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极品逍遥王 > 第978章
         第978章
         最终,关于贾崇这件事,房玄龄还是没有依李秋所言去那样处理。
         而是加上了自己的意见和为贾崇求情的好话,递交到了御书房,交由陛下亲自处理。
         在每天到了下班的时间点。
         李秋总是一马当先。
         可今天李秋却是被工部这边的段纶给拉住。
         商议了几件正常公务。
         等到他弄妥以后,已经是下班时间延后了大半个时辰。
         这时候,尚书省的其他部门和房间,均已经灭了灯。
         唯独兵部这边,还是灯火通明。
         兵部侍郎郭福善还在这里处理着政务。
         见状如此,李秋也是进去看了看。
         一见到李秋进来,郭福善等人急忙的起身相迎。
         “李相,您这个时候了还没有走?”
         李秋笑着点点头。
         “今天临时有点政务,所以晚了一些。”
         “倒是你们这里,怎么还这么晚?”
         这时候,郭福善急忙答道:“李相,前阵子兵部这里积压下的公务有些多。”
         “况且现在我大唐仍在同西域那边时有交战。”
         “兵部这里是万万不敢放松的。”
         说到这里,兵部郭福善的身边之人,也趁机为郭福善说好话。
         “李相您可能不知道。”
         “自从郭大人兼任了这兵部尚书之职后,已经连续几天都住在这里。”
         “几乎是日夜不休,忙于公务。”
         他这番话,终归是有些夸张的成分在内。
         所以还没等李秋说什么,郭福善就直接呵斥他几句。
         把他给赶走。
         “李相,下面的人胡言乱语,您可千万不要当真。”
         李秋笑着点点头,“你近来所做的事,我是瞧在眼里的。”
         “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因小失大。”
         “还有现如今兵部这边还有没有什么难事?”
         “要是有,尽管跟我提就是。”
         听到此,郭福善急忙说道:“李相,在您上次雷霆出手之后。”
         “兵部这边,无论政令通畅,还是政务效率,都提升了好多。”
         “纵使是再苦再累,我也毫无怨言。”
         “对于李相您,我无法报答,只能尽可能的去勤勉工作,才能对得起大人你的器重。”
         “但要真说兵部这边的一点难题,那就是人手不太充足。”
         “现如今我们这边缺少一位尚书,一位侍郎。”
         “很多政务处理起来,时间未免有些长。”
         “要说累,我倒是不怕。”
         “只担心会耽误到了前线的很多军情。”
         听了他的话,李秋点了点头。
         “这件事等明天你记得提醒我下,我去找长孙大人。”
         “让他和房大人一起,尽快的将兵部的空缺弥补上。”
         “老郭,咱们两个也是老熟人了。”
         “你是杜大人当年亲力提拔起来的。”
         “对于你,无论是品行还是能力,我都颇为的放心。”
         “我会极力推举你来做这尚书之职。”
         “但这兵部侍郎,你这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听到李秋要推举自己做兵部尚书,郭福善自然是感激不尽。
         然后无比郑重的说道:“大人栽培、提拔之心,郭福善感激不尽。”
         “只不过,我的出身、资历、背景,都差的太远。”
         “当年杜大人将我提拔到这兵部侍郎,不知道克服了多少阻力。”
         “所以关于这尚书之职,李相您就千万不要过于劳心了。”
         ......
         两天后,王珪公出归来,随之也就见到了韦挺交给他的那份李秋递上来的政令文书。
         随即,王珪就亲自找到了李秋这边。
         说他胡闹,同他讲起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李秋依旧是不为所动,依旧是坚持去做这件事。
         无奈之下,王珪也只能亲自将这份政令文书送去御书房。
         打算见机行事。
         一旦陛下因为此事迁怒于李秋,他也好在旁相劝,替李秋开脱。
         可当他一进入御书房,当即被眼前的情景给吓了一跳。
         只见到李世民在那埋头处理着政务,桌案之上,满是一摞摞等待处理的奏折,文书。
         随后,王珪上前施礼,然后诧异的询问。
         “陛下,一般到这个时候,都是政务相对轻松之时。”
         “你这里怎么?”
         这时候,李世民也抬起头来,拍了拍桌前的这一堆奏折,无奈的叹息一声。
         “这不是咱们大唐刚刚新上任了一位尚书右仆射吗?”
         “朕也就是去了骊山温泉两日,回来后,桌案上就堆起了这么多的政务。”
         “而且,最可气的是,朕每天批阅的奏章数量都赶不上他那边送过来的。”
         “昨天我还听玄龄说,李秋这小子打算在年节前把所有的政务都处理完。”
         “然后他好能安安静静的过一个好年。”
         “嘿,你瞧见这一堆奏折了没?”
         “怕是朕是注定了没办法过个好年了。”
         听到此,王珪诧异的看了看这一大堆政令、奏章。
         也是觉得难以置信。
         “陛下,难道这些全都是尚书省送过来,需要您处理的政令文书?”
         “怎么会有这么多?”
         李世民随之说道:“自克明故去后,这尚书右仆射就一直没有适合的人来担任。”
         “像辅机,处理起事情来也有过多的顾虑。”
         “一些他觉得棘手且不太紧急的事情,每每都压了下来,不去处理。”
         “况且,距离他卸任右仆射之职,也有数月时间。”
         “纵使有玄龄兼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久而久之,积攒下来的政务也就多了起来。”
         “当然了,这里面倒也不全是。”
         “里面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御史和群臣对李秋的奏本。”
         “一会你正好帮朕,把对李秋的奏本全都挑出来直接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