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163章 透风
         陈小桑在甜甜得感谢沈兴义呢。
         “兴义叔买的绿豆糕好好吃呀。”
         沈兴义听得高兴,将陈小桑抱起来:“叔下回再给你买。”
         陈小桑连连摇头:“不要,好贵的。”
         粮价都好贵了,糕点肯定更贵呀。
         沈兴义买绿豆糕时也觉得贵,可小桑喜欢吃,就是一锭金子一块,他也不能皱眉头呀。
         “你兴义叔有的是钱。”沈兴义豪迈地应道。
         陈小桑对他的话很怀疑。
         毕竟人家都不敢去他的摊位买肉,他们每天都剩下好多肉自家吃呢。
         真能挣到钱么?
         陈小桑这么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怎么会为难人呢。
         她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会儿,就有了主意:“绿豆糕虽然好吃,可吃了就没了呀,还是去山上好玩,兴义叔让大郎哥带我上山去玩儿嘛。”
         沈兴义步子跨得更大了,“求那个臭小子干嘛,叔带你去玩儿得了。”
         陈小桑惊了:“那我们现在能去吗?”
         “去,小桑想什么时候去都成。”沈兴义应道。
         陈小桑高兴得不行。
         她终于能上山了!
         她要找到好多药草挣钱!
         见她这么高兴,沈兴义更高兴了。
         不就是去山上玩儿吗,他带着她把山踏平了都成。
         陈小桑抱着沈兴义的肩膀乐呵呵道:“叔你真好!是除了我爹娘、哥哥嫂子、舅舅舅娘、侄子们外,对我最好的人啦!”
         沈兴义:……
         这都二三十人之外了。
         三柱插嘴:“大郎叔也很好。”
         陈小桑对比了下,觉得还是沈大郎帮她的比较多,她就点头:“除了大郎哥之外最好的人。”
         沈兴义:……
         越排越往后了。
         为了能装挣钱的草药,陈小桑回家拿了个大大的背篓,要跟着沈兴义走。
         沈兴义把她放到背篓里,背在身上回了自家,拿了弓箭就上了山。
         陈小桑扒拉着箩筐,小脑袋伸出来,瞅着沈兴义进林子,她就问他:“兴义叔射箭有大郎哥厉害吗?”
         “那臭小子能跟我比吗?老子可是能百步穿杨的人。”
         此时的沈兴义对沈大郎很不满,毕竟他排在了那臭小子后头。
         陈小桑惊奇问他:“那叔能射死狼不?”
         “狼?”沈兴义简直要笑出来了:“敢来,我就杀了拿去卖,还能挣不少钱。”
         当年他收了重伤逃进山里,多少野兽循着血腥味儿过来吃他,他都给杀了。
         如今好好的,还能怕狼?
         陈小桑高兴地往旁边的高山指:“那我们去那座山。”
         沈兴义毫不犹豫往那山上走,到山脚,他瞅瞅山的高度,拿出菜刀,砍了峭壁的土,脚踩着,轻轻松松背着陈小桑就爬上去了。
         沈兴义可没沈大郎那般小心,而是沿着陈小桑指的方向在林子里转悠。
         陈小桑探出小脑袋自己瞅,找来找去,之前找到天麻的地方都没看到东西了。
         于是沈兴义走远了点,在一块空地上,陈小桑可算看到熟悉的植物了。
         她高兴地拍着沈兴义的肩膀:“叔,天麻!”
         沈兴义看了一圈,地上除了杂草,什么都没有。
         “哪儿有天麻呐?”
         陈小桑急得从箩筐爬到他肩膀上,指着一堆植物:“就是那儿,好多天麻!”
         沈兴义走过去,按着陈小桑教的,左边挖挖,右边挖挖,就挖出一块丑不拉几的根块。
         “咦,还真是天麻?”沈兴义惊奇。
         之前沈大郎挖了天麻带回去过,所以沈兴义认识,只是没料到天麻竟然是根。
         陈小桑要下来帮忙,沈兴义怕地上的蚊虫咬到她,就把天麻递给她:“你拿着,叔来挖。”
         这一挖,就是二十多块。
         陈小桑捧着天麻傻乐:“咱们的税银有了。”
         沈兴义边挖边道:“听说县令决定不收税银了。”
         陈小桑惊呼问道:“真的呀?你听谁说的呀?”
         “我朋友,在县城卖猪肉的。”沈兴义随口应道。
         应该要出告示了吧?
         沈兴义估摸着,毕竟都三天过去了。
         陈小桑可太高兴了,不交税银,她家就能剩下九两银子呐。
         陈富贵家也能好过了,村里人也要把钱还给她家了。
         自从陈富贵去陈老汉那儿借了钱后,陈家湾困难的人家就都往老陈家涌。
         陈老汉总不能借一个不借一个,就让李氏把钱都拿出来,来的人全给借了。
         毕竟是一个村的,平时也是互相帮忙,真到困难的时候得互相扶持。
         去年要不是陈家挣了那么多钱出来,陈老汉也会去村里各家借粮食。
         越想越高兴,陈小桑乐呵呵问道:“县城的屠户我都认识,兴义叔的朋友是谁呀?”
         沈兴义这才想起她卖过卤肉的事儿,只得含含糊糊道:“早就没卖猪肉了,你肯定不认识的。”
         陈小桑觉得很可惜,不过还是很高兴:“那税粮呢?”
         沈兴义迟疑了:“也许会免吧。”
         柳知府不能推一下动一下吧,百姓日子都这么艰难了,他也该担起责任来。
         陈小桑更高兴了,觉得该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爹娘。
         正好这一块地方的天麻都挖完了,沈兴义就把她送回家。
         才到院子门口,就见她爹带着哥哥们在搬红薯。
         陈小桑撒丫子跑过去,扯了陈老汉的衣服就叽叽喳喳起来:“爹,我们的税银要省啦!县令不收税银啦!”
         陈老汉惊了,扭头就问她:“谁跟你说的?”
         陈小桑扭头就指向身后的沈兴义:“兴义叔的朋友说的。”
         陈老汉手都在抖啊,抱着陈小桑迎上去,问走过来的沈兴义:“是确定的消息不?”
         陈家五个树和两个儿媳妇也都巴巴瞅着他。
         被这么连番追问,沈兴义倒是有些不确定了。
         也不知道柳知府靠不靠谱。
         他只得道:“县衙放的风,还没贴告示,咱也说不好。”
         能透这个风就很好了。
         陈老汉高兴得不行,催着儿子们赶紧把红薯往地窖搬。
         等沈兴义把箩筐里的天麻倒出来,陈老汉看着那一坨坨黑乎乎的天麻,简直就像是看着一坨坨的金子。
         陈家得了消息后的第五天,里正把村里的各个当家人都喊道村长家。
         陈家湾一共有两百户,设了两个里正。
         其中一个里正清了嗓子道:“县令体谅是灾年,特意向府城申请,给大家免了今年的税粮和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