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789章 玩弄人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场会议本来是要商量,攻打高昌国的军机要事。
         没成想,因为钱世安多嘴,不仅仅军机要事商量不成,反倒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既然李承乾把话放出来了,那长孙无忌,就不死不行!
         三省的几位大佬都知道,在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他们根本用不着冲锋陷阵。
         对付长孙无忌,自有李承乾的人去办。
         当然,如今还要加上一个满肚子坏水,却已经从良的越王李泰。
         这两个人,说珠联璧合可行,说狼狈为奸也可,反正房玄龄他们不认为长孙无忌能在这两人的合谋之下,挺过来...
         而三省真正要做的,是稳住朝政。
         最起码,不能让朝廷的内乱,影响到高昌国的战局。
         六万大军秘密集结,是不可能瞒住高昌国的,所以,他们势必会有所行动,必须要提前想好应对之法!
         在东宫的会议结束之后,房玄龄他们老哥们几个,又开了一场小会。
         地点,选在了泾阳县的柳叶轩。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原因很简单。
         在长安城里找个隐秘的地方,实在是太难了。
         哪怕诸位大人的家里,说不准都有某些地方来的密探。
         只有柳叶轩的五楼!
         打开推拉门之后,整个五楼一览无余。
         对面的包间,常年给李二留着,当然不可能有其他人上来。
         也正好赶上今年的新茶刚下来,对于大部分茶而言,就要喝个新鲜。
         房玄龄甩出个议题来,静静的坐在主位上,看着虞世南他们几个发愁。
         杜如晦眉头紧锁,道:军机之事,咱们都不擅长,哪怕当年打仗的时候,咱们也都是镇守后防的。
         高士廉轻轻咳嗽了几声,喝了口茶润润嗓子。
         可惜,陛下是绝对不会允许军方之人,插手这次行动的,让太子亲自出征,恐怕就是为了夺走军方那些人的权力。
         虞世南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我看啊,陛下是为了夺走长孙无忌手里的兵权才对,可光夺他一个人的,又显得有些不妥,满朝廷找不出个合适的人选来,干脆,就让太子直接领兵算了。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虞世南说的很有道理。
         长孙无忌原本就是武将出身,算得上一代儒将。
         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若非处于对立面,房玄龄等人也乐意跟他多亲多近。
         武德四年之后,长孙无忌就丢了刀子,彻底转变到了文官阵营之中。
         不过,当初跟着他的那些军方大将,却从没变过。
         这群老臣之中,除了程咬金、屈突通、柴绍他们几个跟柳白走的亲近的,以及诸如李靖、李绩他们那些没立场的,剩下的武将,或多或少都跟长孙无忌,有点联系。
         像王君廓、张世贵等军中少壮派,都是长孙无忌的铁杆拥趸!
         可以说,长孙无忌手里,起码掌握着朝中两成以上的兵马!
         两成,已经相当不少了。
         大唐雄师没有百万,也有九十万。
         换算下来,长孙无忌手中的力量,足以倾覆整个天下了。
         再加上那些,虽然没有兵权,却能凭借官职,卡住行军各个环节的文臣...
         一旦动了长孙无忌,就要考虑到,那恐怕的连锁反应!
         房玄龄叹了一口气,道:陛下一句话,咱们就要累死累活,这差事,越来越不好干了。
         显然,李二为今天,不知做了多少准备。
         他不想背上辜负有功之臣的名头,便把所有事情,一股脑推给李承乾。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规划发展。
         不管知道内情,还是不知道内情的,只能按照李二的设想去办。
         这就是帝王心术。
         玩弄人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萧禹最近在斋戒,干什么都显得萎靡不振。
         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疲倦的说道:咱们分分工吧,一人管一块地方,办砸了各负各责任便是...快快分好,老夫还要回去补上一觉。
         这帮子人岁数都不小了。
         昨天晚上一宿没睡,一大早跑到东宫,这都下午了,又来柳叶轩折腾。
         说不疲惫,那是假的。
         房玄龄微微颔首,道:是这么个道理,房某身为当朝宰辅,理所应当挑最重的担子,尚书省加六部,归房某监管!
         萧禹第二个发话,道:那老夫依旧干镇守后防的活计,中书省定不会出乱子。
         虞世南和高士廉对视一眼。
         他们虽然还在三省,但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办差。
         很多事情,有心无力。
         杜如晦理解他们的难处,道:我去门下省便是,至于九寺五监便劳烦二位了。
         相比于三省,其他的司府相对容易管一些。
         虞世南和高士廉同时拱手,表示领杜如晦的情。
         就在此事,一个人粗声粗气的在外边喊道:老房,老杜你们都藏哪了?
         众人相视一眼,齐齐站起来。
         程咬金推开门,嘿嘿一笑,道:藏得够深的。
         他自然不能让三省大佬们,起身相迎。
         程咬金往旁边一让,露出一个满脸阴鸷的人来。
         卫公!
         房玄龄挤出一个,看起来就很勉强的笑容。
         其他人也纷纷拱手行礼。
         高士廉他们岁数较大的,都称呼一声李将军。
         房玄龄和杜如晦稍微年轻一些,便称呼李靖为卫公。
         李靖面无表情的走进来,随便拱了拱手,算是还礼。
         程咬金打了个哈哈,道:咱老程今天当的是中间人,就不掺和你们之间的事了,告辞!
         说完,他撒腿就跑,好像生怕惹上什么麻烦一般。
         换成平常,房玄龄等人少说也要骂上几句。
         今日,实在是没有心情。
         落座之后,房玄龄把事情一说,最后道:卫公身为军方第一人,哪怕为了大唐的安定,也要答应老夫等人的请求,若是有你坐镇,军方可保无恙!
         李靖,就是房玄龄等人想出来,镇守军方的最好人选。
         朝中的乱子,他们可以亲自摆平,但军方,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其他老帅,固然有些分量,却远不如李靖。
         这位被人成为大唐军神的名将,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