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极品逍遥王 > 第1383章
         第1383章
         听着杨师道的话,周围众人险些被一口气给噎死。
         若是这样的能够让人神魂都得到震撼的字迹都要被称作春蚓秋蛇,不堪入目的话。
         那他们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那又该被叫做什么?!
         可是......
         由于李秋也是做了好几年的尚书右仆射,这里面绝大多数人都确实是见过李秋的真迹的。
         这明明就跟此刻眼前所见到的,根本就大相径庭嘛!
         这时候,长孙无忌也是难以置信的摇了摇头。
         抓着一旁的褚遂良就问道:“遂良,你可是世间最能辨认两王真迹之人。”
         “就太子殿下的这墨宝,你是怎么看?”
         “我怎么看着,这么像......”
         感受着长孙无忌手腕上传来的力量,早已经看傻了眼的褚遂良也终于是一口气缓了过来。
         随即欲哭无泪的摇头感叹道:“若非今日是亲眼所见。”
         “这明明就是王羲之真迹,书圣降世啊!”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
         这时候,李世民也是难以置信的啧啧称奇。
         “玄龄啊。”
         “你这个老师做的好啊。”
         “朕仰慕书圣真迹久矣,苦苦不得精髓。”
         “不如,朕也拜你学习书法何如?”
         随着李世民的话,众人将目光转移过去。
         才发现此刻的房玄龄没有比刚才的自己好上多少。
         此时此刻,当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房玄龄可是惶恐不安的连连躬身施礼。
         “哎呀,陛下啊。”
         “臣跟随在陛下身旁数十载,有怎样的能耐陛下又岂能不知?”
         “要说这书法,臣比褚遂良都差上许多。”
         “太子殿下如今这书法上的造诣之深,真的是超乎想象。”
         “和臣没有半分的关系!”
         在众人的惊叹,议论纷纷之下,今日的李婉满月宴还是要进行下去。
         期间,李秋也将当初外祖母,太老夫人临终前赠与他的刻着‘平安’两字的玉牌,亲手给孩子戴上。
         看见这块玉牌,以及这一幕后,长孙皇后既有喜悦、欣慰,也有着对过世老母亲的思念。
         ......
         经此一事后,整个长安城都知晓了书圣降世的消息。
         太子殿下的墨宝,更是成为了所有人痴迷,追逐的目标。
         像平时,李秋批阅的那些奏折,签署的政令文书下发下去后。
         简直是引来了太多官员的哄抢。
         为了这区区几行字,他们简直是连文人的风雅都不要了。
         更有甚者,有几次都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除此之外,很多隐性的东西也开始无形的改变着这个世界。
         由于对李秋书法的酷爱,李秋不经意间写下,流出去的简体字,也成为了文人们争相追捧的存在。
         当初他们对李秋胡乱改动的字体有多么嗤之以鼻,现如今就有多么的香。
         简直是越看越有道理,觉得只有这么写才能更有神韵。
         随着这股不良风潮的逐步扩大化,眼里不揉沙子的魏征可不干了。
         直接就气哄哄的找到了李秋来进谏。
         说你是当朝太子,未来的储君,更应该尊重儒家,敬畏经史才是。
         上行下效,殿下可知给这个世间带来了多大的危害?!
         在被魏征狂喷了一顿之后,李秋也只能悻悻的下了一道政令。
         说天下文人,朝中官员,不得胡乱擅改字体。
         可是,在这个世间,向来是物以稀为贵。
         当这道政令颁布下去之后,就犹如火上浇油一般。
         朝廷越是禁止的东西,下面的人就越是觉得香。
         所以被定名为芙蓉体的简体字,就更加的风靡和广泛传播起来。
         因为此,李秋可是没少挨魏征、温彦博、令狐德棻等名儒的埋怨。
         除此之外,李秋自己,也是陷入到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想一想,王羲之的真迹重降世间。
         对于李世民此等酷爱书法,痴迷两王真迹的人来说,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一照面,李世民就一口气逼着李秋写下了数副作品。
         然后逐一的装裱起来,珍藏欣赏。
         除此之外,每天都有太多的人和关系,想尽了各种办法找到李秋来求一副墨宝。
         偏偏这些人和关系,李秋又抹不开拒绝。
         所以现如今他每天逼着写下的字,受到的困扰,简直是几倍于之前练字之时。
         每当这时,李秋总是欲哭无泪。
         悔恨自己当初为何要出这个风头,兑换哪门子王羲之的字体包?
         明明兑换一个唐俭同款的书法包就足够了嘛!
         ......
         就在这期间,大唐的外交领域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其一,是吐蕃赞普弃宗弄赞带着无比丰厚的礼物亲至长安。
         规模之宏达,态度之恭敬,足以载入史册。
         这也是盛唐开启的标志之一。
         对于此,李世民自然是龙颜大悦。
         也派出了吐蕃的老熟人,太子李秋予以接待。
         当一见到李秋之后,弃宗弄赞也无比恭敬、热情的以君臣之礼拜见。
         口中也是连连说着对李秋一别数日的想念。
         以及众多的赞美词语。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对于弃宗弄赞这位世间枭雄,李秋也是太熟悉不过。
         心中揣测着他又是唱的哪一出的同时。
         也是礼贤下士,如同招待至交故友一般,热情的将他们迎接进城去。
         面对着极具吐蕃异域特色的朝贡队伍,长安城内的百姓们,也是如同年节一样。
         喜庆,热闹。
         随后,在李秋以及大唐大臣们的带领下。
         吐蕃赞普也亲自朝拜,面见了大唐皇帝李世民。
         其态度,自是恭敬无比。
         对大唐的仰慕和称赞,更是不绝于耳。
         李世民龙颜大悦,也是丝毫不吝啬的赐下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