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极品逍遥王 > 第1211章
         第1211章
         魏征这时候拉着李秋坐下。
         随之说道:“你这刚从吐蕃回来。”
         “连自己刚生的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
         “定然是会忙碌一番。”
         “可能你也听罗可心和武珝说了。”
         “在你前往吐蕃之时,东宫太子以泄露宫中密语为由。”
         “将王珪贬去了同州。”
         “那同州之地,虽说不算偏远,但道路崎岖难行。”
         “而这两年来,王珪毕竟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前。”
         “从同他身边人传回的消息来看。”
         “这一趟同州之行,王珪的情况不容乐观。”
         “所以在陛下回来之后,我就曾前去觐见过陛下。”
         “旁敲侧击,提及了王珪几次。”
         “可是陛下的态度,却是较为冷漠。”
         “这正在担忧的,也正是此事。”
         “那同州之地,远不能和长安相比。”
         “不然他的家人也不能偷偷瞒着王珪,派人回长安这边来寻医求药。”
         当听到了魏征的这番话后。
         李秋也是不由得眉头紧锁。
         “昨天我却是听可心和武珝提及过此事。”
         “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层。”
         “唉,这一晃数年过去,不知不觉间,连王大人他也已经老迈了。”
         “今天我去御书房时,陛下将此次赈灾重任交到了我的身上。”
         “所以我这是来请魏大人你如同往年一样。”
         “身为钦差,前往洛阳,山东地带协助赈灾事宜。”
         “至于关于王大人这边,交由我去办。”
         “回头我立即派孟诜带着充足的药材,前往同州,调治王大人的病情。”
         “同时在陛下那边,我也瞧准了机会,提一提王大人之事。”
         听到此,魏征也是深深的点头。
         “有你出面来做此事,我也就放心了。”
         “唉,关于这次的水灾,我早就恨不得前往东宫去进谏。”
         “可是王珪、韦挺他们极力阻拦与我。”
         “到后来,我也是有意请命,前往山东地带赈灾。”
         “可是太子殿下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在我的眼中,这门第之见,以及这狗屁的派系之争,全都可以丢到脑后。”
         “真切的去赈灾,救治百姓,才是国家之大事。”
         “但是只可惜,在有些人眼中,百姓们的命,根本就不值钱!”
         “我大唐国储如此,实在是谈不上国之幸事。”
         “唉,你看这闲话又扯多了。”
         “李秋啊,你快去忙碌你的事情。”
         “我这边也准备一下,只要朝廷的旨意下来,我当夜就赶赴洛阳。”
         “眼下这灾情之严重,实在是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在离开了魏征这里之后,李秋直接就抵达了工部。
         这里,可是李秋的大本营。
         里面几乎都是自己最为亲近,得力之人。
         而且万幸的是,由于工部尚书段仑,较为独特。
         他除了芙蓉园这边的关系外,其他关系也是遍布朝野。
         人脉极广,影响极大。
         而且在之前,就因为萧瑀算计而被贬官了一次。
         所以这一次太子李承乾就并没有去打压段仑和工部这边。
         也让这边的众人,幸免于难。
         此刻一见到李秋到来,段仑、宋佑等人自然是全都围了上来。
         由于事情紧急,李秋也就没有多说客套话。
         直接就开门见山的吩咐道:“今天在拜见陛下之时。”
         “陛下将赈灾事宜,交到了我的头上。”
         “关于这次水灾的情况有多么严峻,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都知道。”
         “所以事不宜迟。”
         “放下工部所有事情,全力都扑在赈灾的事情上。”
         “段仑,宋佑,你们两人带领手下得力之人。”
         “到下面去,督管着各地赈灾的事宜,尤其是从幽州运出来的粮草的周转。”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的救治灾民。”
         “尽可能的少让一些百姓饿死。”
         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了苏勖。
         “苏大人,这工部身为六部之一,其政务也是颇为繁杂。”
         “所以在段大人,宋佑等人离开长安之后。”
         “工部事宜,就暂且交由你来打理。”
         “若是遇到难事,也可以随时去找我,唐俭,房大人禀报。”
         李秋的这番安排,也相当于是要让苏勖来坐镇后方。
         别看表面上,这个位置和安排比不过段仑和宋佑等人。
         但是这种信任和嘱托,却是远远超过了别人。
         以至于苏勖自己,都是大感惊讶。
         然后急忙解释说道:
         “李相。”
         “我不过是工部的郎中。”
         “就算是段大人和宋大人要离开京师。”
         “这工部之中不还是有侍郎杜楚客杜大人。”
         “您这番安排,下官怕是......”
         不待他说完,李秋随之温和的说道:
         “这件事也是我没有讲清。”
         “关于杜大人,他也有相应的安排。”
         “这一次水灾,运河的多出河段被洪水冲毁。”
         “以至于运河停运,南北间的联系随之被断。”
         “这也导致了北方数个州府的粮商趁机涨价。”
         “有的地方,米价已经涨到了五六百文钱一斗。”
         “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这修葺运河之重任,就要交到杜大人的身上。”
         “这一次,苏勖你可还有疑虑?”
         听到此,苏勖哪还敢说些什么。
         自然是躬身领命,感谢李秋的器重。
         而在这过程当中,工部侍郎杜楚客的面色着实是难看的很。
         明摆着,他就是这工部中最多余之人。
         处处受到排挤不说。
         像抢修运河这种吃力不讨好,最容易担责背锅的苦差事,还得自己担着。
         而且就算他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但没办法。
         胳膊拧不过大腿。
         人家主管工部的尚书右仆射都命令下来了,你有什么理由抗命?
         所以这种时候,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