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168章 年轻人,可以理解
         大唐的南北方划分,和后世的差不多。
         一般都是以秦岭为界。
         当然,这只是官方的划分罢了。
         对于老百姓而言,在自己南边的,才是南方。
         在自己北边的,就是北方。
         不过,对于岭南道春州的百姓而言,南北方的概念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基本上,除了几个海外的小岛之外,没什么比他们更靠南的了。
         北方大雪漫天,这里依旧温暖。
         正午的时候,甚至有些热!
         柳白一行人进入岭南的时候,就已经换下了棉衣。
         这种地方,穿个长衫也就勉强度日。
         大部分百姓,都穿着富有地方特色的短袖褂子。
         春州,乃岭南重镇。
         在这片由冼夫人的后代统治的地区内,汉人早已生根发芽,其他民族的百姓虽说不少,但数量早已远远无法和汉人抗衡。
         所有人加起来,恐怕都不到汉人的一成。
         中原王朝总是这样。
         没有任何一位帝王,喜欢毫无意义的战争。
         汉人那强大的同化性,才是世上最为坚硬的武器。
         来到春州,有三个目的。
         首先,春州是冯智戴的地盘。
         这货在书院读了两年书,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比个小媳妇,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柳白临走的时候,这货特意将春州刺史的大印,交给柳白。
         请柳白帮着看看春州,若有紧急要务,也能帮助处理一二。
         其次,春州乃是前往岭南道首府南海郡的必经之路。
         走了大半个月,在春州歇歇脚,才好继续启程。
         最后一个原因,在于春州乃是柳家超市最大的货源地之一。
         东家来了,自然要好好查查账。
         一方面是真想查一查,以确定未来对于春州的政策规划。
         二来,也是给当地的柳家员工,填上点信心。
         岭南可不是蜀中!
         作为重点发展地区,柳家在岭南的产业,甚至比关中还要多!
         走在春州的大街上,随处可以看见门匾上柳叶形的标记。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
         里边的柳婉儿、柳蓉儿,乃至张知兰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她们都是头一次来岭南,对于这个地方,神往已久了。
         除了沈威他们几个,迎来送往,经常出差的泰记员工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头一次来。
         不过,岭南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少新鲜感。
         发展岭南的策略,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
         就连柴令武,恐怕都比一般的岭南本土人,更加了解岭南。
         做生意,消息至关重要。
         有时候,甚至连地域山川,河流走向,天色气候,都是需要去研究的。
         众人的落脚点,选择在了城中央的一间货栈之中。
         所谓货栈,就是货物的中转站。
         春州大部分的物产,都会先集中在这间货栈之中,再通过商队,送往各地。
         有了当年去幽州的经验,柳白没有把自己到来的消息,提前告诉岭南大掌柜老马。
         想当初,幽州大掌柜老周为了迎接柳白,恨不得把全城得人都忽悠出来。
         还不够丢人的...
         这一回,是进了城才找人通知的老马。
         “少爷!我的好少爷啊!”
         老马踉踉跄跄的跑过来,要给柳白磕头。
         柳白急忙把他拉住。
         老头子也六十好几岁了,冒冒失失的别再伤着。
         站好了之后,老马忍不住激动的说道:“老周和老刘招待了少爷一回,说了好几年,少于您这回可要在岭南多住上一段时间!”
         说完,他将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拉了过来。
         “小侄拜见柳叔叔!”
         年轻人看上去比柳白大了几岁,这个‘叔叔’却叫得格外瓷实。
         柳白笑道:“原来是慎微啊...”
         张顗,字慎微,乃是郧国公张亮的独子。
         他是书院唯一一个,即将毕业忽然退学的人。
         主要是因为,张亮统御着大唐唯一的一支舰队,除了要守卫沿海一带的安全,还要主持近海商船的一应事宜。
         可他毕竟是朝廷的国公,没有合适的名分,总待在岭南不像话。
         于是,只好将张慎微安排在岭南,专门负责海上商队的运行。
         小伙子原本是白白净净的后生,没想到,这才短短大半年,就晒成了黑炭头。
         唯独一口小白牙,咧嘴一笑,晃得人眼晕。
         众所周知,郧国公张亮,跟柳白好得穿一条裤子。
         张顗更清楚,自己过活,全都仰仗着柳白。
         当然要恭敬几分!
         给柳白行完礼,又跑到马车跟前。
         “见过两位婶婶!”
         马车里传来柳婉儿的声音。
         “慎微,一会儿去后边取东西,是你娘亲托我们捎来的。”
         柳婉儿和柳蓉儿在长安交游广阔,闺蜜甚多。
         张亮的继室李氏,便是其一。
         只不过,李氏并非张顗的生母,似乎没有多少感情。
         张顗拱手道:“谢过婶婶。”
         柳白很看好这个努力的小伙子。
         当年他的成绩很好,在军事学院数一数二。
         李承诫作乱之初,还曾立下过些许功劳。
         若非为了岭南的产业,他的成就不会比李义府等人低多少。
         来了岭南,等于断绝了他在官场上的前途,这辈子只能跟着跑船。
         从这个方面看,长安城中跟岭南商队利益相关的人,基本都欠了张顗,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
         “这些日子,慎微表现如何?”
         见张顗去给柴令武他们寒暄,柳白对老马问道。
         老马看了张顗一眼,目光之中,满是欣赏的意味。
         “小伙子不骄不躁,是个好后生,就是生活作风不怎么检点,倒也无伤大雅。”
         柳白笑了笑。
         张顗比他老子张亮生得俊秀多了,到了没人约束的地方,不四处拈花惹草才怪。
         年轻人,可以理解。
         只要不作奸犯科,他娶百八十个老婆,也没人在乎。
         “这几日莫要给慎微安排其他任务,让他跟我少爷我四处走走。”
         老马一怔,旋即大喜。
         “那我老马,便代慎微多谢少爷了!”
         柳白一怔。
         看上去,老马对张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