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299章 买啊买
         如今村学里,沈大郎的学习进度是最快的,紧接着便是陈小桑。
         无论讲什么,陈小桑都是一点就透。
         他费力教导的三柱,也就堪堪能跟上她。
         可惜啊,太可惜了……
         想到陈小桑,沈大郎心口就堵着气。
         总是气沈大郎的陈小桑早早就钻进自己的被窝里。
         她怕冷,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一个球,在床上哆嗦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暖和。
         她感觉自己才闭眼,外头就响起大柱的敲门声。
         “小姑快起床,我们去县城玩!”
         陈小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一点都不想动弹:“天亮了吗?”
         “亮了,雪也停了,我娘说要早点去,好带我们多玩一会儿。”大柱兴奋地在外面喊。
         他跟个小火炉似的,一点都不怕冷。
         陈小桑咬咬牙,把衣服拽进被子里捂着,就又舒服地躺下了。
         “你先去喊二柱和三柱,我一会儿再起床。”
         大柱蹦蹦跳跳跑开,等他再回来时,小姑已经穿好衣服扎好头发出来了。
         他高兴得凑到陈小桑耳边低声道:“小姑,你带点钱吧,我想吃冰糖葫芦。”
         陈小桑拍拍自己的口袋:“放心,我带的足足的。”
         她要买的东西多着呢,带的钱不能少。
         老陈家一大家子高高兴地吃了早饭,沈兴义赶着牛车带着沈大郎过来了。
         两辆牛车,足够大家坐。
         就是冷得慌,大树媳妇拿了麻布袋子给几个小的盖在身上,麻布挡了不少风,陈小桑不觉得冷。
         路上雪多,地滑,牛车跑得不快,到县城时,天已经大亮了。
         一到县城,大家呼啦啦往布庄涌。
         掌柜正在清点布匹,一抬眼,嚯,大人小孩乌怏怏往铺子里涌。
         他顾不上忙活了,赶忙迎上来,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将目光落在陈大树身上:“客人们这是要买什么?”
         按理说,旁边那个大胡子男人应该是领头的,可他不敢跟那人说话呀。
         “你们棉花什么价钱?”陈大树问道。
         掌柜应道:“棉花四十文一斤。”
         “这么贵?”大树媳妇惊呼。
         掌柜的也不恼,还和和气气应道:“这两年干旱,大家为了活命都种粮食去了,棉花反倒种得少,也就更贵了。”
         陈小桑见大家都犹豫了,便对掌柜道:“我们买的很多,掌柜能不能便宜一些?”
         “你们买多少?”
         陈小桑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一百斤。”
         掌柜被这个数字给惊着了。
         身后忙活的活计更是惊了下,再看看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是麻布的。
         看人真是不能只看外表啊。
         掌柜心里盘算了下,跟陈小桑道:“我给你一斤便宜一文,三十九文一斤。”
         对这个价钱,陈小桑不满意:“三十文一斤好不?”
         掌柜的脖子都快摇断了:“不成不成,三十文一斤我要亏本的。”
         “可是你放到明年,三十文一斤都卖不出去了,更亏的。”陈小桑认认真真跟掌柜讲着价。
         陈大树帮腔:“明年是个好年成,种棉花的多了,就要降价了。”
         掌柜的疑惑:“你们怎么知道明年是好年成?”
         “阿瓜太公说的。”陈小桑应道。
         “阿瓜太公是谁?“
         ”是我们村年纪最大、辈分最大的人,他很会看天时,之前还说这两年要干旱,果然就干旱了。他说明年年成好,明年就肯定是好年成。“
         掌柜听得大大松了口气。
         明年年成好,是大好事。
         大家吃饱喝足了,才愿意买布做新衣服。
         掌柜高兴归高兴,价钱却咬死了不放:“别人来我都是给四十文,我给你们是三十九文,一百斤便宜了一百文,不少了。”
         “别人也没跟我们一样买这么多。”陈小桑反驳。
         “是啊掌柜,我们还得在你这儿买被面和棉布呐。”大树媳妇道。
         老陈家毕竟来了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把掌柜的气势都给压下去了。
         掌柜被说得没办法:“那就三十八文一斤,不能再少了。”
         “三十一文。”大树媳妇往上加了一文。
         掌柜咬牙:“咱也不压价了,最低三十五文,再低我真要亏本了。”
         棉花一直都不便宜,再加上这两年天旱,他进价和运输的成本很高。
         若不是这些日子客人太少,他也不会开价才四十文了。
         陈小桑跟哥哥嫂子们对视一眼,扭头高兴跟掌柜道:“成交!”
         掌柜松了口气,转瞬又有些心疼。
         一斤便宜五文,一百斤就便宜了五百文呐。
         还好他们买的多,多少有赚头。
         掌柜又把自己安慰到了,跟伙计一块儿忙活着给他们装棉花。
         买完棉花,陈大树帮着沈兴义又要了三床被面。
         这被面跟普通的布不同,是横纵相交的,颜色也艳丽。
         几个树媳妇帮着挑了三个不那么扎眼的,又是好一番讲价,将每床被面按六百文的价钱买下了。
         再加上买的一匹棉布,光是这些东西,他们就花了六两多银子。
         大树媳妇心疼花出去的钱,就问掌柜:“能不能再便宜点,我们买了不少东西。”
         掌柜听得都肉疼。
         他们每买一样东西,都得讲一回价,还是全家大的小的一起讲。
         临了的总账还得讲一回,这可不成。
         掌柜连连摇头:“真不能少了,再少我就得亏本了。这样,我铺子还有不少剩下的布头,你们要就拿去,算我给的添头,成不?”
         说是添头,等伙计从库房拿出来时,那些布头堆成了小山,看得几个树媳妇眼都直了。
         大家高高兴兴结完账,把棉花布匹都放到牛车上,又找掌柜要了五根长麻线,把布条跟庄稼一样捆成一个个大垛子,堆在牛车上,高高兴兴离开了布庄。
         伙计忍不住问掌柜:“这么多布头,都给他们呐?”
         掌柜想着才收的六两银子,应道:“这么冷的天,没什么客人,她们买走这么多,咱多少挣点。布头咱用不着,卖也卖不了多少钱,给了就给了。”
         想到连着好几天没开张,伙计不吭声了。
         瞅着堆满半个牛车的东西,沈家父子惊住了。
         买东西不都是卖家说多少钱,咱就给多少钱?
         还能又讲价又拿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