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872章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点爱好?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老吴一看就知道,小满没听懂。
         他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问你,你们宫里这群人,靠什么过活?”
         小满当然不会蠢到,回答老吴说‘俸禄’。
         他仔细想了想,道:“内苑三司之中,司宫台、北司的来路不清楚,那些都是边边角角的人物,内侍省这边,要么是靠着外苑官员的进献,要么是靠着宫内的采买...”
         大唐的太监集团,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
         李二登基之后,奉行精简政策,将大量的宫女和太监放出宫去。
         饶是如此,到了贞观十一年,宫里的太监,依旧有近三千五百人!
         至于宫女,那就更多了!
         贞观四年时,李二下令,太监官位最高者,不得超过三品。
         也就是说,像小满这样的内侍省老大,也不过是正四品而已。
         司宫台和北司的总领太监,虽然也是正四品,但地位跟内侍省总领太监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天上,另外两个在泥里头!
         哪怕是内侍省下辖的宫舆司、掖庭局、奚官司、内仆局等地的五品首领太监,也要比他们的地位高得多。
         说白了,有权才有地位!
         小满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一是因为,他的师承太过于强悍!
         如怀恩那般人物,就连房玄龄都要以礼相待!
         刘瑾的地位稍差,那也是外苑官员,要小心供着的天子近臣!
         掌管内侍省,最大的权力所在,是左右监门将军!
         没错,太监之中,也有武将!
         到了唐玄宗那一代,大名鼎鼎的高力士,也就是冯盎的重孙子,甚至以太监之身,位极人臣!
         战功赫赫!
         对于小满而言,每年的外苑官员进献,就已经数不过来了。
         宫中采买的物资多,任何一样,内侍省都有抽成!
         这是一笔,旁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小满他们这师徒三代,已经相当厚道了。
         他们谨慎的活在规则范围之内。
         连老吴都知道,这师徒三代的大半积蓄,都死死攥在李二手中。
         留下的,无非是仨瓜俩枣罢了。
         否则,李二哪来的私房钱?
         足足几百万贯,想都不想,直接投进大唐股事局!
         老吴颇有几分当先生的觉悟。
         他拍了拍小满的肩膀,道:“再怎么说,也无法跟你说明白,你不妨先去求求少爷,让他给陛下拟个折子,让你在家里住上几天!”
         小满一愣。
         “陛下不会允许吧...”
         老吴哈哈大笑,道:“你师父还不是整天在家里闲逛?陛下从不会计较这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小满点了点头。
         “我这就去求少爷!”
         说完,就要往门外跑,被老吴一把抓住!
         他叹息一声,道:“也不知,你这急躁的性子是跟谁学的,按理说,你师祖和刘瑾,都不是这样的人...”
         小满这才想起来,他之所以来到门房,是因为柳白的书房里有客人。
         他讪讪一笑,道:“我再等一会...”
         ...
         柳白书房里,有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
         重要到,柳白甚至需要亲自烧水泡茶来招待!
         此人,名为欧阳询!
         当世之中,名列大儒的人不少。
         大儒的名头,不是靠年纪来积累的。
         而是靠学识,靠著作!
         真正堪称鸿儒者,大唐盛世不胜枚举。
         大唐初年,也仅仅只有那么四五位。
         刨除已经去世的颜氏上一代家主颜思鲁,以及堪称宰相之师的王通。
         剩下的就更少了。
         老王勣自然属于一个。
         曹宪算一个。
         颜师古,勉强算得上半个。
         除此之外,欧阳询同样名列鸿儒之中!
         后世,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以及还未出世的薛稷,称为‘初唐四大家’。
         相比之下,欧阳询在经义上,在书法上的造诣,明显更胜一筹!
         之所以名声不如其他三位响亮,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官场之上,并没有多大的建树。
         以鸿儒之名,至今还只是一个从四品下的官员罢了。
         太子率更令!
         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之一。
         实际上,只是东宫的大秘书而已。
         柳白的书法,集百家之长。
         当世之中,唯有欧阳询,能稳压他一头!
         大名鼎鼎的《九成宫醴泉铭》,便是出自欧阳询之手!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点爱好?
         柳白的爱好,总共就那么几个。
         欧阳询在当世书法界,绝对是毫无争议的天王巨星...
         不过,欧阳询今日过来,却并非是与柳白探讨书法的。
         快八十岁的老头,背着手在柳白的书房里溜溜达达。
         看着挂了满墙的奇珍字画,不由得赞叹出声。
         “柳家主的珍藏,比之皇宫也不遑多让,着实令老朽叹服!”
         柳白把琉璃茶盏放在对面,笑道:“欧阳先生若是有意,不妨挑上一两幅,算是柳某的心意。”
         欧阳询摇了摇头,道:“君子不夺人所爱,老夫年幼时,家师时常教导说,字乃精魂,此生能得一观足以!”
         柳白颇为感叹。
         有师承的人,说话就是有水平!
         欧阳询的老师,是个和尚,被人称为‘智永禅师’。
         俗家姓王,乃是正正经经的王羲之七世孙...
         “老夫此来,并非是为了看字,而是求柳家主,向太子进言!”
         欧阳询坐下来,目光灼灼的看着柳白。
         柳白笑道:“柳某已多日未曾见过太子,甚至,都不知他如今在何地。”
         欧阳询深吸口气,道:“太子依旧在宫中,不过...已杀得血流成河!”
         柳白太了解李承乾了!
         或者说,他太了解李家人。
         这一大家子,血脉之中带着狼性!
         不杀个血流成河,李承乾根本咽不下这口气!
         欧阳询正色,道:“太子乃天下表率,君子何曾欺之以方?若给天下留下一个嗜杀成性的骂名,日后如何服众?”
         平心而论,柳白也想管一管。
         再杀下去,倒霉的不是别人,而是小满!
         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展开?
         可惜,柳白也师出无名。
         他固然能劝住李承乾。
         可那货憋着一口气,没准什么就会爆发。
         二十岁的人了,总不能老踹他屁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