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45章: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吐露,违者,斩
         李承乾这才明白,母后这是在救自己。
         他不敢擦去脸上的血,急忙道:父皇,儿臣前来请罪!
         请罪,朕看你是来寻死的!
         李二双眉倒竖,拿着剑的手上,青筋毕露。
         可见,此刻的他,是何等的愤怒!
         堂堂太子,天下间最尊贵的人之一。
         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皇家的脸面,同样,也是这个国度的尊严。
         像李二这种,自信到自负的人,最容忍不得!
         观音婢,你不许给这逆子求情,速速躲到一边去,小心朕伤了你!
         长孙皇后哪顾得了那么多,不仅没有闪开,反而将李承乾死死抱在怀里。
         这时候,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忽然响起。
         既然承乾是来请罪的,不如让他来说一说。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一惊。
         李二似乎也吓了一跳,急忙把御剑收起来,转身行礼。
         父皇...
         来人,正是太上皇李渊!
         李渊拄着一根拐杖,慢慢走到李承乾跟前。
         他拍了拍李承乾身上的枷锁,道:小子,你这次可闯大祸了!
         李承乾委委屈屈的说道:皇爷爷...
         李渊话锋一转,脸上忽然露出了一抹笑意。
         不过,皇爷爷知道,你还是个深明大义孩子,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一切有皇爷爷给你做主!
         李承乾大喜,心中知道,这最艰难的一关,算是过去了。
         李二的嘴角抽搐了几下,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整个天下间,只有李渊,才能让他束手无策。
         李承乾飞快的取出一份奏章,扭头交给怀恩。
         皇爷爷,父皇,母后,儿臣的确是来请罪的,不过,并非是儿臣犯了什么过错,而是因为侯君集!
         见李二露出探究的表情,李承乾趁热打铁道:经过儿臣和柳大哥的多方查证,足以断定,侯君集有造反之嫌!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人一阵哗然!
         就连周围守卫的金吾卫将士,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侯君集造反?
         李二一把将怀恩手中的奏折夺走,展开一看,愕然变色!
         你可有证据?
         李承乾点头说道:这几天,柳大哥带着儿臣,不仅走访了右卫大营,更派遣东宫侍卫,前往侯家调查,无论人证物证,俱全无比!
         李二越看越心惊,额头上,竟然也冒出了冷汗!
         他原本只是怀疑,侯君集那些暗中的小动作,最多也就是想拉拢一些党羽,让自己的势力变得更加稳固罢了。
         这种事情,朝中文武百官或多会少,都会做。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侯君集竟然有造反之心!
         联想起侯君集这几年,刻意在长安城营造帮派势力,李二几乎可以肯定,李承乾说的一点都没错。
         因为,奏章之上,不光有一份侯君集党羽的名单,还有他手下几位副将的证词!
         李渊面色凝重,有心想看一看那份奏章,却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越插手越坏事。
         他沉声道:承乾,你请什么罪?
         李承乾一个头磕在地上。
         启禀皇爷爷,父皇,母后,儿臣深知,造反乃诛灭九族之大罪,十恶不赦,但儿臣却与侯君集长女侯氏,有婚约在身,这是父皇在武德年间,就已经定下来的!
         因此,儿臣隐瞒父皇,暗中将侯氏,接到东宫暂住,望父皇饶恕侯氏的牵连之罪,所有责任,儿臣愿一力承担!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可实际上,李承乾手心里全是汗。
         造反是天下第一大罪,从古至今,就没有造反之后,安稳无事的人。
         诛灭九族,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为了保下侯氏的性命,他也只有这一个办法。
         当初柳白说的很清楚,只要自己承担下罪责,侯氏一定能活。
         虽然李承乾不知道,柳白为什么那么有信心,但他还是坚信,柳大哥说的,一定不会错。
         他说完话,却是半晌没有动静。
         汇聚了足足上千号人的太极宫门前,安静的吓人!
         自从李二看完了奏章之后,脸色变了好几次。
         最后,他满脸复杂的一挥手,道:你站起来。
         李承乾老老实实的站起来。
         这份奏章,有几个人看过?
         奏章乃是儿臣亲笔所写,只有柳大哥批改过几处用词。
         李二点了点头,对怀恩道: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吐露,违者,斩!
         他又面向李渊,躬身道:父皇,还请让儿臣,与承乾单独待一会。
         虽然李渊心中始终对李二怀恨在心,但他更知道,造反之事,非同小可。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承乾,好好听你爹的话。
         他又嘱咐了李承乾几句,拄着拐杖离开了。
         几句话的工夫,太极殿门前,只剩下了李二和李承乾,就连怀恩都离开了。
         李二见李承乾还带着枷锁,笑骂道:人都走了,还装什么蒜?
         李承乾一愣,他轻轻把枷锁摘下来,小心翼翼的问道:父皇,您不生气了?
         李二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情。
         你很喜欢侯家的丫头?
         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儿臣自小与侯氏一同长大,当年在秦王府的时候,她更是多次为儿臣出头,免得被几位皇叔欺负...
         李二点了点头,将那封奏折,拍到李承乾怀里。
         你们查到的证据,的确很充分,但是下次,切莫再做出如此轰动的事情,父皇年纪也不小了,禁不住几次吓...
         他又拍了拍李承乾的头顶,脸上的欣慰之色,一闪而过,旋即,转身走了。
         留下李承乾一人,满脸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