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342章 武举榜单,榜下捉婿
         事实上,远远不止东宫和执失家。
         昨天晚上去开会的,有一个算一个,所有人都在玩了命的琢磨,究竟该让谁,代替自己的家族,亦或者干脆代替自己,前往江南!
         这是一场新的分享盛宴。
         历来的成果表明,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不能错过!
         别说江南,就算是天涯海角,也要去!
         更何况,他们都有所预感。
         这恐怕是柳白在他那场不知名布局中的...最后一步了。
         一天之后,科举考试正式结束。
         有手眼通天的人,从宫里得到了消息,说成绩会在五日之内出来。
         朝中的诸位大儒们,正在紧张的研判着,榜单上的人选。
         偌大的长安城,几十万双眼睛,仿佛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三省官邸看。
         因为,判卷的地点,就选在了那里。
         仅仅两天之后,第一份榜单新鲜出炉。
         自三省官邸,数位轻骑,头上顶着殷红的翎羽,来到朱雀大街上,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
         整个长安城,瞬间沸腾!
         “应当是武举的榜单出来了!”
         “没错,文举不可能这么快!”
         “永安坊的赌档里早就开了盘口,赔率最高的,足有一百三十倍!”
         “听闻书院出身的年轻人,拔了头筹,必得前三甲!”
         “快!快去看看!”
         “...”
         大街小巷的人都跑了出来。
         参加了武举的考生,更是发了疯一般的往里挤。
         毗邻崇义坊的街面上,贩售《致知》的报刊亭周围,被堵得水泄不通。
         大批的巡城武侯出动,将秩序维护住。
         三省出来的人,在一群持刀武侯的拱卫下,将封在漆盒里的榜单,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旋即高举过顶。
         “武举榜单在此,诸位稍安勿躁,还需等礼部的官员前来唱名!”
         几句话的工夫,周围的人,又多了好几倍!
         踏踏踏——
         几个穿着绿色朝服的官员,骑着快马,急吼吼的朝这边赶。
         “都让让!礼部的人到了!”
         哗——
         人们急忙向后退。
         这时候,若是耽搁了礼部唱名,怕是会被急切的考生们,活活打死!
         若是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最前排至少有三成,都是某些豪门大户的家庭仆役。
         有的拿着绳子,有的提着箱子。
         更有甚者,连铁索铁链都取来了。
         他们穿得也很奇怪。
         明明都是青衣小帽的,偏偏腰间要围上一条大红色的绸子。
         换做往常,看到这副装扮,以及他们手中的‘凶器’,巡城司的人,好说歹说都要抓起来,盘问一番。
         不过,人们都清楚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长安城的老人们,看着他们的眼神,还带着几分笑意。
         科举未开十余年,已经许久不曾见到‘榜下捉婿’的热闹了。
         上榜,就是前途!
         前隋的时候,高门大户酷爱用这种手段,给自己找一个乘龙快婿。
         礼部的官员唱了名,直接上去用绳子困住。
         不管怎么着,先掳到家里再说。
         碰上脾气古怪的,甚至会直接扔进洞房。
         剩下零零碎碎的仪式,以后有空就补,没空就算了。
         看得出来,那些高门大户,对武举还是相当重视的。
         他们都知道,能上榜的人,肯定武艺非凡。
         因此,派来的仆役,一个个都膀大腰圆的。
         否则,别说是捉女婿了,恐怕挤都挤不进来!
         长长的朱雀大街,因为这五六个放榜的地方,致使交通彻底陷入瘫痪。
         哪怕不感兴趣的,都要被迫听一听。
         礼部的官员,来不及把脑门子上的汗擦去。
         为首的中年官员,使劲搓了搓双手,从三省的人手中,接过榜单。
         总共分为三张。
         最先开始的,当然是三甲中人。
         “幽州,孙思观!”
         “河东,王秀福!”
         “淮南,李世!”
         “...”
         不用念完了,那些榜下捉婿的人,早就动手了!
         伴随着一声声大笑,以及打闹的声音,不知有多少年轻俊彦,被人掳走。
         没人去管。
         这年头,还没听说男人嫌老婆多的。
         哪怕万般不愿,也顶多是被请进去,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再送出来而已。
         等文举唱名之后,这些人都要进宫去拜见陛下。
         若是惹得人家不高兴,当着皇帝的面告状,那全家老小可就完蛋了。
         也有身手利索的,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大笑几声,一扭身,蹿上房梁,眨眼便消失不见了。
         更多的,却是留在原地。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两件美事凑到一天,倒也不错...
         人们都是有分寸的。
         自持实力,能拿捏住这些年轻俊彦的家族,不会在三甲唱名的时候动手。
         只有二甲,乃至一甲的那三个人,才会受到他们的青睐。
         于是,很多豪门手底下的仆役家丁,都分成了好几拨。
         也不管家里究竟有几个姑娘,先抓一批。
         万一有合自家小姐心意的呢?
         “二甲!”
         “陇右,令狐朝!”
         “长安,樊宗师!”
         “淮南,康大同!”
         “...”
         二甲和三甲的榜单,加起来总共只有九十七人。
         看样子,此番的武举,招录了一百人。
         二甲唱名结束之后,礼部的官员,取出最后一份。
         整个长安城的人,如有默契一般的,屏住了呼吸。
         无数人拥挤的大街上,安静的可怕!
         几拨唱名的礼部官员,仿佛商量好似的,打算一同念出前三的名字。
         “一甲第三,河东道,薛万备!”
         “一甲第二,陇右道,契苾沙门!”
         “一甲第一,河北道,孙仁师!”
         哗——
         话音未落,真正有实力的高门大户出手了!
         他们的仆役是最骁勇的,只要看见那种,打算张嘴大笑的,直接一闷棍抽在后脑勺上!
         这可是前三名!
         不出点奇招,怎么把人家拿下来?
         一时间,朱雀大街上乱成了一锅粥。
         三省和礼部的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唱完名之后,丝毫不犹豫,骑上马就往回跑。
         很快,各个高门大户起了冲突。
         这个喊着‘孙仁师’的名字,那个叫唤着‘哪个是薛万备’。
         不多时,竟然演变成了上千人的群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