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世安好 > 第十四章:旧怨
         梁瑜懵了。
         不!
         不对!
         是汪家!
         是了!
         汪家认识县衙里的主事,所以这次的局面才往一边倒。
         那县令根本就没有细查的心思,直接就判了梁家有错,让梁家拿钱赎人!
         这般利落干脆,分明是早就有人说好了的!
         有人在针对梁家!
         在安城,除了曾经的对手汪家,还有谁会注意到现在小小的梁家?
         而且汪家家主又刚好认识县衙主事,又刚好在同一家酒楼用饭,又刚好在同一天?还一前一后的出来?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汪家!
         再想到前世死后听说的事,是自己无意中向汪成锦说出了梁家的计划,而恰巧过了两日梁家就出事了。
         更巧的是,汪家就在这个时候与金家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梁家伤筋动骨,汪家却鲜花簇锦!
         历经两世的梁瑜,在灵魂飘荡期间已经看过了太多太多的利益争斗。即使是一家人都有为了利益瓜分勾心斗角,各种盘算的,更遑论冷冰冰的商场呢?
         从那一桩桩事件中,梁瑜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判定谁是背后的主导者,那一定是那个获利最大的人!即使那个人不是主导者,也肯定脱不了干系!
         而梁家出事,获利最大的,自然是汪家!
         在安城,汪家本来是与梁家成分庭抗礼之势的。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
         而且,汪家和梁家在一些商业上存在竞争。
         梁家一倒,整个安城就剩汪家独享了!
         一瞬间,梁瑜便想通了许多事。
         无论是前世听说的梁家败落一事,还是这次梁家摊子有人闹事一事,汪家都脱不了干系!
         他不能在这里自怨自艾!
         他应该及时止损,想办法给汪家添些乱子,不说彻底解决,至少要让汪家忙到腾不出手来对梁家下手,而梁家在这段时间里修生养息,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
         不然,即使自己还有再多的主意,梁家也留不住。
         可是,自己现在没什么能力,即使有许多想法,现在的梁家也没有资本实施。
         该怎么办呢?
         借力打力?
         找人合作?
         又有谁能帮梁家的呢?
         最好是一个既不怕汪家又很有原则的人!
         总不能让梁家刚从狼窝出来,又被带进虎窝吧?!
         找谁呢?
         ……
         梁瑜把自己认识的人理了一遍,一张温和带笑的脸出现在脑海中。
         秦掌柜?
         秦掌柜?!
         没错!
         百味斋的秦掌柜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之前买了灯笼果回去的路上,兄长就给自己分析了秦掌柜的身份。
         当时的自己沉浸在买到灯笼果的喜悦之中,压根没有注意到伙计的话。
         兄长却注意到了。
         从当时伙计还未说完的话语,兄长猜测秦掌柜应该是有一个不小的身份!
         至于这个不小是有多不小,梁瑜虽然不清楚。
         但是,从上次的事件来看,秦掌柜是一个极重诚信的人。
         即使梁家麻辣烫肉眼可见的利益,他也没听说过有谁从秦掌柜手中买到了灯笼果。
         或者说,百味斋就没放出过有灯笼果的消息,以致许多人都在猜测梁家麻辣烫里的辣味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这位掌柜,真的只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仅仅是留作自己观赏。
         或者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能麻辣烫带来的利益,这位秦掌柜根本还看不上眼!
         这样来看,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秦掌柜都是眼前自己能找到的绝佳合作人选!
         思及此,梁瑜停住了继续往城门口的脚步,转身往百味斋走去。
         “伙计,我找你们秦掌柜!”
         碰巧的是,现在在店里忙活的正是那日梁瑜见过的阿常。
         于是,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梁瑜顺利地见到了秦掌柜。
         “梁家小兄弟,找我又有何事啊?”秦掌柜戏谑道。
         这边,汪家。
         派出去监视梁家行动的小厮正在跟汪祖安报告:“老爷!梁家最近都龟缩在世善村,梁家人整日里愁眉苦脸的。”
         知道老爷喜欢听什么,忙又自以为的添上了几句,“村里人也有幸灾乐祸,猜疑梁家行商不诚的,那梁家已经成不了气候了!”
         “说这么多做甚!梁际远呢?”汪祖安不关心梁家其他人,不过一些没有爪牙的小兽罢了,他只关心梁际远。
         小厮这才明白拍错了马屁,连忙回道:“梁际远一直卧病在床,到现在才能将将下床走走。这几天,连院子都没见他出来过!”
         汪祖安端起桌子上的热茶,慢慢拨动茶盖,思绪回到了以前。
         汪家在安城盘踞已经几代了,历来在安城就没人能越过汪家。
         直到梁家的到来,或者说梁际远的出现!
         一切都不一样了。
         最初,汪祖安并没有把那个年轻小伙子放在眼里。
         梁际远的一些行事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小打小闹。
         后来,梁家在梁际远的手中渐渐有了样子。
         梁际远在安城有了些名声,梁家也从一开始的专心发展布庄茶楼慢慢进军到银庄、古玩行业。
         这时,汪祖安才终于正视了梁际远这个人,但依然没把梁家放在眼中,不过一个破落户罢了!
         再后来,梁家的势力遍布绸缎铺子、茶楼、银庄、古玩店,其财富竟然超过了安城绝大多数人家,快要赶上汪家了。
         这时,安城许多人家也一转一开始瞧不上梁家的态度,开始与梁家往来。
         于是,梁家蒸蒸日上,人脉也越来越广。
         汪祖安这才开始着急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于是,汪祖安第一次向梁家动手了。
         他买通了梁家的一位小管事,让这位王管事在梁家和隔壁宁县的何家的那批货物中做了手脚。
         一旦梁家交不上那批货物,他就可以趁机收了梁家的势力。
         这样,汪家甚至有可能会发展到祖辈们都没达到的高度。
         一想到这儿,汪祖安的心就滚烫滚烫的。
         但很可惜,王管事成功了,货物也确实出了问题,但汪祖安的计划却没有成功。
         他小瞧了梁际远!
         那梁际远过于谨慎,竟让他提前揪出了叛徒,找出了那些损坏的货物,及时换上了完好的。
         原来,梁际远有个习惯,会在一批货物完工后,亲自检查,绝不假手于人。
         而且,还会囤积一部分货物有备无患。
         于是,那一次后,梁家成功做成了与何家的交易。
         梁家成了气候!
         汪祖安再也不能小看梁家,反而还要选择与梁家握手言和,在外对梁际远称兄道弟。
         为了让梁际远打消疑虑,还让一向宠爱的小儿子汪成锦与梁家小儿子交好。
         这让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汪祖安异常憋屈。
         但梁际远太谨慎了,人又聪明,汪祖安一时之间没能找到机会下手。
         慢慢地,在梁际远的带领下,甚至渐渐有了梁家占上风的倾向。
         这个时候,小儿子又无意之间在一次饭桌上说出梁家将要与金家合作,或许梁家就要离开安城了!
         汪祖安再也坐不住了。
         那可是金家!
         独霸整个清平府经济的金家!
         而且金家……
         一旦与金家达成合作,梁家就再也不是他能惹上的了。
         那时,自己就得永远在梁际远面前低头!
         这对于一向骄傲的汪祖安来说,是个巨大的耻辱!
         他决不能让梁家与金家搭上线!
         决不允许梁家越过汪家!
         于是,汪祖安一边派人与金家二爷接触,送了许多好处,才让那个金家二爷金英松了口,答应替汪家在金家大爷金善面前说好话。
         一边贿赂了素来贪财的钱主事。钱主事利用手中的势力,联系了一些人抢走了梁家的货物!
         又联系上了安城的周家,许诺平分安城经济势力,终于让周家那“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周家主答应了与汪家联手。
         这样,汪家摘得干干净净的。
         这番动作下,梁家的货物出了问题!
         加之梁际远那时身体又突然不好,没来得及亲自检验货物,只有让他最得力的方管事去检查。
         那方管事即使再小心,也还是被汪祖安的手段给糊弄了过去。
         早上,货物出了城门。
         晚上,那批货物就出现在了汪祖安面前!
         于是,没能交上货物的梁家既失了一向为人称道的信用,又面临着极大的赔偿。
         梁家两个小子还小,没人主事。
         等梁际远拖着病体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以周家为首的安城世家已经扑了上来。
         于是,梁家搬出了安城。
         而这时的汪祖安已经不满足于蜗居小小的安城,转头就搭上金家,扶摇直上了。
         但汪祖安能够跟梁际远斗了那么久,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也从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而且从梁际远这次,他得出了一个教训:绝不小看其他人,也绝不心慈手软!
         梁家的败落,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所以,即使后来的汪家与梁家已经天差地别,他也没有完全放心。
         所以,梁家在短短半年之内就搬出了长乐镇,到了世善村。
         这以后,汪祖安才终于放下心来了,只象征性地派了一个小厮注意着梁家,就不再管了。
         没想到,梁际远就是梁际远,竟然还能爬起来!
         于是,这次他动用了人手,又联系上了钱主事,把梁际远彻底踩了下去。
         听到梁际远卧病在床半月,汪祖安终于心满意足了,让小厮以后不用再守着梁家,便不再过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