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431章 好多人
         云师父是大夫,还是生得很好的大夫,脸好看,皮肤又白又滑。
         她喝药是试药。
         他爹喝药算怎么回事哟。
         陈小桑就抓了她爹的胳膊,关切道:“爹,你不要喝。”
         陈老汉心里暖呼呼的,就对她笑笑:“没事,爹不怕。”
         瞅瞅闺女,多贴心呐,哪儿像这几个臭小子,一个个还嫌弃起他了。
         “可是爹睡着了,我们不好带你回家呀。”陈小桑很为难。
         陈老汉的笑僵在脸上。
         李氏把他手里的药给接下来,放在托盘上:“你又没病,喝什么药。”
         陈老汉收敛了神情,目光在儿子闺女脸上一一扫过,就“哼”一声,扭头走到门口的门槛上坐着,撩了眼皮看着众人。
         不让他试药,他还不试了。
         长生大大松了口气。
         当即就道:“这药给我喝了吧。”
         长生爹着急:“云师父还没开口呐!”
         一个小孩子胡乱配出来的药,怎么能乱吃。
         长生却不在意:“我的身子也就这样了,万一药好用,我还能少遭罪。”
         刚刚他被刀子割一下,就疼得不行,要是有药能不让他疼,他还巴不得呢。
         陈小桑就上前,瞅了他一会儿,就拍拍他的肩膀,老气横秋道:“你不会有事的,放心好了。”
         长生苦笑:“你倒是有信心。”
         “当然啦,我师父很厉害的,肯定能治好你。”陈小桑很得意:“我也很厉害,很会炮制药材的。”
         刚刚老陈家和云苓是在柜附近说话,长生和长生爹没听清楚。
         不过他们瞅见,药是陈小桑配的。
         长生爹很不放心,拦着长生不让他喝药:“我们是找云师父看病的,喝药也得云师父点头才成。”
         云苓回想了好一会儿药材,觉得没什么用错的,也起了试试的心思。
         她端了碗,“咕噜咕噜”几口就把药喝完了。
         喝完,还擦了下嘴唇的药渍。
         长生惊了:“云大夫怎么把我的药喝了?”
         云苓把碗放到托盘上,就道:“我先试试,药没问题,再给你喝。”
         她从小就尝过不少药,多试一碗也没什么。
         没想到,才一会儿,她头就晕乎乎了。
         她努力抓住在她跟前晃悠的陈小桑:“别晃,头晕。”
         陈小桑叹口气,就道:“师父,你想试药,喝一口就好了嘛。一大碗喝下去,要晕过去的。”
         话音才落,云苓身子一软,就往下滑。
         还好李氏眼疾手快,抱住她,把她扛着瘫坐在椅子上。
         长生爹惊得瞪大了眼:“药不成呐!”
         陈小桑皱了下鼻子,就道:“我做的就是迷晕人的药,让人昏睡过去,才好割瘤子。”
         她的目光落在还在渗血的长生的脖子上,就为难道:“今天我师父不能帮你看病了。”
         长生摸了下自己的脖子,连声应道:“没事没事,我明日再过来也是一样的。”
         既然云苓睡着了,医馆也就开不了门了。
         陈老汉带着几个树关了医馆的门,带着一大家子回家。
         李氏背着云苓到牛车上,放下她后,就让她靠着自己的身子睡。
         “她得睡到什么时候?”
         “明天才能醒了。”
         陈四树起了心思,就问陈小桑:“这个药也能卖吧?”
         “可以呀。”陈小桑应了声,就拧了眉头:“可是这个是水药,只要别人看了药渣,就知道配制的法子了,只能卖一次。”
         “把药渣倒了不就得了。”陈四树一点不在意这个缺点。
         在他看来,单单是能让人迷睡过去,就能卖钱了。
         没瞅见像云苓这样的神医,除了把人绑起来切瘤子外也没别的法子么。
         要是真能有药,让人一直睡下去,就能把病治好,怕是有的是人来治疗。
         这几年,老陈家做了不少生意。
         光是卖药,就挣了不少钱。
         陈四树单单瞅见这个药效,就觉得能换钱了。
         他扭头就对陈老汉道:“爹,我们把这个药拿去卖吧?”
         陈老汉也动了心思。
         尤其是在陈小桑说了给孩子们留铺子田地后。
         不过卖药的事儿,陈老汉还是很谨慎的。
         他沉吟一会儿,就道:“等云师父醒来再说。”
         陈四树没再多说,可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把这药卖出去。
         牛车到村子口时,坐在村口大榕树下的村民们就有人朝着他们喊道:“宝来叔,你们家来了许多人呐!”
         陈老汉不在意道:“是我叫他们来的。”
         “那些人像是你家长工的亲戚,你们请一个人,要养活六七张嘴呐?”
         陈老汉摆摆手:“他们有工钱,能买粮食。”
         即便是这般说,真见到自家院子里站的人时,老陈家的人大大吃了一惊。
         大树媳妇见自家人回来,赶忙迎出来。
         陈老汉惊得指着院子里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人:“都是他们的亲戚?”
         “是呀,爹,他们说是想在咱家找活计干。”大树媳妇应道。
         背着云苓的李氏忍不住道:“我们哪儿有这么多活儿要人干呐?”
         这么多人,就是金山银山,也能给吃光喽。
         那些人面色惨白,几人十几人围在一块儿小声嘀咕。
         有个长工被家里人怂恿着上前,搓着手,小心翼翼道:“主家,我们家人实在没法子,挣不着钱买粮食,已经饿了许久的肚子了,您发发善心,把我家人收下吧?”
         另外的长工也赶忙上前,跟陈老汉道:“我家里人都是做惯了农活的人,年纪大小都能下地干活,又勤快,老爷您收下他们吧。”
         “我家也都是做惯了事的人,都勤快又能干!”
         那些家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地劝说。
         如果一个人顶五十只鸭子,那老陈家的院子就成了养鸭场了。
         老陈家的人被吵得头疼。
         有陈家湾的人经过,站定了看一会儿,就乐了:“你们家又要请人啦?”
         “一下请这么多人,哪儿来的钱哟。”
         院子里一个年纪大的人赶忙解释:“我们不用工钱,只要给口吃的,给个落脚的地方,就成了。”
         他们饿怕了,就算自家有人做了长工挣钱,可拿回去的工钱也不够他们一大家子吃的。
         这不,大家还饿着肚子。
         只是比以往好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