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极品逍遥王 > 第1003章
         第1003章
         于是乎,李秋想要偷懒,过个好年的愿望泡汤了。
         随后,李世民又询问向李秋。
         “当年克明临走前,特意恳请朕,说以后他家的大事交给你来做主。”
         “这杜构,就依你所言,放任沧州刺史。”
         “而杜荷与城阳公主的亲事也已经定下。”
         “关于杜荷的职位,你可有什么建议?”
         李秋这时候躬身答道:“回禀陛下,若依臣的想法,最好还是将杜荷同样外放比较好。”
         不等他说完,李世民直接摆手给否掉了。
         “城阳公主是朕和皇后的嫡亲女儿。”
         “年纪尚小,性格也远不如她的两个姐姐。”
         “较为柔弱。”
         “让她跟着驸马一起外放,朕和皇后都舍不得。”
         “那就这样吧,让杜荷去做一个较为清闲的秘书郎。”
         “你觉得如何?”
         就在这时,一旁的长孙无忌也不断的对他使眼色。
         如此一来,李秋也只能是欣然领命,不再说些什么。
         就这样,杜荷的婚事以及杜构继承了杜如晦爵位,外放做刺史之事就定了下来。
         当这件事放出来之后,杜府自然是难得的张灯结彩。
         一派喜气洋洋。
         第二天,李秋受李世民的意,到杜府进行慰问。
         杜夫人和杜构、杜荷两兄弟,自然是无比热情的迎接。
         这时候,李秋对杜夫人和他们兄弟俩传达了一下圣上的慰问之意。
         同时又询问对这样一番安排,可否满意。
         杜夫人和杜家之人,自然是连连感谢皇恩浩荡。
         在这之后,他们进入到正常的闲聊之中。
         李秋先是告诉杜构,让他等杜荷完婚后,再去沧州赴任即可。
         那边是自己人的地方,一切都比较随意。
         到时候可以让杜构放手施为。
         同时,李秋自己这边也有一些想法和事情,需要等杜构上任后着手去办。
         不过也不急,等杜构临走前再详细商议即可。
         对于李秋的交代,杜构自然是无比认真的连连答应。
         在杜构之后,李秋也是无比正色的看向了杜荷。
         然后颇为郑重的对他说道:“杜荷。”
         “很快你就要成为了嫡亲公主的驸马。”
         “这也注定了你,要成为皇家之人,进入到另外一个较高的层次和交际圈子。”
         “这皇家无小事。”
         “尤其是随着诸位皇子的年龄增长,势力的扩张。”
         “这朝廷和皇家内部,注定了是要暗流汹涌。”
         “今天我跟你说的嘱咐,你一定要记住。”
         “你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秘书郎,不要,也没必要去受人拉拢。”
         “更不要去站队。”
         “平平庸庸的做你的驸马,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对你来说再合适不过。”
         “不然的话,你那边一旦做出什么错事,危及的可是整个杜家。”
         “到时就连你兄长,也难逃牵连。”
         “这可不是小事,你千万要记住,永远也不要牵扯进皇权的纷争之中。”
         “不要让那一边的杜大人,你已故的父亲为你而担忧。”
         李秋平时给杜构和杜荷的印象,还是非常随和,幽默的。
         他这种郑重的样子还是他们第一次见。
         杜荷自然是连连点头,应下。
         这时候,杜夫人也是再次嘱咐了他一番。
         叮嘱他以后一旦做了驸马之后,一言一行都务必要小心谨慎。
         还有当初你们父亲临终之前,也特意将你们托付给了北平王。
         李秋之话,就是你们父母之言,你们一定要听。
         ......
         李秋刚从杜府离开,就被尚书省之人叫去了宫中。
         承庆殿。
         当李秋抵达这里后,长孙无忌、房玄龄、王珪、萧瑀、岑文本、高士廉、温彦博等人都在。
         这时候,李世民对温彦博说道:“李秋是负责礼部政务的尚书右仆射。”
         “温彦博,你就把高句丽之事详细的说与李秋说一下。”
         随后,温彦博躬身领命。
         就把最近的高句丽那边的信息禀报了一番。
         原本,在李秋攻占了辽西走廊,打下来辽东门户怀远城后。
         大唐与高句丽、契丹、百济等周边国家都处于了敌对关系。
         尤其是高句丽,陈兵边境十几万,摆出了一种随时都发起进攻。
         收复失地的架势。
         而对于大唐来说,罗良、宋佑、范兴、王玄策等人,始终都是严阵以待。
         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可是就在今天,高句丽的使臣进入长安。
         表示愿意继续向大唐称臣,贡献礼物。
         同时他们的君主荣留王,邀请唐朝使臣到国内城去慰问。
         听到此,神经大条的李秋皱眉说道:“陛下,这件事是好事啊。”
         “既然他们畏惧了我大唐神武,主动又向我们称臣,纳贡。”
         “那就收下便是。”
         “至于他们荣留王的邀请和出使,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这时候,房玄龄在一旁的幽幽的说道:“李秋啊。”
         “这事情可不是你想的那般简单。”
         “这高句丽之前还一直陈兵边境,虎视眈眈。”
         “如今突然间就主动撤兵,称臣纳贡。”
         “这里面颇为蹊跷。”
         “而你说的他们畏惧我们大唐军队,从前后来看,这一点就更是说不过去。”
         “所以陛下才会将众人召集在一起,商议这件事。”
         “同时,在高句丽的内部,据我们的安插在他们那边的人回报。”
         “在高句丽的内部,似乎也发生了一些颇为微妙的变化。”
         “他们的荣留王与最高统帅渊盖苏文的矛盾,也有着日益加剧的迹象。”
         “在这种时候,我们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听着他的话,李秋点点头。
         “房大人,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在辽西和怀远城,我们驻扎的人马有六七万之多。”
         “当初他们十几万大军据守险峻,都没能守住。”
         “现如今,他们仅派来十几万人来攻城,辽西方面定然是无虞。”
         “同时,一会回去后,我会进一步的予以安排,确保怀远和辽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