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极品逍遥王 > 第838章
         第838章
         对于这个想法,其实李秋早就有。
         既然是他建立了天下最大,注定了纵观历史上都是最有名之一的芙蓉书院。
         这书院里面要是没有藏书馆和海量的藏书,那岂不是缺少的灵魂?
         所以也就趁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构想提出来。
         顺道还能绑架到魏征、韦挺等一大堆的大儒来给自己免费教书。
         充实自己芙蓉书院的师资力量,何乐而不为?!
         在听了他的话后,魏征和韦挺两个可以说是颇为的喜悦和振奋。
         夸赞他可是为后世子孙,做出了一笔不小的贡献。
         就连王珪,也是微笑着连连点头。
         这时候,冯立大笑着说道:“这种事情,换成别人来做,自然是难上加难。”
         “但是对于李秋来讲,这还未必真的是一件难事。”
         “反正他芙蓉园这边人才济济,银钱又多。”
         “这点花费,还真不一定能让他肉疼。”
         “来,快点把酒菜上来。”
         “咱们还是边喝边聊,来得痛快!”
         ......
         就在他们相聚的第二天,出乎了李秋和武珝的意料。
         武士彟竟然带着夫人一起,返回到长安城中。
         由于芙蓉园是在城外,所以顺路之下,他们也就先到了芙蓉园。
         顺便看一看李秋、武珝两人,还有罗可心和刚出生的孩子。
         这一次回来,他们夫妻二人可是给孩子准备了相当丰厚的见面礼。
         由于李秋和罗可心的身世可怜,所以武士彟夫妻也就将罗可心一样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
         一家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和睦、融洽的。
         在重新回到会客厅之后,武珝不由得发问:“父亲,您怎么突然在这个时候回来了?”
         听到此,武士彟不由得轻叹一声。
         “原本这一次太上皇重病,我就早该回来见他老人家一面的。”
         “可是李秋和你们这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哪里也不敢去!”
         “有我坐镇荆州等三州,或许对长安这边还能有些用处和牵制。”
         “从青州崔家事件开始,现在,你们可知我给陛下写了多少封奏书?!”
         “还不就是担心你们几个,连最基本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眼下这种结果,已经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所以一听到陛下的旨意,我才能放下心,立刻往回赶。”
         “这一次我回来,也是想好了。”
         “面向陛下,辞去这荆州大都督之职。”
         “这一来,是我年纪大了,身体、精力不如从前。”
         “干不动了。”
         “这二来,也真是放心不下你们这边。”
         “以后要是有我在长安,还能时刻劝阻着你们点。”
         说到这里,武士彟又轻叹了一声,“这以前吧,我最担心的就是武元庆、武元爽,你们这两个兄长。”
         “可是没想到如今,原来最让人担惊受怕的还是你们小两口这边。”
         “李秋啊,你如今也是当爹的人了,在你身后也有着妻儿老小。”
         “以后行事可不能再这样冲动了!”
         对于武士彟的关心和尊尊教导,李秋自然是态度无比之好的连连应下。
         随后,在陪着武士彟中午喝了一小杯后,武珝特意跟着一起回了长安城家中。
         许久不见,也能陪父亲、母亲说说话。
         期间,让他们夫妻二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今罗可心也已经给李秋生了孩子。
         武珝这丫头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给李秋生个一儿半女了。
         一提到这件事,武珝就不由得心中沮丧和难为情。
         可是这肚子里面貌似一直没什么反应。
         随着时间越长,她就越是心急。
         在晚上,武珝也是陪着父母一起,在自己从小生长到大的家,美美的,无比放松的吃了一顿晚饭。
         不过就是看着父亲那已经花白的鬓角,以及明显由于过度疲惫见老的容貌。
         她有些心疼。
         ......
         第二天,武士彟早早的就去大安宫拜见了太上皇。
         自从知道了李秋的身世,以及又极其难得的离开大安宫,到外面的世界和芙蓉园走了一圈后。
         太上皇李渊的心情,变得好太多。
         以前,他是心怀死意,巴不得早死,好能有个解脱。
         可现在?
         他根本就不能死!
         上天派给他的这个乖孙子,世上最孝顺自己的好孩子,仍然没有名分。
         还没有叫自己一声爷爷。
         他又怎么能这么草草的就死去?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李秋未来的道路上,注定了是无比的曲折和艰难。
         想要认祖归宗,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皇长子身份,又哪里是那么的容易?
         在李秋的面前,有天下门阀士族的压力。
         有皇亲国戚们的压力。
         还有着那些原本就支持着太子、魏王、吴王等皇子的朝臣们的反对。
         尤其是东宫方面。
         一旦对外公布了李秋的皇长子身份,那就绝对是东宫派系面前最大的敌人。
         双方的矛盾也是不死不休。
         绝不能善了。
         一入侯门深似海,最是无情帝王家。
         这也是自打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体会最深的一点。
         在真正的权力和帝王宝座面前,什么亲兄弟,亲生父母,亲生子女。
         这些统统的都没有用。
         所以,他还得努力活着,尽可能的以自己的眼光去帮助李秋规避风险。
         去为他指明前行的道路。
         还能为他出出主意,把把关。
         最不济,自己的这条老命,在李世民和皇室面前,还是多少有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