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小桑沈大郎 > 第496章 好多粮食
         “才吃了一碗汤就饱了?”
         陈小桑摸着自己滚圆的肚子,咧了嘴笑道:“吃饱了。”
         李氏狠狠瞪陈老汉一眼,小声责备他:“让你等吃完饭再说,非得这会儿嘀咕!”
         被老妻一吼,陈老汉蔫儿了。
         他这不是随口应句话么。
         陈小桑说算账就算账,两只手抓起大算盘,费力地上下一倒,就放到桌子上。
         陈老汉把自己记的纸拿出来给陈小桑。
         陈小桑傻眼了,指着纸上第一个叉问陈老汉:“爹,你怎么打个叉啊?”
         陈老汉凑过去一看:“哦,这是一百三十斤。”
         说完,顺手往嘴里扒拉了一口大白米饭。
         陈小桑拨弄了两下算盘,就指着第二个更难认的记号问他:“这个呢?”
         “一百一十三斤。”
         陈小桑横看竖看,也没瞅出来这哪儿像一百一十三。
         她顺着白纸看过去,满纸乱七八糟的符号。
         她挠挠脑门,指着第三个符号:“这是多少?”
         “那个啊,一百一十五。”
         陈老汉这会儿觉得不对劲了,咽下米饭问她:“你不认识爹画的这些?”
         陈小桑摇头:“不认识。”
         陈老汉可算找着点乐趣,一屁股坐在陈小桑身边,指着每个符号给他报数字。
         他们老一辈没读过书,不会算数,可又要记东西,便自己学着记一些符号。
         当然,这些除了他们自己,别人是看不懂的。
         陈小桑干脆不看了,把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作响。
         父女两配合,很快就算好了。
         “小麦是一万零九百六十六斤,豆子有两万三千一百二十斤,红薯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六斤,谷子有一万二千零十七斤。”
         老陈家的人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么多粮食啊?”
         “这加起来......”陈大树嘀咕,却算不清楚。
         陈二树嘀咕:“好家伙,得十万斤了吧?”
         “不能吧?咱家哪儿来这么多粮食......”大树媳妇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陈小桑摇头:“不是十万,是十五万四千二百二十九斤。”
         得到确定的数据,陈老汉“咕噜”一声,咽了一大口口水。
         十五万斤粮食啊!
         他们一家一年也就吃万把斤粮食,十五万斤,够吃十五年的了。
         陈老汉扭头对着几个傻乎乎的柱子道:“够吃到你们生孩子了。”
         大家齐齐扭头看向三个大柱子,再扭头看看牵着手摇摇晃晃跑路的四柱和大妹,还真够了。
         沈大郎和沈兴义也被这数字给唬住了,父子两顺着屋子看过去,屋子四周全是堆在一块儿的粮食。
         沈大郎抿了嘴。
         要学老陈家,赶紧买田地了。
         不知怎么,他心头有些紧张。
         同样紧张的还有沈兴义。
         他捏紧了拳头,有手心全是汗水。
         不得了了,老陈家除了钱、田地、医馆,还有十五万斤粮食。
         小桑成千金小姐了!
         他凑过去,使劲压低声音,对儿子道:“大郎啊,你要打光棍了!”
         对他来说是压低声音,听在沈大郎耳中那就是很大的声音。
         沈大郎气得瞪他。
         沈兴义委屈,又不是他总花家里的钱,瞪他做什么。
         陈小桑也惊奇,重新再算了一遍,还是这么多粮食。
         这可是扣除了佃粮、这么多人吃的粮食后,还剩下的粮食。
         算是半年纯挣的粮食。
         想想她家包的田地,和种地的人数,她又觉得差不多。
         这要是前世,改良的种子加化肥,产量翻倍都不成问题。
         陈小桑暗暗可惜,她不会制造化肥,只能靠农家沤的肥料来浇地。
         “小桑啊,咱能买多少亩田地啊?”陈老汉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哆嗦,声音还是打颤。
         陈小桑就问他:“爹,每种粮食算什么价钱啊?”
         什么价钱......
         他不知道哇。
         陈老汉愣神了。
         陈小桑很无奈:“没价钱,我算不了呀。”
         “明儿就让你大哥去镇上粮铺问问。”陈老汉干脆道:“让大富跟着去,别到时候不信咱的价钱。”
         陈大树应了声,连夜出门去找陈大富。
         陈老汉一直到回屋子,都还在哆嗦着念叨:“十五万斤粮食呐!”
         李氏虽然高兴,这会儿也缓过神了,提醒他:“咱自家吃的粮食,和长工们的粮食你都得留出来。”
         陈老汉精神一震,赶忙拖了布鞋跑出去把陈小桑和算盘一块儿拖进屋子。
         “来来来,你给算算,咱长工要费多少粮食。”
         陈小桑提醒他:“爹,你得告诉我他们一家一天吃多少粮食呀。”
         说起这个,陈老汉就心疼。
         他家几个儿子已经算能吃的了吧?
         那些长工比他儿子还能吃,老的小的肚子就跟漏斗似的,有多少粮食都能吃完。
         秋收后,他每天加粮食,到现在还不知道他们拢共能吃多少。
         陈老汉想了想,道:“你给他们一家一天算三十斤粮食吧。”
         “这几天他们就是给的三十斤粮食,我看他们一点粮食没剩下,怕是还不够吃哟。”李氏擦着手顺势坐在床边。
         陈老汉哼唧:“三十斤粮食可以了,他们老的小的一天都能分到两斤以上粮食呐!”
         “他们饿了好几年,有粮食了肯定是能吃的。”李氏安慰他。
         陈老汉有些不满:“他们比咱家吃的粮食还多。”
         李氏应道:“咱家隔三差五吃只鸡炖个肉,肚子里有油水,他们光吃粗粮,比咱吃的多不是正理啊?”
         陈小桑很赞同她娘:“以前哥哥们就比现在能吃。”
         “从收了粮食,我就不兑糠,全是粮食给他们吃了,总该养好了吧?”
         李氏不满:“你这些粮食都是他们给你挣的,你不发工钱也就算了,连粮食都不让他们吃饱?”
         “对呀爹,咱们不能做黑心的地主。”陈小桑附和。
         陈老汉被老妻闺女联合攻击,很不痛快:“我们以前说好的,一日三顿,兑糠的。”
         “当时我们没粮食呀。”陈小桑给她爹讲道理:“你们也吃粗粮,他们心里好想。”
         “咱家都吃肉了,爹还不让他们吃饱,他们干活不努力,今年你就收不到这么多粮食了。”
         说起来,他们只来干了半年,不少粮食都是在下半年挣的。
         要是一整年,能挣更多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