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世安好 > 第二十章:入学
         “决定读书,改造宿主的一大步,系统奖励五十积分!”
         “五十?!”
         梁瑜吓了一跳。
         “这是专门设置的鼓励分,只有一次,以后得是在科举途中取得成绩才会有大的积分了。平时主要是看宿主的学习态度、测试成绩等来一分一分地慢慢积累。”
         那我也满足了。
         梁宇乐开了花。
         “小五,为什么许多事都和前世不一样了。这次柳家功劳,商户人家有一子可考科举一事,还有兄长竟然不愿读书了,这些在前世都是没有过的。”
         “宿主,听说过蝴蝶效应吗?一只蝴蝶的振动可以带动许多连锁反应。”
         “简而言之,你就是那只小蝴蝶,你的转变牵动了汪家的落魄,兰锦坊也得以保留,甚至和柳家搭上了线,浮光锦也得以早了两年进入盛京,距离大放异彩也不远了。那么,柳家功劳一事提前几年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梁瑜静静地消化着这些信息,突然顺口问了句:“小五,你为什么这么帮我?”
         哦霍!
         小五退出了群聊。
         木有反应。
         看来又走了。
         梁瑜耸了耸肩,往屋子里走去。
         他却不知道系统里各种电流乱窜,一如小五纷杂的心绪。
         为什么呢?
         除了小五,没人知道。
         “爹!”
         “你真的决定了?”梁际远放下手中的东西,严肃地看着小儿子,正色道。
         梁瑜坚定地点了点头。
         “十年寒窗无人问,你可想清楚了?今日一定,就再无反悔的可能!”
         见到儿子毫不退缩的眼神,梁际远终于收起了刚刚的严肃,缓缓地笑了。
         “不错!我梁家儿郎合该如此!万不可做半途而废之徒!”梁际远高声赞道,话语中似乎意有所指。
         哦霍(⊙o⊙)!
         看来父亲还对兄长放弃走科考一事耿耿于怀。
         正待替兄长说说好话,梁父就转移了话题。
         “来,为父先考考你!”
         额……
         我后悔了!
         我这是自作孽啊!
         然而,心里再多吐槽,也还是要硬着头皮上。
         “瑜哥儿!”梁父的从容消失不见,满脸怒色。
         “在!”梁瑜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你读的什么书?!你这样,我如何有脸面把你送进学堂?又谈何科举?!”
         一字一句都填满了怒气和失望,砸进了梁瑜心里。
         “嘭!”
         梁瑜直直地跪了下来。
         “爹!对不起!”
         “不必如此!你若真知错,就该好好读书。今日考较到此为止。”梁父说完,拂袖而去。
         望着桌上翻开的书本,梁瑜垂下了头。
         “瑜哥儿,怎么了?爹怎么生这么大气?”梁璟不知从哪儿窜了进来。
         梁璟其实早就回来了,但由于昨日的事,不敢面对父亲。刚刚远远就听到了父亲的声音,他条件反射地就藏了起来,等父亲离去才走了进来。
         一进来就看见弟弟跪在地上,一边关心地询问,一边四处扫视。
         这一看,就注意到了桌子上未合上的书本,梁璟一下子就明了。
         “可是父亲考较你了?”
         梁瑜抬起头,看了兄长一眼,默默点头。
         “结果不尽人意?”梁璟猜测道。
         梁瑜又垂下了头。
         得嘞,明白了。
         “那你还跪在这儿干嘛?还不去抓紧时间读书,免得父亲明日还要考较你,若是发现你没长进,那……”
         出于多少有自己的原因,父亲才对小弟这么严格,梁璟觉得有些对不起弟弟。于是,在外人来看一向话少的梁璟,今日啰嗦得不行。
         梁瑜一下子就被点醒了。
         对,他应该去读书,而不是在这儿自怨自艾。
         梁瑜一下子站了起来,看了看兄长,“兄长,你今日很不一样。”
         不等梁璟回答,梁瑜拿起桌上的书本就跑了。
         “这小子!是嫌我啰嗦了!”梁璟笑骂道。
         第二日一早,梁际远推开门,就看到了捧着书本的小儿子。
         春寒料峭,早上的风有些凉意。小儿子两颊红红,双眼发亮地盯着自己,只差把“爹,你快考我!”写在脸上。
         梁际远纠结了一晚上的心突然就软了。
         或许,他对小儿子太严格了些。
         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转变了。
         今日的考较流程出奇顺利。
         昨日抽查的内容,今日梁瑜都答上来了。
         但梁父却并不开心。
         不!
         他还是太仁慈了!
         他以前想着已经夺去了大儿子的童年,大儿子也还算争气,商户人家又不能科举,小儿子童心未泯,便养得娇气了些。
         瑜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也只是说了几句。
         现在来看,他若是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小儿子,又怎么会浪费他的天赋。
         于是,一颗慈父心转眼就硬了起来。
         然后,梁瑜就发现他又答不上来了。
         爹!
         你超纲了啊!
         然而,顶着父亲期待的眼神,梁瑜不敢说。
         “明日继续。”
         终于等到梁父停下了考较,梁瑜就听到了这句话。
         刚蹦哒起来的心又“啪”地一声落了下去。
         能怎么办呢?
         学吧!
         于是,被捶打了一番的梁瑜苦着脸回到了房间,又拿起了书。
         考较、读书、考较、读书……
         就这样,梁父乐此不疲地抽查儿子,梁瑜苦兮兮地背诵,不知日月。
         终于,这一天考较结束,梁瑜行礼拜别,麻木地抱起书本就要往房间走去,梁际远叫住了儿子。
         “瑜哥儿,你的基础已经打得比较扎实了,可以去学堂了。”
         这绝对是梁父谦虚了,就梁瑜现在的水平,距离童生尚有距离,但比之以前,不知道强了多少。
         哎?
         学堂?
         “爹!不是有您教我吗,为什么还要去学堂?”梁瑜不懂就问。
         梁际远站起身子,走向儿子,久违地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温和地说:“学堂里有专门的先生,同龄人也多,你可以更好地知道自己的水平和不足,而且,你也该认识一些朋友了。”
         梁际远停了一瞬,“再说,爹只是个童生。”
         经过多方打听,梁家知道了长乐镇共有两个学堂。
         一是清风学堂,二是华雅学堂。
         清风学堂多是贫寒子弟,华雅则不同,学生家底大多丰厚。
         两座学堂的主人都是秀才出身,分别是苏秀才和何秀才。
         何秀才已过天命之年,苏秀才尚过而立两年。
         相比较下来,苏秀才就太过年轻了,听说为人又很严苛,学生没有不怕的。
         加上何秀才多年施教,学生中已有五名考中童生,其中一名甚至成了秀才,这在这小小的长乐镇可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所以,虽然何秀才收的束修高了些,但除了家境确实贫寒的人家,许多人家都优先选择了华雅。
         但最终,梁家敲定了清风学堂。
         苏秀才有个不成名的规矩:在还没定下来之前,只见求学的学生,不见学生家长。
         所以,梁父今日也和其他家长一样在门口处停下了脚步,只梁瑜和其他孩子继续往前。
         等待期间,梁瑜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孩子,有一出来就绷不住嚎啕大哭的,也有出来面带微笑,仿佛胜券在握的,还有面无表情的小孩。
         比如刚过去的这位。
         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带着这种好奇,梁瑜见到了苏明源。
         一身青衣,头戴巾帽,面色严肃,连发丝都一丝不苟得顺在了脑后。
         没有一句废话,梁瑜一进去就面对了口头测试。
         经历了一番考较后,表情严肃的苏明源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不错,基础扎实。”
         闻弦音而知雅意。
         “扑通!”
         梁瑜立马跪了下去,“老师!”
         苏秀才笑了笑,用眼神示意梁瑜站起来,才说道:“真是个机灵孩子。不过,现在喊老师还为时过早了。你且叫我先生吧。”
         梁瑜迷迷糊糊地出了门,看见在外等候的父亲不时瞟向门口。
         于是,飞快地跑了过去。
         不等梁父询问,就开始噼里啪啦地将里面发生的事情说了。
         梁父沉默了一会儿。
         转身,往前,一气呵成。
         看着没有丝毫要给自己解惑的父亲,梁瑜傻眼了。
         这时,梁父往后看了一眼。
         额……
         梁瑜乖乖跟上。
         然后,他看着父亲买了腊肉、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
         这是要干啥?
         回到家,舒氏终于给梁瑜解惑了。
         “这是拜师节礼。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至于干瘦肉条是用来表达弟子心意的。”
         “可是,娘,我这只是拜先生,还不是拜师啊?”
         “傻孩子,听苏秀才的意思,只要你好好学,还是有希望的。何况,先生也是你的老师,该有的礼节绝不可少。”舒氏摸了摸小儿子,耐心地回答。
         “你可得好好学,不辜负先生的教导才行。”
         “我知道了,娘。”
         从堂屋回到自己的房间,梁瑜照例拿起了书本诵读。
         第二日,梁家人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清风学堂。
         如今,汪家颓势,无暇顾及梁家,梁家又和四方楼达成了合作,再无生计困扰。
         梁家一天天变好,积分一分一分地在涨,梁瑜望着“清风学堂”几个字,觉得日子再美好不过了。
         然而,生活处处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