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超市林深 > 第75章 李世民的决定
         李世民可以相信资本的力量。
         因为他切切实实看到了这种还在发育,势不可挡的力量。
         但是他不敢相信……
         那些在战争中,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够在他们这些勋贵的庇护下,才能勉强不流离失所的百姓,能有这样的能力。
         除了昏昏碌碌的过上一辈子的生活,李世民几乎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其他的优点。
         林深声音坚定:“相信我,也相信你治理下的,这个大唐国境上的可爱的子民,他们能做到任何事。”
         李世民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开始认认真真的,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
         林深在一旁看的很欣慰。
         他来到大唐,至少没有只单纯的成为一个资本家。
         至少李世民的已经开始改变。
         从一个单纯的局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的人,开始用超出这个时代的眼光,来去审视自己的这个国家。
         林深隐隐约约之间,好像看到了日后那个伟大国度的影子。
         李世民沉默到晚上。
         生祠前烧了一团炙热的篝火,一口大大的铁锅架在篝火上,里面的肉汤汩汩翻滚着小气泡,吞吐着乳白色的水蒸气。
         这是这个庄子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个夜晚。
         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一个夜晚。
         这个时候,李世民终于不再沉默下去,大口吃着肉,大碗喝着酒,他好像忘掉自己“皇帝”的身份,和这群在大唐最底层的泥腿子们厮混在一起。
         借着酒劲,李世民还一个劲的向庄子上的人显摆自己种田时的那些事。
         为了维持圣名君主的形象。
         在皇城里,他们这一大家子是开了一小亩田。
         每年春耕的时候,无论是他,还是长孙皇后,乃至于他的那些儿子、女儿,都要像模像样的做几天农活。
         但他擅长的,终究只是带兵打仗、处理国事。
         在这个庄子里,哪怕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幼童,在农事上,都可以当李世民的老师。
         从李世民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成了点燃农夫们笑声的引线。
         “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贵人,不过种地不是你这么种地的……”
         “像你那样弄,你那块地根本就活不了,真是太浪费了。”
         李世民臊红了脸。
         嘟哝着一些农夫们听不懂的话。
         更引来一股热烈的笑声。
         千牛卫们在一旁无奈的看着,他们从没见过这位圣名的君主这么放肆过,哪怕是跟着李世民走过之前十几年路的老兵。
         他们之前见惯的,也只是一名英明神武的秦王殿下。
         如今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
         林深只是找了个角落,安静的坐着,他不太喜欢这种过于热闹的环境,对于几乎没有任何香料的煮肉,也没太大的兴趣。
         庄子上的酒,虽然有些酸涩,但也还算合他的胃口。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有一颗种子,在李世民的心里悄然种下……
         就在林深陪着李世民,在这个庄子上,肆意挥洒着的时候。
         长安城里,杜府灯火通明。
         上上下下,都快乱成一窝粥。
         杜家的顶梁柱,大唐的吏部尚书杜如晦突然病倒。
         他的身体本就不算好。
         这几日繁忙的公务,终于拖垮了他的身体,让他卧床难起,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干瘪下去,本来就有的咳嗽,越发的严重起来。
         今天杜府的小厮,发现自家老爷晕倒之后。
         才发现几张塞在杜如晦怀里,染满了鲜血的手绢。
         他们竟然一直都对这件事不知情!
         杜家不比那些世家大族。
         尤其是在杜如晦,跟从李世民,和自己的亲族几乎撕破脸皮之后,现在的杜家,就几乎只靠着杜如晦一个人全力支撑着。
         他的两个孩子。
         一个还算有些出息,现在虽然只是一个七品的中书省司丞,但前途是光明的。
         可那毕竟是前途,还没有变现。
         他撑不起一个杜家
         至于另外一个孩子,整日就只知道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杜夫人皱着眉头,看着府上的医生,满脸寒意:“怎么没有查出病因来吗?”
         杜府的医生,满身冷汗,手搭在杜如晦的手腕上,来回摸了好几遍,迟疑着摇头:“若是尚书大人还清醒着,小人多半还是能查出的……”
         “可现在尚书大人昏厥不醒,小人一时不敢断言。”
         杜夫人咬着牙,咒骂一声:“废物!”
         医师不敢吭声,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杜夫人站在床榻旁,心急如焚,要是连病因都无法确定下来,怎么医治?
         难不成只能看自己的相公,就这么昏迷下去?
         医师在一旁看着,突然小声说道:“夫人莫急,小人医术有限,看不出尚书大人的病因,但长安城中,有一人能救尚书大人。”
         杜夫人眼中瞬间亮起光,转头恶狠狠盯着医师:“谁?快说!”
         “孙思邈,孙老神仙!”医师被杜夫人这种眼神盯得有些不太自在,稍微向后挪动了下身子,轻声说道。
         对呀!
         杜夫人轻轻一拍自己的脑袋。
         她这着急的,把这尊大仙给忘了。
         大唐第一神医,就在这个长安城里。
         杜夫人朝门外一招手,冲着府内的私兵吩咐道:“快去有请孙思邈孙老神仙!”
         私兵不敢有所拖延,直接告一声喏,快速的离开杜府,朝着孙思邈的医馆奔驰而去,哪怕是有宵禁,也阻拦不住的他的脚步。
         孙思邈的名号,在大唐人的心里是极其重要的。
         长孙皇后当年难产,都是孙思邈给救了回来。
         现在自家相公这个病,看起来很重的样子,但是对那位老神仙来说,应该不值一提吧?
         杜夫人抬头看了眼浩瀚的星空,心念念祈祷着。
         她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坊间的那个传闻。
         孙思邈是那位楚王殿下的徒弟,正是因为楚王,孙思邈才留在了长安城……
         杜夫人不禁有些庆幸。
         幸好自己不是侯君集,没和那位楚王交恶过。
         也庆幸,长安城里出了楚王这么一位人物,否则自己丈夫这病,怕就只能这么一直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