被一位少年给从容应对了。
         谁能不感叹。
         原本争得面红耳赤的两拨人,如今很自然统一起来。
         皇帝欣喜不已,对陈阁老道:“陈阁老果真有眼光,竟收了如此惊才绝艳的弟子。”
         经过皇帝这么一提,其它官员面色各异。
         他们怎么就没发觉沈睿庭这号人呢?
         若是提早发觉,再纳入自己麾下,又是一大助力。
         想到这儿,那些人心里很是恼恨。
         毕竟每年都会有大量学子给他们投拜帖,沈睿庭定是给陈阁老投的拜帖。
         陈阁老乐呵呵道:“侥幸侥幸。”
         众位大人:“……”
         他们怎么没侥幸收这么个好弟子?可见这话是假的。
         皇帝笑道:“今年这前三甲都大大出乎朕的意料,就是严白与周建同,都有大才。”
         当然,他心里还是最喜欢沈睿庭。
         一开始看到藩王那篇文章时,他只觉得沈大郎是年轻气盛,有胆识,能直击要害。
         但年轻人嘛,总归顾头不顾尾。
         到胡人问题时,他以为沈睿庭还是会提打仗。
         所以周建同提出打仗后,皇帝猜测沈睿庭该慌了,甚至也没什么能说的,谁知道他会提出贸易这个建议。
         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只想着打仗的年轻人。
         他有自己的思索与判断。
         因着藩王影响整个大梁,最先要解决的是藩王问题,甚至想出分化这一招。
         在解决藩王的问题上,无论如何是不能同时再树立胡人这个敌人,使得朝堂两面受敌,就以温和方式过渡。
         他真真是思虑周全,有治国之才啊……
         皇帝敛了情绪,问在场臣子:“你们说说,前三甲该如何排?”
         户部尚书对皇帝行礼,道:“按才情,状元自是沈睿庭,榜眼周建同,探花严白。”
         “探花需要才貌双全,需得长相俊朗,怎么能是严白?”刑部尚书反驳。
         前三甲是需要去游街的,状元榜眼只要有才就行,探花却不同。
         一般来说,探花都是年少有为,才华横溢,还得俊郎非凡,是他们大梁的门面担当。
         严白脸皮皱巴巴的,怎么都配不上“俊朗非凡”四个字。
         众人为难起来。
         兵部侍郎安安静静站着,一言不发。
         原本殿试是二品及以上才能参与,可他的顶头上司还关在刑部大牢。殿试需得六部都有人,他就被喊过来了。
         可是这里哪个都比他官大,刚刚要不是怕有探子他也不会开口,这会儿轮到排名了,他是一声不会多话的。
         刑部尚书道:“若是论俊郎,当属沈睿庭。”
         这话没人反对。
         沈睿庭一身蓝衣,白色腰带,鲤鱼跃龙门的吊坠垂在腿侧,端的是偏偏少年郎。
         就算以往的探花,也少有能与他相比的。
         “按常理,他该是探花啊,年纪小,总归才学上要差些。可惜啊,他才学在另外两人之上,这探花倒是选不出来了。”
         户部尚书很无奈。
         状元榜眼好选,探花难求。
         吏部尚书提议:“要不,将周建同定为探花?”
         刑部尚书不乐意:“周建同也不够俊郎。”
         虽然周建同比严白年轻,可也快三十了,而且长得只能算端正,算不上俊朗。
         “哪有状元比探花生得好的?”刑部尚书无语道。
         探花探花,自是要人比花艳。
         户部尚书嘲讽:“那就只剩下沈睿庭,非得沈睿庭得探花?”
         “按长相气度,探花自是非沈睿庭莫属。”刑部尚书肯定道。
         户部尚书不满:“明明是状元之才,非得屈尊为探花?”
         吏部尚书看看两个争起来的同僚无语了。
         他这个吏部尚书还没开口,刑部和户部凑什么热闹。
         吏部尚书上前,对圣上拱手行礼,恭敬道:“还请圣上裁决。”
         话头递还给皇帝了,其它人也不好再争论了,纷纷看向皇帝。
         皇帝又将话头递给陈阁老:“陈阁老以为如何?”
         陈阁老回道:“沈睿庭是老臣的学生,老臣实在不好多话。”
         好喽,人家压根不接茬儿。
         皇帝只能自己琢磨。
         若是三人中没个长得好的也就罢了,如今有一个,到时候若是走出去,别人一看探花最丑,那不是丢人么。
         皇帝恨不能挠头。
         这个沈睿庭没事生得这么好做什么,让其它两个人他一比显得差不少,要是他不当探花,另外两人谁拿探花都立不住。
         皇帝沉默片刻,才问道:“太子呢?”
         立马有人过来回禀:“太子在东宫处理政务。”
         皇帝道:“去东宫将他请来。”
         立刻有人离开。
         太子被请来听了许久,才道:“既然如此,还是探花更适合沈睿庭。”
         户部尚书对此很不满:“他才情在另外两人之上,如何能让他排名在另外两人之下?”
         本就该按名次选人。
         在场众人没人反驳,因为沈睿庭确实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