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483章 长乐的震惊,柳家的财力
         同样的事情,几乎发生在长安城中的每个坊市。
         柳家的产业,触及到百姓生老病死的各个方面。
         产业的多样化,人员的专业化,让柳家无论生产什么东西,成本都低廉得令人发指。
         这就导致,即便货物比其他铺子里的便宜一倍,赚得反而比他们还要多!
         譬如做糕点。
         其他铺子每个月要付租金,鸡蛋、面粉之类的原材料,也要从其他铺子里采购。
         可柳家旗下的铺子,店面都是自家的,至于原料就更好说了,柳家是关中最大的地主,其他铺子里想要进原料,都要从柳家手里买!
         触及的行当多,加上便宜,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簇拥。
         而柳家的店铺一关门,长安城里顿时乱套了!
         老百姓们发了疯一样的抢购物资,吃的穿的用的,短短时间之内,柳家旗下商铺的库存,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商贾们也疯了!
         柳家要在短时间内囤积大笔银子,铺子的租价,比市价足足低了一成!
         一时间,看到其中利润的各方豪商,蜂拥而至。
         都想把柳家的铺子盘下来!
         要知道,柳家的铺子几乎都在最好的地段,装潢也极其精美。
         甚至不需要做多大的改动,把门匾换了,就成了自家的产业!
         文武百官也坐不住了!
         他们和各大豪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某些豪商,干脆就是朝中官员的代理人。
         一夜之间,占据了长安城六成市场的柳家商铺,全部易主!
         只留下了铸铁生意和水泥铺子,还在正常营业。
         同样的情况,泾阳、晋阳、洛阳,乃至幽州,江南一带,都在上演。
         仅仅在第二天,海量的现银,被拉到柳家的库房里。
         大门不能轻易打开了。
         一打开,塞得满满当当的真金白银,能散一地!
         沈万三和李承乾,忙得脚不沾地,又是一宿没合眼。
         泾阳县的银子马上就要送来了!
         库房早就放不下了!难不成全都堆在院子里?
         西院!西院的客房只住了三个人,就放在那!
         玄奘、戒贤和尚、辩机三人,本来住在清净的西院。
         现在只好搬出来。
         当他们背着包袱出门的时候,差点把眼睛晃瞎了!
         堆积如山的金银,就这么光天化日的摆在院子当中,连个看管的人都没有!
         玄奘和戒贤和尚还好说,都是正经的大德高僧,而且戒贤还是天竺皇族,面对这座金银山,只是显得有些不自在。
         辩机就不一样了。
         正是喜欢四处胡闹的年纪,看到这么多金银,顿时走不动道了!
         老天爷...
         辩机浑身僵硬的走上前去,想要伸手摸一摸这座金银山。
         可还没走出几步,就被玄奘一巴掌拍在脑门上。
         玄奘脸色铁青,金银本是恶毒之物,我等身为出家之人,不可深陷其中!
         他原本还想搬到东院去住,现在彻底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去大慈恩寺!
         他真怕一不小心,没看好辩机,犯下弥天大错。
         辩机悻悻的收回手,有些不舍的看了金银山一眼,跟着玄奘出了门。
         没人管他们去哪!
         柳家上下,包括柳白在内,都没时间琢磨别的。
         就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武顺和长乐,都出来帮忙了!
         正经事帮不上忙,就跟着柳婉儿监工。
         武顺眼尖,一下就瞅见正偷偷往自己怀里塞金子的李愔和李祐。
         住手!!
         她不必对这两个小的客气,直接上手,把两人藏在怀里的金子,给掏了出来。
         对于这个大嫂,两个小家伙可是敬畏的很。
         悻悻的把金子掏出来,丢在架子上,一左一右,被武顺拧着耳朵,带到外边受罚去了。
         长乐眼睛直放光,她紧紧攥着柳蓉儿的手,姐姐,这该有多少银子?家里的三个库房都满了,西院也堆满了...
         柳婉儿回答了她的问题。
         这些只是长安,以及周边几个县冶的银子,估计能有上千万贯了...
         长乐震惊的捂住了嘴。
         今天,她才算是真真正正见识到了,柳家的财力!
         要是柳家把大唐境内所有的产业,都变成现银,那该有多少?
         ......
         在文武百官的眼中,商贾的地位还是很低的。
         柳白只能算是个例,不能套用在其他人身上。
         既然是商贾的事情,就没必要去麻烦陛下。
         因此,李二反倒是最晚听说这件事的。
         自打前天晚上从柳叶轩回来,李二就一直在思索,柳白口中的经济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总觉得柳白说的,很有道理。
         却始终都琢磨不透,所谓的供求均衡、市场机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听说柳白把旗下所有的铺子都盘出去了,现在长安城里,可是热闹的很呢!
         长孙皇后抱着雉奴,走到李二跟前。
         她莞尔一笑,道:就连臣妾也没忍住,吩咐咱们皇家的商号,盘下了不少铺子...
         李二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嘴里喃喃自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也没注意听长孙皇后的话,只是应付性的点了点头。
         究竟是哪里不对?
         李二的眉毛都拧成一团了。
         他就是这么个人,一有想不通的问题,就茶不思饭不想。
         而且,他隐隐觉得,那所谓的经济原理,完全可以套用在朝廷的方针政策上。
         不琢磨明白,就浑身难受。
         忽然,李二觉得哪里不对。
         观音婢,你刚才说什么?
         长孙皇后诧异的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李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喃喃的说道:他竟然把所有产业都抛售了...
         说完,他猛地站起来,吓了长孙皇后一跳。
         你刚才说,咱们皇家也盘了柳家的铺子?花了多少银子?
         长孙皇后更纳闷了。
         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
         神神叨叨也就罢了,怎么还一惊一乍的?
         内府出了三十多万贯,臣妾把体己钱也拿出来了,总共不到五十万贯吧...
         李二脸色一变,道:万万不可!快把铺子都盘给其他人,要不然,这五十万贯可就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