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穿越大唐:我的开局不一样 > 第五十五章、周围的改变之富县
         老胡确定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凳子,上面铺着一层不知是何动物的皮毛,后面还有一个靠背。
         “知你还没吃饭,在老夫这你也吃不自在,说说这两日情况,你就回去,就坐着讲。”
         见老胡又要抬屁股,程咬金不耐烦的摆摆手。
         “禀公爷,开张五日,每日装炉的活有二百二十家,蜂窝煤卖有近五万块,煤油卖了二千余斤。”
         “五日的银钱收入合计百贯,这还是因店铺的人手不足,太多了安装不完。”
         老程听到只有百贯,有些兴致缺缺。
         老胡也是个精明人,知道程公爷心中所想,微笑接着道:
         “公爷,积小成多,这几日虽只有百贯,但接下来会越来越多,且随着炉子的增加,煤球的量会越来越大。”
         见老程还是有些恹恹不快,老胡接着道:
         “公爷,大唐的富庶地可不止一个长安,不说洛阳、扬州,就是以咱这炉子和煤的价格,就是下州也应会有不错的进项。”
         老程一拍大腿。
         是啊!
         自己咋没转过来弯,整个大唐有一百多个州,一个州日入五十贯,那就是一个恐怖的数据了。
         怪不得易峰那小子说,这玩意会铺遍整个大唐,甚至是蕃子、胡子都会来求购。
         到那时会是多大的利?
         不敢想啊!
         老程总算高兴起来。
         “往后还得你多辛苦,来人,给胡掌柜拿坛君莫笑回去。”
         老胡听到君莫笑激动的差点忘了向老程致谢。
         大唐最好的酒或许还会有人死鸭子嘴硬说不是君莫笑,但要问及大唐最贵的酒,众口一辞定是这君莫笑美酒。
         老胡是只闻其名,听说香飘十里,只一口就可激起男儿心中的豪气,只是一直无缘亲品。
         抱着一个人头大小的坛子,老胡发誓,家中小子出生时,自己都没有此刻小心。
         …………
         富县,大雪纷飞。
         地上的皑皑白雪,整个县城被白色覆盖,反射着有些刺眼的光芒。
         做了富县三年知县的叶之逊,曾一度很怕冬日。
         突厥人将大雪称之为白魔王,他虽没宣之以口,但不止一次心中认同这样的叫法。
         叶之逊看着在后衙中飞跑玩闹的一双儿女,原本脸上的菜色终于消褪,变得红润起来。
         迈至前衙,看着空空如也的县衙苦笑一声。
         就连一直准时到岗的师爷,已经三四天没来值房了,丢给自己一句:有事到坡地找人,就飞也似的跑了。
         富县每年连税都交不齐,所以拖县衙这些人的俸䘵成了常例,此刻见他们都是一脸的激情,叶之逊终是开不了口让他们老实值衙。
         原本冬日的县衙门口,不会再有衙役,因为太冷,人根本站不住。
         现在同样没有,因为百斤的石碳就能换五文钱,想想河坡上那满坑满谷的石碳。
         天啊!
         从来没觉得赚钱是如此的容易,一个孩子一日也能拣个两三百斤。
         迈步走出县衙,如同往年般冬日一样,整个县城都是静悄悄的,不同的是,此刻他知道百姓应该都在忙碌。
         以往冬日的富县,白雪不仅盖住了草木,同样盖住了百姓的生气。
         每户挤在一张窄窄的床上,等着每日那可怜的五钱米稀粥,每个人都是木然的,似乎是在等着上天的宣判。
         今时今日,那张窄窄的床上已经没了人。
         上至六旬老人,下至八岁孺子,整个富县似乎只有他叶之逊才是闲人。
         鞋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双鞋子还是富县的财神爷所送,说是他们大队的军靴,
         看自己穿得寒酸,就送了这么一双。
         还别说,不仅暖和,还防水。
         叶之逊很爱护,每日进了后衙,都要脱了亲自擦试干净,为此还引得老妻的几次埋怨,
         说是对人都没有对一双鞋子上心。
         想到此,他又一次轻笑出声,突然发现今日并不冷,胸膛还有暖意流过。
         见到一伙人风风火火的往县衙方向跑来,他好奇的驻了足,待人抵进问道:
         “何事如此匆忙?”
         “县尊,雪下得太大,拉煤的车出不去,我们是来取滑犁的。”
         叶之逊一拍额头,居然将此事忘了。
         易校尉曾说富县因靠北,所以雪定会下得大些,运输会成为问题。
         当时的自己生怕易峰反悔,恨不得赌咒、跪地发誓,保证就是靠人扛也会将煤运至长安。
         易峰只是笑笑,告诉了他几个好办法,滑犁就是一种,还带着木匠亲手制作了一些。
         思绪回来,指着县衙想叫他们去找师爷,突然想到师爷此刻也在雪地里爬煤,突然失声笑了起来。
         搞得旁边十几个伙计一头雾水。
         “跟老夫来。”
         折身拿了滑犁后,就跟着一帮人一起到了煤坊。
         指挥着众人将煤从车上卸下,在原本的木轮上插入两根木扣,扣死轮子后,再将滑犁装在轮子下。
         并不烦琐,边装边在心中感叹易峰的心灵手巧。
         第一辆车走时还很废力,但第二辆延着第一辆车的印辙,就轻便多了。
         叶之逊提醒人将第一辆车多套上一头驴子,运煤的大军终于再次往长安进发。
         忙碌片刻,就到了午食时间。
         叶之逊也从旁边拿了一个大碗,跟着人群开始排队打饭。
         百姓已见怪不怪,原先还有人想让他排到前面,他一直不肯,一段时间下来,百姓似乎也习惯了,自己后面站着一位县尊大人。
         一大碗浓稠的面汤,一个馒头,一勺油水很足的干菜,就是每个坊中人的午食。
         每旬还有一餐肉,每月还有一次聚餐,这样的日子别说百姓,曾经的叶之逊也是想都不敢想。
         想着里面有娘娘的份子,还有国公王爷的,心中不由更加感念起他们的好来。
         “当官就该这样啊,这样的人,活该他们公侯万代。”
         “县尊,你老说什么?”
         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见他自言自语,有些好奇。
         “无事,你吃你的,能吃得饱吗?”
         说着将自己手中的馒头,拧成两半,递了一半给少年。
         见少年吃得香甜,呵呵笑了两声,端起老碗猛灌了一口面汤,浑身暖和。
         “县尊,俺也想去长安看看,可是送煤的吴头,嫌我年龄小不带我。”
         “赶车可不轻省。”
         “可工钱给的足啊,一日顶我在坊上两日。”
         “哈哈…好好,小子有出息,不过你太小了,好好吃饭争取早日长得壮壮的,吴老四肯定愿意带你。”
         少年笑着点了点头,狠狠的咬了一口手中的馒头。
         下午巡视了油作坊,今日一日的差事就算完在了。
         叶之逊突然发现,当这样的一个县令很是享受,原本还有着升官的心思,此刻也淡了许多。
         兄弟们,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