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857章 怪不得柳白一直不肯见朕,原来他早就打算好...
         书院的学生们,对新旧两座图书馆的怨念颇深。
         自从新图书馆建立以来,原本保存在老图书馆中的书籍,大部分都被转移了过去。
         老图书馆的作用,只是存放一些机密的文件数据,以及一些他们这些学生,根本就借不出来的古籍孤本。
         这就导致,想要借书,就必须走上一个多时辰,去新校区。
         借书卡办的是老图书馆的,去新校区借完之后,还要去老图书馆办理手续。
         还书就更麻烦了。
         所以,曾经人满为患的老图书馆,现在空得像做坟场。
         配合上四五楼,那些长着死人脸的宫中老供奉,就更像坟场了。
         李二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轰动。
         门口执勤的学生,看见是王先生领过来的人,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几个注意事项,也就放过去了。
         近一个月,李二来图书馆至少已经是第五次了。
         他熟门熟路的往四楼溜达。
         在王守仁的指点下,推开了一扇,几乎没有人进去过的大门。
         这间档案室很小,也很偏。
         也是整个四楼之中,李二唯一没有进去过的档案室。
         三个小小的书架,显得有些可怜。
         和其他档案室不同,就连这仅有的三个书架,都没有被填满。
         王守仁拿过登记手册,翻了翻,道:甲字第六排,编号六十九。
         李二点了点头,按照编号,把王守仁所说的档案本,取了出来。
         档案本里是一个大铁夹子,二十几张没有标注好,甚至大小都不一样的纸,立刻掉了下来。
         李二手忙脚乱的把纸都收好,来回看了看,道:绘图工作任重而道远,看来朝廷要再拨发一批人手。
         王守仁笑道: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军事学院的老帅和学生们,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才搜集到这么多材料,可不敢让外行人毁了。
         李二点了点头,道:也有道理。
         他把纸张全部夹好,道:就看这一部分吗?
         王守仁又念了几个编号,李二分别将编号对应的档案本都取出来。
         大致一扫,有一百多张了。
         每一张上,都画着无数线条。
         拼凑在一起,才能看出来,这是一副,远远没有完成的地图。
         就像王守仁所说的,绘制地图是一件很繁琐,并且需要由专业人才完成的事。
         军事学院的人是内行,他们用最小的比例尺,正在逐渐描绘这个世界,真正的轮廓。
         莫说一个州府,就算是一道之地,都不见得能找打一个会画地图的人。
         这张还没有完成的地图上,每一寸土地,都是军事学院的人,亲自走过的!
         平原、农田、林地、山川、水文,每一个地点,都力求标注得最为精细。
         之所以说任重而道远,是因为一年时间以来,这幅地图完成了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如今能看到,仅有整体的轮廓。
         轮廓很简单,因为就是从柳白的《坤舆万国图》上,直接描下来的。
         至于细节部分,也只完成了关内道以及周边的一些州府。
         若是等这幅地图完成后,将其摊开,恐怕比这间档案室,还要大上五六倍!
         李二在王守仁的帮助下,将几个档案本里的地图碎片拼了起来。
         仔细观察了一下,李二惊讶的说道:丝绸之路?
         拼完之后,是一个长条。
         李二文武双全,一眼就看出,在中间靠左的位置,画着一座简略的关隘。
         正是玉门关!
         再往左,大片大片的土地上,只是零零星星的标注着几个名字罢了。
         吐火罗、昭武九姓、大宛、精绝、楼兰...
         当看到吐火罗往左,竟然有一块,比大唐还大的土地之时,李二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国家,竟然把海洋圈在了里边?!
         这幅图够大,所以带给李二的震撼,绝对不是教材上,比巴掌还小的地图能比的!
         书院有保密条例吗?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陛下,绘制《万国图册》乃是千秋大业,待完成之际,书院定以此为荣,怎会敝帚自珍?
         这么说,朕可以把地图带回宫去?
         王守仁笑道:原本自然是不可以的,不过复制品,只需看陛下的耐性罢了。
         李二明白了。
         想要拿走,可以,但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描绘下来,不能让旁人帮忙!
         到头来,原来读书的目的,是锤炼自己的耐性...
         李二也笑了。
         怪不得柳白一直不肯见朕,原来他早就打算好...
         说到这,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似乎,是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他的脸色变了又变。
         好像有什么事情,让他既欢喜,又忧虑。
         过了半晌,他颇有些艰难的说道:柳白是想让无忌他去...
         说了一半,又不说了。
         又过了半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到头来,他不肯见朕,原来是这个原因...
         王守仁始终微笑的看着李二。
         比笨蛋聪明一些的,是普通人。
         比普通人聪明一些的,是聪明人。
         再往上,便可以称之为智者。
         王守仁,是智者之中登峰造极的人物。
         此时此刻,他心中都不仅对这位皇帝,有了一种钦佩的感觉。
         毕竟,能够做到一叶知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王守仁拱了拱手,道:这就是少爷给陛下出的办法。
         说完,他转身离去。
         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了。
         李二听课,听到了精髓,读书也读到了最深处。
         总之,他悟了!
         李二怔怔的看着王守仁,关上大门。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或者说,是最好的办法,可柳白啊,你又给朕出了一个更大的难题...
         他低头看向桌子上,那一大片地图。
         长孙无忌的结局,已经定好了,可是朕...该如何跟观音婢交代?说到底,朕究竟是该让无忌他死无葬身之地,还是把他捧上神坛?
         李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长长的倾吐出去。
         罢了...
         他坐下来,从怀里掏出炭笔,开始一点一点的复绘这张庞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