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460章 不是自己的银子,花起来就是不知道收敛
         经过多日的商议,填海造陆计划终于有了眉目!
         听起来,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可实际上,当审批文书摆在柳白桌案上的时候,数字低得让柳白愣了老半天。
         文书并不多,总共也就十几页。
         柳白翻来复起的看了好几次,也没有发现别的内容。
         他开始细心研读起来。
         在进行某项计划之前,开展可行性分析,拿出预先方案,再出具审批文书,是柳家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的固定流程。
         审批文书上,就有预先方案。
         看上去,填海造陆似乎、好像并不怎么难。
         办法很清晰。
         经过柳家工程队的那些建筑大师们,一致的表决,认为东洲岛上的填海造陆工程,不需要提前围起堤坝。
         简单的说,就是往大海里堆料而已。
         主要的预算,汇集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工成本,直接占据了预算的七成。
         技术不过关,只能用人海战术。
         两成半是料钱。
         这部分的开支,有一部分是与人工成本重叠的。
         因为,大部分工程并不需要去单独购买材料。
         岛上最不缺的,就是砂石泥土。
         之前的改造工程之中,已经挖了数不清的大坑。
         如今被挖出来的砂石泥土,都堆了好几座山了...
         只有一部分地势比较奇特的海滩,需要围起简单的堤坝。
         但这其中,水泥却是重中之重。
         “预先设想的拆除堤坝成本,并不存在,咱们新建了一支爆破队伍,听说李淳风那小子,研究出个定向爆破的技术,到时候拆除堤坝的时候,让他出手便是!”
         听着老孟的讲解,柳白呵呵一笑。
         火药本来就是道家无意之中发明出来的。
         在后世的传说之中,甚至干脆将火药的第一次使用,安在了孙思邈的头上。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火药起源于道家的炼丹术,哪怕安在晋朝的葛洪身上,也比安在老孙头身上靠谱得多。
         定向爆破可是门大学问。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目的,主要在于如何用剂量最少的火药,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拆除效果。
         这种问题,在东洲岛上并不存在。
         火药有的是,堤坝也不打算继续留着,只要留心别把自己崩飞了,任他随便炸去,也出不了什么意外。
         看来,填海造陆还真就不怎么难。
         有人觉得难,那是因为他穷!
         如果不计成本的话,柳白完全可以招募来八百十万人,用不了几年,他能把东洲岛跟陆地连起来!
         实际上,原始阶段的填海造陆,还真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这跟活埋人,是一个原理...
         人海战术,足以弥补没有大型抽泵机的空缺。
         真正的难题,并不在于工程上,而在于地质勘探上。
         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填海造陆。
         最起码,东边就很不合适。
         傻子都知道,要往海沙冲积的地方填,才能又快又好。
         可西边,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合适。
         这需要足够的试错成本。
         当然,这个问题在柳白面前,也是不存在的。
         很快,他给审批文书上签了字,让老孟拿着去苏州城里,找自家商行的人,筹备工具和材料。
         剩下的,就是人手了。
         这也是唯一比较棘手的问题。
         正想着,王守仁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少爷,已经拿到了!”
         他把一份厚厚的名录,放在柳白的桌子上。
         柳白惊奇的说道:“这么多?!”
         江南华族使用的‘藏富于民’政策,说白了就是用借贷的手段,来控制百姓。
         令柳白没有想到的是,被江南华族控制的人,竟然多得超乎想象!
         “这还仅仅是苏州和越州的人,若是把整个江南道都算上,数字不会低于现在的十倍!”
         王守仁的语气很平淡。
         他向来是个,很会控制情绪的人。
         这一点上,他比柳白做的要好。
         两三寸那么厚的名录,柳白看了个目录那么多的内容,就看不下去了。
         按照书院的统计,苏州总共才一万一千户,撑死四五万人。
         越州的人数相对多一些,大概有那么六七万户,总共也不会超过二十万。
         算下来,江南华族控制住的人口,起码占了三成以上!
         这还仅仅是,他们利用借贷手段控制住的人。
         曾经江南华族有农田的时候,门下的佃户贫农,数量也不会少到哪去!
         明知道,人数越多对自己越有利,柳白还是忍不住愤怒。
         怪不得朱子弘分三次拿出上千万贯来,一点都心疼。
         怪不得他每日都要享用一次寒食散。
         不是自己的银子,花起来就是不知道收敛!
         想一想,张家那种外强中干的华族,在朱家的逼迫之下,还能传承下来,也着实不容易。
         这么看来,顾成道那个老狐狸,也留着不少底牌呢...
         “泰记在江南总共有多少人手?”
         王守仁略一沉吟,道:“加上后勤,差不多能凑出两千多人。”
         柳白的眉头一皱。
         迁徙到岛上来的,肯定要从名录之中挑选。
         这种工作让两千人来干,比大海捞针也轻松不到哪去。
         “各地能抽调出多少人手?”
         王守仁笑了笑,道:“少爷,您莫要忘了,咱们才来了不少帮手...”
         柳白立刻反应过来。
         “你是说,佛门和道门的人?”
         王守仁笑道:“咱们辛辛苦苦给他们造声势,又出银子又出人的,他们总不能光落好处,一点血都不出吧?”
         柳白冲他一竖大拇指。
         “还得是你!”
         他这是第无数次,佩服王守仁的脑子。
         这世上只有两个人,让柳白真想掰开他们的脑袋,看看里边是什么馅儿的。
         一个是李泰,另外一个,便是王守仁了。
         多年以来,柳白就没见过,比他们还聪明的。
         这时候,许褚走进来。
         “少爷,袁天罡求见!”
         柳白眼前一亮。
         “来的正好!快快请进来,把少爷我的好茶也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