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你好,1983 > 第六百八十六章 果然是来对啦
         七月初,首都已经是盛夏。
         历时将近两个月,刘青山终于从边疆归来。
         这一路上的颠簸就不用说了,不过也算是难得的体验吧,一路上领略了不同的风景,就当旅游了。
         大卡车直接就开到史家胡同的老宅子大门口,加工厂那边刚开始建设,只能先在这边存放几个月。
         反正曹小飞他们都在这住,到时候再调几个退伍兵来守卫。
         跳下汽车,曹小飞他们都有点打晃儿,他还一个劲拍着屁股:“不知道现在变成几瓣儿啦?”
         这里已经有二三十名工人在等着卸车,平板车独轮车什么的,早都预备好了。
         即便如此,一共八辆车,三四十吨的玉石,还是足足卸了好几个小时这才完工。
         毕竟玉石不是砖头,这个必须得轻拿轻放。
         几十吨玉石在院子里一堆堆的,摆放成整齐,上面和周围用大苫布一盖,遮挡得严严实实。
         至于品质超高的那一小部分,刘青山准备带回到另外一个家里先存放着。
         这部分的料子,虽然才几百公斤,可是在价值上,却已经远超这些大众货。
         剩下的安保工作,就交给王小兵他们负责,刘青山给曹小飞拿了两捆钞票,都是五十元的,正好一万块。
         叫他领着大伙去吃饭,尤其是那些从边疆来的汽车兵,更是要好好招待,休息休息,在首都玩玩,买点纪念品,然后再回去。
         搞得那些汽车兵都有点不好意思,这一路上都好吃好喝的,是他们最愉快的一次旅途了。
         到了地方,还要人家破费,这也叫他们心里一个劲感叹:这位老板,还真是大气!
         刘青山则和鲁大叔回琉璃厂的家里,卢方开着客货,把那批精品和田玉拉着,一起回去。
         看到熟悉的小院儿,刘青山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还没等他抒发一下感慨,鲁大叔就一溜小跑进了院子:“唉呀妈呀,总算是回来啦!”
         鲁大婶也闻讯从屋里出来,看到老伴儿,竟然吧嗒吧嗒直掉眼泪。
         “咳咳,婶子,我叔这不是回来了吗,您放心,全须全尾的,也没被人家招养老女婿。”
         刘青山假装咳嗽两声,开起了玩笑。
         鲁大婶这才破涕为笑,拿着个小笤帚,给鲁大叔打扫身上的灰尘,嘴里还笑道:
         “就他这样的,白给人家都不要。”
         话虽这么说,可是瞧着自己的老伴儿,鲁大婶脸上却是越看越欢喜。
         等卸完车,众人才在院子里洗漱一番,然后进屋喝茶。
         “还是家里舒服。”鲁大叔捏着自己的紫砂壶,对着壶嘴轻轻嘬了一口,然后颇有感慨地说了一句。
         刘青山当然也深有同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他现在算是深有体会了,主要是这趟旅途,实在太过艰苦和漫长。
         老帽儿师叔则乐呵呵地说道:“老鲁啊,你也别说这话,这里还真不是你的家。”
         把鲁大叔给说得直发愣:这咋刚回来就开始撵上了呢?
         鲁大婶乐呵呵地接过话茬:“咱们买的那套小院子,也收拾出来了,随时可以搬过去住。”
         这样啊,鲁大叔这才眉开眼笑,他的那套院子,也在这个胡同,不过是东厂那边的,离着也不算远。
         那院子早就买下了,不过这么多年,破破烂烂的。
         正好刘青山那个装修队,在装修完史家胡同的老宅子之后,就顺手也给鲁大叔的小院子收拾一下。
         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张龙和大飞他们这些人买的几处院子,也都陆陆续续地开始装修。
         至于买院子的钱,鲁大叔这些年下来,每年刘青山给他开五万块的工资,别说买一处院子,卖个三五个都够用。
         卢方卢亮哥俩也听得十分羡慕,卢方喜欢开玩笑,还笑嘻嘻地跟着凑趣:
         “大叔大婶,要不要好好布置一下,就按照结婚那么操办!”
         “你个臭小子。”鲁大婶在卢方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然后就做饭去了。
         鲁大叔则望望这俩小年轻:“你们好好干,用不了几年,也能买房子,对了,还得娶媳妇。”
         这哥俩也使劲点点头: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啊。
         刘青山暂时给他们每年开的工钱是两万块,将来买房子什么的,还真不是事儿。
         年轻人不愿意住四合院,刘青山就告诉他们,等到方庄或者亚运村那边的楼房出售的时候,就选个地方买楼房。
         这两个地方开盘的时候,价格真的不贵,内部价也就一千多点一平米,花个十多万,就能买一套不错的房子。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能拿出来十多万买楼的,那也绝对是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随后刘青山就跟老帽儿师叔聊起这些日子的情况,老帽儿也不怎么跑影视城那边,就说夹皮沟那边,张春雨的二哥领着一帮人来了,暂时被安置到影视城那边。
         那肯定就是张撇子啦!
         刘青山不由得大喜,既然是张撇子领来的,那肯定都是玩雕刻的,这下子,玉雕师傅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剩下的再招一些能加工金银首饰的工匠和设计师,等到加工厂的厂房建完,就可以直接投产。
         不过最好是招一些行里的老师傅坐镇,充分发扬传帮带的光荣传统才行。
         等吃过午饭,刘青山眯了一觉,就感觉彻底缓过来,索性给王战打了个电话,叫他派车把张撇子等人,都先送到老宅子那边。
         他也骑上自行车,赶了过去。
         等刘青山到了史家胡同的时候,王战都带人到了,一共二十多人,都是二十多岁。
         有留着平头的,也有几个长头发的,里面还有几名女生。
         “青山!”张撇子看到刘青山,也显得格外兴奋,总算是见到正主了。
         他们也来了十多天,天天没啥事,都在城里溜达了。
         开始还感觉挺新鲜的,后来就渐渐没了意思,就盼着早点开工赚钱呢。
         首都的好东西是不少,可是没钱的话,光瞧着眼馋,那滋味可不好受。
         张撇子向自己带来的那些伙伴介绍刘青山:“这就是咱们的刘总。”
         随后他又介绍那些伙伴,刘青山跟他们逐一握手,一时间也记不住这么多的名字。
         刘青山叫大家先分配一下房间,后院的几个主房不住。
         剩下前院的厢房和耳房之类,就够住了,估计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几个月的时间。
         “这里以前不会是王府吧,瞧瞧这雕花,都是老物件,简直太讲究啦!”
         都是玩雕刻的,看到这宅子雕梁画栋,而且还都是老手艺,一个个顿时都瞧得入迷。
         刘青山顿时感觉比较满意:行,起码都是爱这一行的。
         而且都是行家,显然会爱护老宅子里面的陈设,包括一砖一瓦,省得他担心被无意间破坏。
         刘青山正要领着大伙参观一下,却被王战给拉住:
         “青山,你可回来了,这些日子,我都快被气死啦!”
         “小战,啥情况?”刘青山也是一愣:莫不是生意上出了什么问题?
         不应该啊,要是有什么大事,早就打电话找他了。
         王战气哼哼地说起来:“还不是楚小八他们那伙人,跟苍蝇似的,整天在眼前晃悠,实在恶心人!”
         刘青山一听就知道没啥大事,顶多也就是子弟之间争强好胜那点事,于是笑着问道:
         “你整天在影视城那边,咋还能天天看到他们,难道那伙人也改行拍电影啦?”
         王战撇撇嘴:“他们也是有俩钱儿烧的,投资一部电影,有不少戏,就在咱们影视城那边拍的。”
         刘青山更乐了:“那好啊,咱们还赚钱了呢。”
         哥俩正聊着呢,就看到张撇子一溜烟跑过来,拽着刘青山就走,嘴里还激动地嚷嚷:
         “和田玉,好多和田玉!”
         等刘青山被他拉到存放玉石的地方,只见这伙人都围在这里。
         王小兵已经把一个苫布拉开,露出里面一块块莹白的玉石。
         他也就是刚才无意间说了一嘴,结果这伙人就跟疯了似的冲过来。然后一人抱着一块,就说啥也不撒手。
         害得王小兵还以为他们要抢呢,差点放狗。
         直到听到他们嘴里议论纷纷,说这块雕刻成这个,那块雕刻那个的,他这才稍稍安心。
         这些美院刚毕业的学生,平时练手的时候,能弄一块普通的玛瑙石就算不错了,何曾用过和田玉,也难怪他们一个个都差点发疯。
         “来对了,果然是来对啦!”
         其中一个长头发的男生嘴里大呼小叫:“这块和田玉的籽料,把这面的皮壳去掉,然后雕琢成一件松下问童子,实在太恰当啦!”
         他拿的那块籽料,其中有一片微微泛青的地方,正好适合用来雕成松盖。
         这帮家伙,热情值得表扬,不过就是太随便了一些,贵重材料的雕刻,规矩还是要讲的。
         刘青山就把张撇子叫到一边,跟他讲了一阵,起码每天取货、收货这些,都要有专门的记录和专人负责。
         要是涉及到贵重金属,还得专门有一套章程。
         张杆子也渐渐冷静下来:“同学们,都冷静一下,这些玉料,以后都要通过大家的双手雕琢出来。”
         “不过行有行规,咱们先把东西放下,过来研究一下,都需要哪些用具,先准备一下。”
         那些人一听,这才纷纷把手里的玉石放回原处,瞧着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比抱孩子都用心。
         然后他们就都围到刘青山旁边,很快就整理出来一个清单,上面需要的工具,大大小小,竟然有几十样之多。
         瞧得刘青山有点头疼,还是叫鲁大叔明天领着张撇子采购吧。
         不过他还是宣布了一件事:“各位,咱们加工厂虽然还没开张,但是就接到一份大活儿。”
         那些人一听,立刻就开始摩拳擦掌,瞧那架势,恨不得大干一场。
         刘青山双手往下压了压,这才继续说道:“亚运会大家都知道吧,我们就要为亚运会制作金镶玉的奖牌!”
         哇!
         周围响起一阵惊叹,他们也想不到,居然一上来就是这么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很快,大家就全都鸦雀无声,静静地聆听刘总的讲解: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成立一个设计小组,专门进行金牌银牌和铜牌的设计,包括材质、美观性以及防震性等等,都要考虑到。”
         刘青山知道这些人都是专业的,所以他也就是说一下要求和大致的思路。
         这帮家伙立刻就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主张做成玉牌,有的说是要制成玉环,不大一会,就吵得面红耳赤。
         “停停停!”
         刘青山赶紧叫停,他不想叫这些人,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于是他就把零八年的金镶玉奖牌的大致构造,描述了一下,叫他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
         刘青山一边说,一边就有人画出草图,瞧得众人一个劲咋舌。
         这一下,那些人不由得对刘青山刮目相看:这个设计,堪称完美。
         玉环外面包裹金属,这个都还好说,关键是玉环内部的设计,构思巧妙,可以大做文章。
         当下,这些人就全都拿着铅笔和素描纸,开始勾勾画画。
         “刘总,金银铜牌,在玉质上是不是也要区分出来?”很快就有人想到这一点。
         刘青山点点头:“白玉为贵,所以金牌肯定用白玉。”
         “银牌的次一等,用青白玉,铜牌用青玉。”
         立刻就有人开始添加色彩,金色配白玉,那就不用说了,就像老话说的,有钱难买金镶玉。
         而且银色和青白玉也很搭,铜色和青玉也很搭。
         这些人望向刘青山的目光中都带上几分崇拜:感觉都可以当我们的导师啦。
         他们哪知道,刘青山直接照搬照抄,当然是最优化的组合。
         奖牌之中,最难设计的当然就是玉环中间的小金属牌,有的说要加上会徽,有的说要有吉祥物,还有的说必须有天安门。
         对这些,刘青山也就任凭他们争辩,毕竟思想的碰撞,更容易产生火花。
         不过这个设计团队,最后他准备请美院的吴教授来担任最终的设计师。
         这些小家伙还太年轻,担不起这个重任。
         等到了晚上五点多,刘青山就提议请大家出去吃饭。
         结果那些人纷纷摇头,张撇子代表他们,向刘青山询问:
         “青山,雕刻工具啥时候能到位啊?”
         刘青山也不由眨眨眼:“干活的日子,以后长着呢,不用这么着急吧?”
         那些人也不理他,纷纷去张撇子那里登记,然后一人领了一块自己心仪的玉石,找地方去设计了。
         刘青山也不由得微笑摇头:“当老板的,就喜欢这样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