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233章 怎么教这几个货,那么费劲?
         关中的百姓们,用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才算把土豆和玉米收上来。
         朝廷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蝗灾算是不用再担心了,就算有十万,百万的灾民涌入长安,粮食都够他们吃上好几年的。
         今天上朝,李二难得用一副笑脸开场。
         诸卿,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好几天没好好陪一陪皇后了,早点退朝,去甘露殿待上一会才是正事。
         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的心思。
         皇后有喜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算算日子,估计近两三个月,陛下又会多了儿子,或者女儿。
         加上蝗灾解决的事情,可谓双喜临门!
         杜如晦是今日的班首,他回头看了看,见没人说话,正要回复李二。
         礼部尚书兼司农寺正卿温大雅,忽然捧着笏板上前。
         启禀陛下,老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予以斟酌!
         李二心里挂念着皇后,道:温爱卿速速讲来!
         陛下,臣兼任司农寺正卿,主掌天下农事,自朝廷号令百姓,收拢土豆玉米以来...
         上了岁数的老臣就是这样,说正事之前,总要先做一大堆铺垫。
         有些讲究的,还要引经据典一番,才能显得自己不是吃干饭的。
         捡重要的说!
         温大雅吃了一瘪,略微停顿了一下,道:老臣的意思是,如今土豆和玉米,大部分寄存在百姓家里,少部分放在长安大营之中,这么下去总不是办法,朝廷应立刻派人,收缴上来!
         李二一听,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所有人都沉浸在解决灾情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如何存放土豆和玉米的事情。
         温大雅说的没错,无论是放在百姓家里,还是放在长安大营,都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难以统一规划,二来,那些地方的储存条件都不是很好。
         要是把这么多粮食都糟蹋了,那可是天打雷劈的罪过!
         可是收缴上来之后,存在哪?
         莫说司农寺的粮仓,恐怕长安、洛阳、太原三地所有的粮仓加起来,都存不下这将近两千万石粮食!
         喜气洋洋的气氛,顿时被冲得一干二净!
         所有人都在发愁。
         两千万石粮食,就算把皇宫都堆满了,也放不下。
         该放在哪呢?
         房爱卿,你可有良策?
         多说房谋杜断,李二琢磨着,房玄龄该有主意。
         这,这老臣也无能为力...
         杜爱卿呢?
         杜如晦苦笑道:老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东汉之时,光武帝得了五十万石粟米,就欣喜的一夜无眠,而今却是近两千万石粮食,古今未有啊!
         李二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心中有些生气。
         其实,碰到难题之后,他第一个想起来的人是柳白。
         可柳白已经给他解决太多难题了,再去问他,自己的面子往哪搁?
         岂不是说,自己的满朝文武,都是酒囊饭袋?
         哼!你们这群人,一个头脑灵光的都没有!
         李二一句话,显得满朝文武纷纷跪地。
         臣等无能!
         这也怪不得他们。
         自家天下以来,粮食就没有够的时候!
         中原的老百姓,几乎就没吃饱过。
         一日两餐,乃至一日一餐,都成了常态,什么时候为粮食太多而发愁过?
         就算丰收的年份,国库的粮仓里,顶多也就能装上三四成。
         他们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如何存放粮食的概念!
         难道还要去问柳白?李二心中暗道。
         他叹了一口气,摆手道:退朝吧!
         百官都松了一口气,齐齐朗声道:臣等告退!
         ......
         就在李二和满朝文武发愁的时候,远在泾阳县柳家庄子的柳白,也在发愁。
         不过,他发愁的并不是粮食太多,而是家里的几个货,实在是太笨了!
         李恪,你来说!
         柳白提着手板,居高临下的看着坐在桌子后边的李恪。
         李恪后槽牙都在打颤,身子硬得像条板凳。
         他向旁边的李承乾、程处默,投去求救的目光。
         可两人趴在桌子上,手中的炭笔都快捏碎,死死盯着自己的卷子,连看都不看李恪一眼。
         无奈之下,李恪心一横,道:等于...等于十只兔子,五只鸡!
         伸手!
         啪!
         手板狠狠的落在李恪的掌心,他的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了起来。
         李恪疼的倒吸了一口冷气,不过心里却顿时轻松了下来。
         自己这下手板,算是挨完了,接下来就看李承乾和程处默的了。
         处墨,该你了!
         程处默猛地站起来,捧着自己的卷子,道:这道题,最后等于五只兔子和...
         柳白正要点头,看来程处默学得还算不错。
         最起码,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是掌握了。
         忽然,他看见程处默的眼睛,一个劲的往旁边瞥。
         柳白一扭头,正看见门口的柴令武,在对程处默打手势!
         柴令武吓了一跳,一溜烟就跑了。
         柳白更加生气了,捏着手板,伸手!
         程处默颤抖的把一双爪子都伸出来,哭丧着脸,道:柳大哥,再打几下,我这双手就不能要了...
         啪!
         柳白毫不留情,又是一手板下去!
         学了这么长时间,加减乘除都能算错,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不就是鸡兔同笼的题吗?
         战国时期就有了,怎么教这几个货,那么费劲?
         本来,检验他们学习成果的人是沈万三。
         但最近铺子里忙得脚不沾地,沈万三也没有时间。
         若是让其他人来检验,又没有教训这几个人的胆子。
         只有柳白亲自来了!
         今天这几个家伙,算是把他气坏了。
         学不会,谁都不许吃饭!
         李承乾忽然惊叫一声,我会做了!
         他迫不及待的道:鸡兔同笼,头十四个,腿三十八条,最后等于五只兔子和九只鸡!
         为了避免他在耍心眼,柳白仔细看了看他的演算过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承乾聪明一些...
         李承乾立刻得意了起来,冲着李恪和程处默,一挑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