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 第1952章 书读的多,反倒成了罪过?
         李祐和李愔小哥俩来到书院的时候,正是老先生们最激动的时刻。
         两个人刚在门口冒了冒头,看到里边的场景,赶紧把脑袋缩回来。
         这种情况下进去,最少也会挨一顿训斥。
         “他们在争论什么?”
         李祐问道。
         李愔翻了个白眼,说道:“鬼知道他们天天在争论些什么...”
         两人就蹲在门口等着。
         没过多久,老先生们全都出来了。
         看着蹲在门口的小哥俩,陆德明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哼了一声,没搭理他们两个人直接离开。
         虞世南和高士廉,倒是问了问两人的来意。
         发现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两个老头转头就走。
         等老先生们都走光了,两人这才重新把脑袋露出来。
         发现教室里边,王守仁和老王勣不知在说些什么。
         院长依旧显得很激动,而王先生只是不断的劝慰他。
         “进不进去?”李祐问道。
         李愔想了一会儿,道:“还是再等等吧,最近院长的脾气不太好,我看见他都躲着走...”
         又等了一小会儿,老王勣终于出来了。
         他压根就没看见两个人,脚步走的飞快。
         李愔和李祐这才敢进去。
         他们没有问,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
         书院的老先生们,地位一个比一个高。
         光是需要让皇帝以礼相待的,就有五六位之多!
         有资格指责宰相鼻子骂的,简直就数不过来!
         李祐他们就算是王爷,也不敢闲的没事给自己找麻烦。
         王守仁听了他们两个人的疑惑,盯着两人看了许久,直把他们看得浑身发毛。
         “这种问题,你们不该问我,无论是问陛下还是问太子,都十分恰当,却唯独不能问我!”
         李祐歪着脑袋说道:“这是为何?”
         王守仁把手里的书卷起来,在他们两个人的脑袋上一人敲了一下。
         “国与国之间的事情,最不该问的,就是做学问的人,因为书读多了之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极大的转变,相比之下,反倒不如其他人客观务实,你们两个人还在认识这个世界的阶段,万万不可被做学问的人误导!”
         两个人满脸的莫名其妙。
         这是什么原理?
         书读的多,反倒成了罪过?
         带着这种疑问,两人告别了王守仁。
         打算壮着胆子,去书院的新校区那一排小楼,求教他们的亲爹。
         ...
         新校区!
         这一排毗邻上林苑的小楼,已经住满了来自各方的贵人。
         不光是新兴老郡王李德良,就连李孝恭和李道宗他们,都求着书院的先生们,给他们让了一套。
         总共也就十几间小楼罢了,光王爷就住了二十多个。
         最近这几天,连房玄龄他们几个也死皮赖脸的住了进来。
         李祐和李愔的到来,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们找到,最好说话的阴妃,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距离住宅区不到百步的花圃里,阴妃正带着长孙皇后身边的老嬷嬷,采摘大棚里新开的茉莉花。
         这东西,一旦长成就要立刻摘下来。
         不能晒,一晒全都烂了,因此需要用大火烘烤,再晾上几天,才能泡水喝。
         小哥俩跟着阴妃一块儿采摘,阴妃带着一顶精致的斗笠,担心晒黑了,脸上还蒙着面纱。
         “最近还是不要打扰你们父皇的好,柴令武回来后,陛下正为他的爵位苦恼,昨天晚上还大发雷霆呢好好的...”
         小哥俩感觉自己的智慧有些不够用了。
         柴令武明明打了一个大胜仗,嫉妒着他们发狂,不过就是一个爵位而已,反正柴令武也不在乎,随便封一个不就成了?
         父皇为何要大发雷霆?
         阴妃把两人手里的小筐子拿过来,倒在老嬷嬷手里的布袋中。
         “你们呀,放着一群足智多谋的人不用,为何非要过来触你们父皇的霉头?”
         李愔眨了眨眼睛,道:“娘,我们去求教王先生了,可是王先生不告诉我们!”
         阴妃在李愔的脸颊上捏了一把,笑道:“王先生是经世大才,他所考虑的事情,当然跟你们不一样,如果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们听,反倒会对你们产生误导。”
         李愔咧了咧嘴,道:“王先生也是这样说的...”
         阴妃笑了笑,朝着远处一指。
         “你们看那边,不就有一个很好的人选来解答吗?”
         两人顺着阴妃的手指朝远处看去,只见刘仁轨正溜溜哒哒的往外边走,明显是才从李二的房间里出来。
         这家伙也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还是和李义府他们同期的学生领袖。
         然而,他毕业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进入朝廷,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家伙不声不响地加入了泰记。
         如今,已经泰记是之中,地位仅次于黄巢的二掌柜!
         如果单从官职上来看,恐怕他已经足以比肩四品大员了!
         两人赶紧把小筐子放下,颠颠的跑过去,把刘仁轨拦下。
         “原来是两位王爷!”
         刘仁轨笑眯眯的冲两人拱了拱手。
         两人急忙拱手还礼。
         从身份上讲,身为皇族亲王的他们自然要远高于刘仁轨。
         可是从关系上看,刘仁轨却是他们的学长。
         两人把心中的疑惑,讲给刘仁轨听。
         也说了,王守仁不愿意给他们解答问题的事情。
         刘仁轨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几声。
         “王先生对于学问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
         他把两人待到距离稍远的小凉亭之中。
         “那封来自大食的求救信你们看到了吗?”
         两人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说一说,你们心里如何看待吐谷浑处置方法吧!”
         两人对视一眼,李祐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比较支持第二个方案,如果将那块地方当成大唐的羁縻州,不光省事,还可以收取重税,一举两得!”
         刘仁轨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我大唐拥有不下八个羁縻州,每年需要派驻的军队,就有多少人?要知道,羁縻州的混乱程度,可不是中原地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