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大唐开超市林深 > 第455章 邸报销售热潮
         日新,日日新。
         大唐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高句丽的造纸厂,以不计代价的速度建造了起来。
         长安城附近的造纸厂,也在林深各种督查、监督之下,建造了起来。
         邸报和各种学术周刊的发行,也终于提上了日程。
         就在火车站运营后的第三天。
         百姓们蓦然发现,在如意超市的门口,多出来一只小亭子,就像是雨后的蘑菇一样,突然就长了出来。
         这些长在超市门口的小亭子,贩卖的并不是如意超市的新货品。
         而是一张张,满满印着文字的纸张。
         不识字的,自然对自己看都看不懂的东西不敢生出兴趣,眼巴巴看了一会之后,就甩头离开。
         识字的读书人们,就纷纷围了上来。
         “这是什么东西?”有人上去,朝着坐在书报亭中的男人开口问道。
         男人抬眼,笑着说道:“这是邸报,有兴趣来一份吗?”
         读书人自然和普通人不同。
         他自然是知道邸报是什么东西。
         读书人兴致勃勃的疑惑问道:“这种东西,都可以进行售卖了吗?”
         男人摇摇头:“这和您理解的邸报有些不同。”
         说着,他微微一顿,又问道:“造纸厂您知道吧?”
         读书人点点头。
         男人继续说了下去:“因为楚王殿下办了造纸厂,所以大唐现在就不缺纸,现在这东西可不是什么珍惜物件了。”
         “楚王殿下就提出来,要把邸报这个东西拿出来,好让我们大唐的读书人,或者是识字的,都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说着,男人一翻,拎出来一张硕大的纸。
         “你看像是这个,就是朝廷办的民报。”
         读书人顺着,把目光落了上去。
         报纸最上面就写着斗大的四个字“济世安民”。
         作为大唐的读书人,他自然是清楚,这四个字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更不要说,在这四个斗大的字下面,赫然就标注着一个人的名字。
         “李世民”。
         大唐皇帝的名讳,他也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就很明显的,这“济世安民”四个大字,就是李世民亲手所书。
         “民报?”读书人继续往下瞄了一眼。
         报纸首页,写的就是前段时间,火车站正是开始运营的事。
         读书人又翻了一页。
         第二页上,则是一篇很正经的白文,写的便是如意超市近来在高句丽的发展,以及高句丽这个国家的百姓,是如何追捧大唐文化的。
         火车站的事都还好。
         反而是第二页的这篇文章,吸引住读书人的注意力。
         他一拍手,抬头问道:“这张邸报多少钱?”
         男人竖起一根手指。
         读书人有些诧异:“一百文嘛?”
         说着,他便是往怀里掏去,就要取出一百文的纸钞出来。
         男人摇摇头:“没,没那么贵,只要十文钱就好了。”
         十文?
         这有些便宜过头了。
         “这么便宜的吗?”读书人开口问道,不过掏钱的动作并没有停滞下来.
         读书人又点点头:“那除了民报之外,还有什么邸报吗?”
         男人颔首,一面伸手又是一捞,又是轻声说道:“还有一份楚王殿下办的,不过涉及到的内容,可能并不是您感兴趣的......”
         说着,他便取出来一份厚重的书册。
         比民报来说,这就属于大部头了。
         甚至和《论语》这种书相比起来,都是要厚上几分。
         读书人一看,不免有些大惊失色:“这也是邸报?”
         男人点点头:“当然。”
         读书人有些说不出来话,上下比划了一下。
         一张就是薄薄的两张纸,一本是那么厚重的书册。
         压根就不能够相提并论起来。
         这两者都能叫做邸报?
         男人笑着解释了一声:“当然了,这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邸报,只是类型不一样。”
         说着,男人举起民报:“朝廷办的这个是叫做日报,每日一张。”
         他又举起这本厚重的书:“这本《物理》,是楚王殿下办的,叫作期刊,是月刊,每个月出这么一本。”
         读书人理解的点点头。
         怪不得分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他开口问道:“那这本物理,也是十文钱?”
         男人摇头:“不,楚王殿下的这本期刊,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阅读门槛的,而且上面刊载的都是最先进的知识。”
         “比如说,火车为什么能运载的知识,就记载在了这一期的物理上。”
         “所以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这一本期刊的售价,是一两银子。”
         读书人继续掏钱的动作一顿。
         看向这本大部头的目光中,带上了一丝慎重。
         一两银子......
         这可不是什么便宜的价格。
         若是四书五经,这个钱他肯定就是毫不犹豫的掏了,但是这本新颖的东西——而且几乎是百分百,在他科举的路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男人看出读书人脸上的犹豫,不带什么表情的轻笑了一声:“我说了,这本期刊是有门槛的,只给那些愿意了解这些知识的人看的。”
         读书人一听这话,不由得挑了挑眉毛。
         他不爱听这种话。
         什么叫只给愿意了解这些知识的人?
         这不就是明摆着说,不买这些书的人,就是不愿意了解这些知识的人?
         这对一名读书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若是碰上一些较真的人,甚至是会把这种话当做是羞辱的。
         读书人数好钞票,啪得一声,拍在桌案上:“这里一共是一两零十文,这两份邸报我都要了。”
         男人眯起眼,笑了起来:“没问题,这是您的,请收好。”
         读书人卷起两份期刊,就往家走去。
         他得好好研究一下,这两份邸报,他对这种东西慕名很久,只是还没有进入朝堂,是没资格读这些邸报的。
         而现在终于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说不定这就是自己进入朝堂的一个好机会。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这一位读书人,实际上,大唐很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尤其是楚王殿下推出来的,这本名为《物理》的期刊。
         甚至是卖出了,民报将近一半的销量,这对一本学术性期刊而言,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一个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