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农女有灵 > 第38章 姜灵芝的算计
         老宅有两个壮劳力,轮流往山下背。爷爷还在山下接应。
         而灵汐家只有姜有田一个人负责搬运。张玉秀在山下接应。
         啊桐想背一篓下山,被姜有田制止了。
         “你还小,身体没长成,最忌讳背重东西。否则就长不高,长不好了。”
         啊桐很感动,姜叔叔对他好,像对儿子一样。可是他看着姜叔叔一脸汗水,也很心疼啊!
         “好了,你们慢慢摘,累了就歇会。我也慢慢背。咱们能弄多少弄多少。”
         灵汐很郁闷,这手上裹布条,干活很不舒服,早知道这样,干嘛不做几双手套呢?
         还有自己有空间,却不能大张旗鼓的来用。
         她只能装作淘气的模样,这个背篓里摸摸,那个背篓里摸摸。
         不过被她摸过之后,背篓里的榛子就莫名少了很多。
         但是几次之后,就很容易被怀疑。
         最后,她只能打大背篓里的主意。
         大背篓总也装不满。姜有田郁闷的看了几个孩子一眼,叹口气。看来是都累了。
         “灵草,啊桐,你们都过来休息会吧。吃点东西,喝点水再干。”
         “叔,我不累。”啊桐道。
         “爹,我也不累。”灵草道。
         “爹爹,你要是累了,就和小妹歇会。”
         听了二女儿的话,姜有田看了眼趴在大背篓上玩的小女儿,苦笑了一下。
         你们都不累,就是不出活。灵汐估计更不累,还有心贪玩呢!
         山坳里每家人都干的热火朝天。成年男人更是时不时地背起满满当当的背篓往山下送。
         只有姜有田,每次都得自己采摘好大一会,才能装满一大篓。他都怀疑这几个孩子是不是都没干活?
         可是看到孩子们手脚并用忙得不亦乐乎,他又说不出什么。
         哎!还是孩子小,贪玩了!
         忙碌的时光过得真快。很快就到了半下午。
         出了一身汗的人就怕晚上的山风吹。特别是这初秋的寒风,小孩子尤其吹不得。
         所以陆陆续续的就有人开始收拾东西,趁太阳没落山,山风尚有日光的温度。把孩子领回家。
         姜有田领着孩子们是最后一批下山的。因为他们的大背篓怎么也装不满。
         灵汐道:“爹爹,我跳进去压实,咱家背篓装的多。”
         姜有田苦笑:装得多咋感觉不到沉?
         爬上山坡,村长和几个嗓门大的汉子对着榛子林大喊着通知该回去了。
         山谷中灌木丛生,满目苍翠,沟深林密,行动困难。
         大家高一声低一句地呼应着,直到确定林子里没人了,这才一起往山下走。
         山上的世界很热闹,山下的世界更精彩。
         鹰嘴岩小路上,时不时的有背篓绑在爬犁上滑下来。接着就是上面的男人一声喊。下边的家人就跟着应一声。
         喊什么的都有,这要看山上山下人的关系。
         就如姜有成和姜有利,就是喊:“爹,下来了。”
         然后姜老汉就看见了自家的背篓,接着就对山上喊:“哦!接到了。”
         而姜有田就会喊:“灵瑞,下来了。”
         下面的张玉秀就看见自家的背篓滑下来,她就接着喊:“嗳!看到了。”
         至于为什么姜有田不喊妻子的名字,这说起来更可笑。
         他是不好意思。
         在家里两人还能互相叫名字,可出了家门,特别是这么大喊大叫的时候,他们彼此都喊不出口。
         害羞!
         喊不出口,怎么联系?
         所以就喊自家孩子的名字。而他们也都知道,这不是叫儿子,就是称呼对方呢!
         这种现象并不是只有他们家,而是很普遍。
         所以灵汐曾经好奇很久,为什么他们都知道叫了自家孩子的名字就是互相称呼彼此,那要是真的是叫孩子时,难道和自家孩子一起答应?
         那不乱套了吗?
         可事实是不会乱套。
         最起码灵汐就没有见过自己父母和哥哥一起答应的时候。
         仿佛哥哥和他们之间,也有一种默契似的。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她也这么称呼了一个人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是语气不同,心态不同,信息量也不同。
         这种现象很奇妙,不可言,说不得,也解释不清。
         说到底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呗!
         装满榛子的背篓集合到了山下,各家摘了多少榛子一目了然。
         姜家老宅,大框小框摆了一大片。再看灵汐家,三框大的,几框小的,零零散散的堆在那。
         这可都是毛料,带着肥嘟嘟的外皮的,这要是再去了皮,就更少了。
         姜老汉看着皱了皱眉。不满地看了啊桐一眼。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有田心善留下他,这捡来的孩子咋光吃饭不干活?
         看着老三家可怜的收获,姜有成和姜有利对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
         因为老三家摘少了,自家就能多摘点。
         李翠娥大声笑道:“我说三弟妹,我看你们家都不用推车,背着就回家了吧?”
         张玉秀虽然也觉得少,别说有几个孩子跟着,就是有田一个人,也得摘这么多。
         难道是老宅把最不好摘的几棵树留给自家了?
         想到这她忍不住阴了脸。
         姜灵芝突然微笑着走过来。
         十二岁的少女已经出落的聘聘婷婷。要不是今天上山抢摘榛子,她几乎是不干农活的。
         所以老姜家除了灵汐烧伤后脱胎换骨变白了外,也就姜灵芝皮肤白嫩,像个大家闺秀似的。
         “三婶。灵草他们大概是看中了胡榛子,上山就占了那几棵。”
         张玉秀看了看框里的胡榛子,心中也就释然了。
         这胡榛子结的少,稀稀落落的,自然摘的也少了。
         “三婶,谁都知道这胡榛子好吃,我们是姐姐,自然不好跟妹妹们抢。不过妹妹们摘了这么多,也吃不完,能不能匀给我们一些?”
         姜灵芝声音委婉动听,她说着又不好意思的看了姜灵叶和自家弟弟一眼。
         “这不,二妹和三弟也都眼巴巴的想吃。”
         侄女这么说了,张玉秀自然不好拒绝。
         毕竟往年这胡榛子也是姜家共有的。今年分家了,也不能自家独占了去。
         姜灵草听见大姐的话,忍不住皱眉:啥叫占了几棵?啥叫不跟我们抢?
         还有这匀给你一些,凭什么?
         待要反驳,可不等她说话,灵雪就已经不高兴的大声道:“大姐,山上还剩有胡榛子,你们要是想吃,再摘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