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606章 柳白这厮,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看着下面,除了恭维,还是恭维的大臣们,李二忽然发现,自己对于朝廷的控制力,似乎又高了一些。
         这种发现,让他感慨良多。
         大部分时候,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很微妙。
         从明面上看,大臣效忠于帝王,没什么好说的。
         可实际上,双方都心照不宣的知道,一旦某一方做得不到位,战争,就会开始!
         这个偌大的帝国,是李二,同样也是大臣们的。
         如果李二将这个帝国祸祸得不成样子,大臣们才不会保留着什么忠君思想,二话不说,就会造他的反!
         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无一例外,全都是杨广的臣子!
         这个微妙的平衡点在于,大臣们足够忠心,李二这个皇帝,也做得够好。
         显然,现在的李二的威信,已经到达了巅峰!
         铲除世家的功绩,至少可以让李唐江山,多延续上百年!
         立下这么大功劳,不告慰上苍怎么行?
         不用李二主动提出来,自然有人会替他想到这一点。
         启奏陛下,年初大朝会之际,定下前往泰山封禅诸多事宜,老臣以为,时机已到!陛下应亲至泰山,告慰上苍,安定天下民心!
         李孝恭最会揣摩李二的心思,他的话,让李二心花怒放。
         不过,李二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扫了一圈。
         着重看了看,平常最喜欢跳出来找麻烦的人。
         如魏征、刘政会、李纲等人。
         从前,若是李二提出去泰山封禅的事情,这几个人肯定会说劳民伤财之类的话。
         但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那几人都低着头,一语不发,这让他很是满意。
         但就在这个时候,往日比较顺意的屈突通,竟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封禅之事虽然重要,却需要延后几日!
         李二的脸,微微沉了沉。
         屈突通生怕李二误会,急忙取出一份战报。
         陛下,老臣临上朝之前,刚刚得到最新军情,卢氏余孽已被席君买抓住,不日将押往长安!
         李二面上一喜!
         虽说卢氏注定灭亡,不过抓住卢赤松,也算锦上添花。
         到时候祷告上苍之际,又多了几分说辞。
         屈突通将战报呈上去,李二翻开一看,有些错愕的一伸脖子。
         胜州城?
         启奏陛下,卢氏余孽大部队,佯装逃往突厥,而卢氏直系子弟,却暗中经胜州城,意欲逃往吐蕃,幸得席君买机敏,在胜州城外,将卢氏直系子弟截住!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
         吐蕃这个名字,是最近几年才流传到中原的。
         论赞弄囊在武德年,才将吐蕃高原统一,在此之前,吐蕃群雄并起,听说打得比中原还热闹。
         相传,论赞弄囊力大无穷,可与牦牛角力,听起来比颉利还厉害上几分。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关于吐蕃的传闻了。
         太远了...
         从长安城感到吐蕃国度匹播城,少说也要走上三个月!
         大部分时间,都要消耗在那茫茫无边的高原之上。
         别说赶路了,快走几步都能要人命!
         李二将战报放下,饶有兴致的说道:卢赤松倒是个狠人,他全家老小若是上了高原,用不了几天,就能死一大半...
         他开始对吐蕃,这个陌生的国度感兴趣。
         论学问,朝中随便拎出个文官来,就不比当世大儒差。
         可要是说起见识广博,那非柳白莫属了。
         柳白!
         柳白就知道,李二肯定要问自己。
         这满朝文武就是一群宅男,别说吐蕃了,大部分人这辈子连关中都没出过。
         施施然站起身来,笑道:陛下,吐蕃地势之高,足有千丈!当地消息闭塞,尚未开化,据柳白猜想,吐蕃的赞普,也就是他们的皇帝论赞弄囊,八成是被卢赤松蒙蔽了。
         蒙蔽?
         柳白往前站了一步,周边邻国,多仰慕我中原文化,且物产不丰,除了青稞之外,作物难以生长,若卢赤松以此为由,和论赞弄囊接触,并非难事。
         人们都知道,柳家数度派遣商队,前往西域。
         在他们眼里,吐蕃和西域没什么分别,柳白知道这些东西,也情有可原。
         房玄龄等人知道吐蕃在哪,柳白那副大唐版的《万国坤舆图》,他们不知看过多少次了。
         不过,他们也没开口,柳白这厮,不定憋着什么坏呢。
         李二颇有几分兴奋的说道:如此说来,朕派遣些许人才前往吐蕃,教导他们中原文华,岂不是也能轻易将吐蕃收复?
         他还在做着万国来朝的美梦。
         西域三十六国,虽然大多都上表臣服了,可其中滥竽充数的不少。
         那些国度,大的也赶不上大唐的一个道,小点的,估计也就七八个坊市那么大。
         吐蕃可是大国!
         柳白微微摇了摇头。
         悄然间,看了不远处的李道宗一眼。
         不出意外的话,等论赞弄囊死翘翘之后,新上任的松赞干布,就该找朝廷求亲了。
         名为求亲,实际上,他唯一在乎的就是陪嫁!
         相传,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女儿。
         陛下,吐蕃不过尔尔,柳白以为,可用绥靖之法安抚,却不可助其崛起!
         这番话,本不该由柳白说出来。
         他立下再大的功劳,也终究不是官身。
         吐蕃这地方,打...的确是不难打。
         可危险系数极高,不管是谁去了,都有可能出现意外。
         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岁数的老帅,估计还没摸着吐蕃的边呢,就先憋死了...
         柳白可不想让关系好的人去送死。
         既然自己人不能去,别人就更不能抢功劳了!
         相比之下,徐徐图之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吐蕃可是天然的牧场,那一头头牦牛,就是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
         他可不想让文成公主再辛苦一趟。
         容易糊弄的吐蕃,才是好吐蕃。
         而且,听说那的人一辈子只洗两次澡...
         想想后脖颈都发凉。
         李二沉吟良久,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