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236章 高句丽想买粮食?让他去找柳白
         唐大人,陛下说了,不见!
         一般情况下,怀恩只有对李二是和颜悦色的,对别人都是一副死人脸。
         唐俭一愣,看了旁边的中年男子一眼。
         这...敢问公公,陛下何时能召见唐某?
         那奴婢就不知道了,唐大人还是另择时辰再来吧!
         他也扫了那中年男人一眼,转身便走。
         公公且慢!
         中年男人忽然说话了。
         他的关中话很生硬,但听得出,他心中十分焦急,好像迫不及待的要和李二见上一面。
         怀恩转过身,道:你是何人?
         唐俭忙上前介绍。
         公公,这位是高句丽大相崔秀!
         怀恩一皱眉。
         高句丽大相?
         高句丽的大相,相当于大唐的宰相。
         也就是说,这个崔秀,就是高句丽的房玄龄。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人,怀恩说什么也要客气三分。
         但高句丽的领土,加上周围海域,都没有大唐的一个道大。
         高句丽的王来了,又能怎么样?
         不就是个大都督吗?
         还不被堂堂内相放在眼里!
         怀恩上下打量着崔秀,问道:番邦使者来朝,都要先去鸿胪寺备案演礼,斋戒十日才可拜见陛下,你怎可不守我大唐的规矩?
         眼看着怀恩就要动怒,崔秀疯狂的朝唐俭使眼色。
         唐俭忙道:公公,高句丽国中哗变,若是耽搁上几天,恐怕会酿成大祸!
         怀恩狐疑的看了唐俭一眼。
         这老家伙莫不是受了崔秀的贿赂?
         唐俭似乎知道怀恩的想法,拱了拱手,高句丽始终是我大唐属国!
         怀恩点了点头,转身走向大殿。
         不多时,又走出来,挥了挥手,道:唐大人可以进去了!
         唐俭大喜,赶紧往太极殿跑去。
         崔秀送了一口气,心安理得的跟上,怀恩忽然呵斥道:放肆!咱家何时让你进去了?
         我...我为何不能进去?
         怀恩翻了个白眼,他对待番邦异族的态度,来自李二。
         李二瞧不起他们,怀恩自然也对他们没什么好态度。
         此地乃我大唐皇宫,怎可让你番人玷污?
         说着,他挥手叫过几名金吾卫。
         把这厮带到鸿胪寺去,多学几天规矩!
         几名金吾卫应了一声,也不管崔秀如何据理力争,直接把他扛了起来,拔腿就走!
         怀恩不屑的说道:真把自己当人看,什么东西,呸!
         说完,他走到宫门口的廊柱下,靠着柱子闭上了眼睛。
         ...
         启奏陛下,高句丽国灾情不断,致使民不聊生,短短半月之内,有数十万人饿死,哗变不下百起!高句丽大相崔秀,特此来朝求援,望陛下能施以援手!
         唐俭将崔秀的来意,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又补充道: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朝中粮食,多得吃不完,不如以高价卖给高句丽,如此一来,既可以体现我天朝上国的恩典,又能让那荣留王高建武感恩戴德,此乃一举两得之法!
         李二原本就在发愁,如何处理粮食。
         百万亩的土豆和玉米,堆在一起,足以把两座皇宫都占满!
         灾民再多,也够吃上一两年的。
         可土豆和玉米,就算再能存放,用不了三四个月,也全都烂了!
         倒不如留下足够吃的,剩下的全都卖了!
         听完了唐俭的话,李二心里都乐开花了。
         但身为帝王,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功。
         他清了清嗓子,道:唐爱卿,不知那崔秀,需要多少粮食?
         启奏陛下,崔秀曾言,最少需要百万石粮食,才能解决高句丽之乱!
         才百万石?
         李二有些失望。
         今年收上来的土豆和玉米,足足近两千万石!
         据他估计,留下一千四五百万石,就足够大唐子民吃的了!
         何况,明年的土豆和玉米肯定更多...
         李二有心不搭理崔秀的请求,但忽然想起了什么,立刻说道:去告诉崔秀,念在当年我大唐自太原起兵之时,高建武立刻归降,朕可以答应卖给他们粮食!
         陛下皇恩浩荡,想必高句丽举国上下,都感念您的恩典!
         李二哈哈大笑,他最喜欢听这种话。
         然而,笑完之后,他话锋一转。
         不过,他们却是找错人了!
         唐俭一愣。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崔秀去找太上皇?
         不可能吧...
         李二笑道:唐爱卿,你别忘了,这些粮食可不是朕的...
         唐俭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这些粮食可是柳白种的!
         等朝廷把粮食全都收缴上来,还要清点一遍,照价给柳白银子!
         陛下神机妙算!老臣知道该怎么做了,还请陛下放心!
         唐俭心里忽然有些可怜崔秀了。
         粮食如果是皇上的,或许还好说。
         天可汗,就要恩威并施。
         有威无恩,总会让人说闲话。
         可柳白就不一样了...
         说到底,柳白还是个商人。
         不管他做什么,都和朝廷没有关系。
         大名鼎鼎的柳阎王,落在他手里,不扒下一层皮来,崔秀能把粮食带走?
         笑话!
         估计到了柳家,崔秀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唐俭心中暗道:崔秀,不管怎么说,陛下都答应卖粮了,你那几万贯银子,可没白白送给老夫!
         ......
         鸿胪寺有专门给外国友人居住的院子。
         崔秀将几锭金子,强行塞给几名金吾卫。
         多谢几位,若非崔某有要事在身,定要与几位兄弟把酒言欢一番!
         俗话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几名金吾卫有些不好意思的推让了几次,终究还是把金子受了。
         怀恩只说,让他们带崔秀去鸿胪寺学规矩,却没说去鸿胪寺衙门。
         这个院子,本来也在鸿胪寺内,并不算违背了怀恩的命令。
         况且,还有钱拿...
         金吾卫的俸银虽然不少,但谁会嫌自己的钱多?
         几人收了金子,高高兴兴的回宫去了。
         崔秀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背着手,在院子里溜达了几圈。
         路上就花了十几日,也不知国都现在如何了...
         崔秀叹息一声,不肯进屋。
         高句丽已经耽搁不起了,等得到唐俭的消息之后,必须马上带着粮食会去!
         等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院子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崔秀赶紧吩咐自己的奴仆打开大门。
         哈哈,崔兄,老夫幸不辱命,陛下已经答应卖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