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1359章 无事献殷勤2
         既然只有三人,范大人又点了两个状态最差的留下,其它人全回去了。
         陈小桑同时给三人扎针,还能边给他们按两下。
         这一按,她就念叨上了:“你们的脖颈太僵硬了,需要找人好好按按才成,不然后面颈椎腰椎都得痛。”
         “难怪我最近坐着不是躺着不是。”范大人应道。
         陈小桑点点头:“这就是了,后面还会头晕恶心,难受的时候多着呢。”
         被她这么一说,范大人和另外两人感觉更难受。
         陈小桑趁机道:“不过用针灸可以缓解,往后我来给你们扎一扎吧。”
         范大人一听就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了。
         这不就是想三不五时往他们兵部跑,顺带打探沈睿庭的消息么。
         正要开口,另外两个同僚已经巴巴看着他了。
         范大人:“……”
         行吧。
         小年轻刚刚分开肯定舍不得,就帮着传传消息,还能混个免费的扎针。
         陈小桑的针灸很好,三人晚上回去睡了个好觉,第二天神清气爽来了兵部。
         干起活来,脑子也清楚。
         其它人见状,更羡慕起来,就盼着晚上能让陈小桑扎针。
         可第二天,陈小桑还是只带了三副针。
         那只能轮着来了。
         陈小桑也不闲着,扎针时就跟他们闲聊。
         有些机密的东西,兵部的人自是不会告诉她,但是沈睿庭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还是能说的。
         比如李家的小公子李方骑着马千难万难找到赵将军的队伍,要参军,被赵将军拒绝。沈睿庭帮着说了好话,李方才顺利参军之类的。
         “李家小公子也真是奇了怪,好好在京城待着不行么,怎的那般想不通,非得去参军呢?”有人感叹。
         陈小桑帮着李方说话:“那是他的梦想。”
         他就是想带兵上场打仗。
         兵部的人就更佩服李方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去前线拼命,不是傻就是勇。
         况且人家保卫的还是他们,他们自然也更敬佩。
         陈小桑见天往兵部跑,自然有人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就道:“小陈大夫忧心天下,主动去给兵部人扎针,这是她仁心所在。”
         这就是由着她了。
         有些眼红的人不甘心,这个时候的兵部,谁去谁就有问题。
         怎么到了陈小桑这儿,就是仁心了?
         你说治好了圣上?
         太医们没给圣上治过病?
         这不,很快就有人传到了太子耳朵里。
         圣上不管,太子是储君,应该管了吧。
         太子倒是真管了,还把陈小桑喊到东宫了。
         “既然你能不要银钱的帮兵部扎针,是不是也帮孤宫里的人也扎扎针?”太子得寸进尺。
         陈小桑扁扁嘴:“兵部能帮我给睿庭哥送信,太子你又不能。”
         太子早知道她的目的,这会儿一点不意外。
         不过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
         太子优雅道:“这人你大抵是愿意治的。”
         “谁啊?”
         “许忠。”太子掀了眼皮。
         陈小桑瞪大了眼:“你要放了许忠么?”
         太子道:“若是你帮孤宫里的人也扎扎针,孤就能放。”
         以前关着许忠,一来是为了给藩王们看,摆明一个态度。二来,也是为了护着许忠。
         如今藩王们都反了,他倒是没必要再关着许忠了。
         太子早想将许忠放了,只是这么白白便宜陈小桑,他觉得自己很亏,这才一直耗着。
         陈小桑眼珠子一转,就跟太子坐得更近了点:“太子想做生意吗?”
         太子心里冷笑一声。
         果然是只认钱的主。
         他斜眼道:“什么生意?”
         “许丞相的宅子能卖给我吗?”陈小桑笑眯眯问他。
         太子:“……那宅子已经在圣上手里了。”
         “殿下帮圣上管财务的事啊,如今打仗这么花钱,您不想着挣一些回来吗?”陈小桑怂恿太子。
         当今圣上只有太子一个嫡子。
         父子和睦,太子对圣上又极为孝顺,圣上很放心太子。
         往日采买之类,都是太子拍板,就是圣上将财政大权交给太子了。
         即便是很不想承认,陈小桑还是觉得太子在做生意上很厉害。
         什么东西什么价钱,他都一清二楚,还能跟你压价。
         如今打起仗来花钱如流水,进账还减少了,太子心里肯定不得劲。
         原本快要交夏税了,可藩王正叛乱呢,还能将百姓的税粮交上来么。
         这就是只出不进,家底越来越薄,换成朝廷也遭不住。
         太子眯了眼:“你真想买?”
         陈小桑点头如捣蒜。
         那是外祖家的宅子,她很想买回来,跟二嫂一起去看看。
         太子手指摩挲着袖子,思索片刻,才道:“十六万两白银。”
         陈小桑惊了:“这么多?”
         抢劫啊?!
         太子嗤笑一声:“那处宅子是前朝花了大价钱修建的,位置好,设计考究,若是拿出来卖,莫说十六万,二十六万两也有人买。”
         陈小桑一个字都不信:“有钱人也舍不得花这么多银钱买一间这么大的宅子。”
         太子手指轻轻敲着扶手,道:“是你求买,不是孤求卖,自是孤喊价。”
         他瞥陈小桑一眼,道:“别嫌贵,一栋普通的宅子都要几万两,许府十六万两没收你高价。”
         陈小桑就算对太子再戒备,也知道太子并没有骗她。
         虽说太子总压价,可太子每次跟她说的都是市价。
         陈小桑垮了肩膀,买不起。
         她不甘心地问太子:“不能便宜些吗?”
         “再便宜,拿的钱不够三军将士吃几顿饭的。”太子嫌弃道。
         陈小桑想到她最近收到的那些药钱,更相信太子了。
         光是她这个外伤药,就能分那么多银钱,还有粮食、布匹、草料、马匹……
         想到这么一大笔支出,陈小桑就感叹:“管理一个国家可真不容易。”
         太子一怔,随即冷笑一声。
         连一个小丫头都明白的道理,还有许多人不懂呢。
         那些藩王以为造反就有用了?
         就算他父皇退让了,等他继位,照样要削藩。
         只有削藩了,才更好治理国家。
         藩王们只想着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封地上作威作福,却不想想朝廷养这么多人要花钱,守着边境要花钱。
         天灾人祸了,还得想尽办法调动赈灾粮过去。
         这些哪哪不要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