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春回大明朝 > 第一四五章 杀尽江南百万兵,匣中宝剑血犹腥
         “诸位阁老,有什么想法?”
         杨丰笑着说道。
         阁老们全都沉默不语,看得出心情都很复杂。
         “今天咱们也不是御前会议,索性都开诚布公的说说,你们自以为都算计的很好,尽量的先哄着我,然后在南边悄悄准备,只要有足够的武力在手,就可以和我讨价还价了。
         的确都是老谋深算。
         可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猪队友。
         你们算无遗策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背后什么时候冒出一群疯子。”
         杨丰说道。
         “开原伯不去抓捕逆党,在此说这些有何用?
         山东逆党作乱已非一日,穷途末路之下,勾结部分朝臣铤而走险,也在情理之中,朝廷也在进剿,开原伯要是心急,那老朽就请旨换开原伯总督军务,到时候一举荡平逆党,也是开原伯大功一件。至于牵连几个南直待罪乡宦,那给南直下旨捉拿就是了,此辈因被陛下贬斥,心怀怨恨,勾结山东逆党行刺也算不上什么稀奇。
         至于逃跑的逆党该追捕就追捕。
         开原伯在此何为?”
         赵阁老缓缓说道。
         他和赵南星这些人并不是一伙的,甚至算得上是政敌。
         当年赵南星和顾宪成就是给吏部尚书孙鑨当打手攻击内阁,本质就是内阁和六部的斗争,也是东林党崛起的序幕,虽然这时候东林书院还没重开,但东林书院的几个大佬全都在这场斗争波及,而且结成战斗友谊。
         或者说都是因此被罢官的。
         赵南星是冲锋在前的,顾宪成是幕后军师,闹大后薛敷教,顾允成上阵,最后斗争白热化了高攀龙,安希范登场,东林八君子五个都在这场斗争中上阵然后因此被罢官,还包括东林三君里面两个。他们被罢官后借着这场斗争的名气和心中的不忿,开始在各自家乡广收门徒,摆出指点江山姿态抨击朝廷,一时间成为南直隶士子心中的偶像。
         最后干脆把实际上很古老的东林书院重建作为大本营。
         然后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靠着他们科举上的才能,对八股文的钻研,逐渐培养起大批门徒考中进入官场。
         常州,苏州,松江三府本来就科举重地。
         明朝近三百年总共出两万多进士,这三府加起来就有两千多,至于三甲就更可怕了,几乎每一科这三府都得出一两个,而后期随着同盟军的扩大,尤其是邹元标为首的江西集团,再加上南直隶的全面加入,浙江的部分加入,这个集团实际上控制了大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进士产量。
         科举时代,哪个地方有发言权看什么?
         不就是看进士产量吗?
         为什么辽东永远没有发言权?
         整个明朝期间辽东总共出了六十来个进士,不一定能赶上这三府多的时候一科的,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发言权?
         一个控制四分之一进士产量的集团……
         如果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不懂用规则之外的手段,那真就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过现在东林党还只是雏形阶段。
         但这次刺杀,已经展现出这些政治集团的动员能力。
         “追不上了,他们是昨天早晨走的,不出意外这时候已经出顺天府,保定巡抚李盛春既然是他们同谋,那肯定已经安排好一切,估计明天我们就能收到李盛春弃官南逃的消息了。”
         杨丰说道。
         “开原伯拿出突袭京城的神速,想来还是能追上的。”
         张位不无讽刺的说道。
         “张阁老又调皮,什么突袭京城,明明是进京诉冤的,再说我就算追上又能怎样,还不是我这个弑君逆贼斩尽杀绝,以成竖子之名,就让他们走吧!
         左右我是要去江南了,到时候再相见也不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对,这画风不合适!”
         杨丰说着站起身。
         紧接着他走向门外,然后突然间转过身……
         “杀尽江南百万兵,匣中宝剑血犹腥,这画风才对,哈哈哈哈……”
         然后他就那么狂笑着走了。
         后面阁老们一脸恐慌……
         “赶紧五百里加急给邢昆田,让他务必截住这些人,怎么都如此冲动,就不能再等一年,无非几百万石粮食而已,又不是让他们多交,过去交多少还是交多少而已,怎么就一个个如此看重,苏州府随便挑出个大户人家,一年哪个不得收几十万石租子?”
         沈一贯怒道。
         他真被这些家伙气坏了,不过他本来和这些家伙不是一伙的。
         “你觉得邢昆田会拦吗?”
         赵阁老幽幽地说道。
         “呃?”
         沈阁老无言以对。
         就是啊!
         邢玠为什么要阻拦啊?
         他现在巴不得祸水南引,让杨丰去江南呢!
         这样看起来赵南星未必是多么纯洁,说不定他真的属于那种义士,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父老,如果杨丰真要下江南,那么北直隶是不用担心了,杨丰不可能先收拾北直隶士绅了。他带着大军到天津坐船南下就行,至于中间的山东应该也很好办,比如邢总督亲自招降,衍圣公等人幡然醒悟,主动带着山东靖难军向皇帝陛下请罪……
         反正无非就是牺牲几个官员。
         再说这场叛乱是三位藩王带头的,所以把三位藩王扔出来当牺牲品就行。
         都是明白人。
         都知道该怎么操作。
         只要南都那边真敢另立新君,杨丰肯定带着皇帝御驾亲征,然后山东军民一看果然是皇帝,什么杨丰弑君都是胡说的,既然杨丰没有弑君,而且还保护皇帝御驾亲征,那他就不是奸臣了。
         咱们都被那些坏人骗了。
         万岁,我们都是忠臣,我们坚定的站在您这边去讨伐江南逆党,只要您不分我们的地,我们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
         江南遍地黄金,开原伯,您就别盯着我们这群穷鬼了。
         大家就是这样卖来卖去,北方士绅卖南方士绅,南方士绅卖北方士绅,山陕那边快快乐乐鼓掌助威,山东士绅表示我光荣反正,反正只要杨丰有事做,不至于顾上祸害他们,那他们是没什么节操的,不过这样算算对杨丰的绥靖似乎也是没什么节操的,绥靖还不就是想让杨丰祸害北方?
         “唉,这大明怎么就成了这番模样?”
         沈阁老慨然长叹!
         “那到底该怎么办?”
         张位问道。
         “还能怎么办,随他们去吧,给南都那边送信,说明一下情况,剩下的咱们也管不了,但愿南都那边能撑住,咱们这几把老骨头,跑又跑不了,继续在这里虚与委蛇着吧!”
         沈阁老站起身说道。
         当然,关键就是那个跑不了啊。
         养心殿。
         “陛下,这是刘一燝的供词,因其他逆党昨日就已经逃走,故此臣未能追及,若李盛春真与其同谋,恐怕此时他们已然到达保定,保定总兵杜桐率军在德州前敌,保定并无其他兵马,李盛春找些借口南下,是无人能阻挡,且赵南星在真定已经私下招募党羽,他们会合之后必然到卫辉劫持潞王。”
         杨丰一副沉重的表情说道。
         “没给沿途地方官员下令拦截吗?”
         万历面无表情的说道。
         “已经下令,但未必有用,甚至很可能会有更多官员随李盛春一同南逃,臣已经给李如松下令,让他立刻赶往卫辉保护潞王,不过就路程算,他未必能赶得上,逆党劫持潞王之后必然去山东,那时候他也无能为力了。”
         杨丰说道。
         李如松的募捐大军已经到唐王那里了。
         这支狼群一样的募捐队伍,到目前为止已经募捐超过三百万,其中两百万已经送到杨丰这里,而剩下还有崇王和周王,这两家应该还能弄出不少,最终整个募捐数量可能达到四百万。不过在超过两百万后,李如松的募捐力度明显有所减弱,这个混蛋应该开始私藏了,只不过没敢私藏太多,毕竟他手下也跟着部分京营监督的。
         而消息传到他那里得五天,他就算真想拦截,骑兵到达卫辉也同样至少得五天以上。
         总之时间很紧。
         更何况他也未必会真想拦截。
         这又不关他的事,他就是搜刮银子换李如梅那些人而已。
         他没有必要搀和这个,再说他接下来的立场还很难说会怎样,就算不会和南方合伙,也只会中立看热闹。
         皇帝陛下叹了口气。
         他这几天受到的打击有点多,一直就这样萎靡不振。
         真伤心了。
         他真没想到他的衮衮诸公们居然会这样对他。
         “陛下,咱们得做最坏打算,若逆党的确挟持潞王南逃,在南都另立朝廷,或者干脆连潞王也不用,直接扶持其他藩王,那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也就唯有陛下御驾亲征了。”
         杨丰说道。
         “若然,朕就只能效法武庙了!”
         万历继续那么萎靡的说道。
         “陛下,振作一些,有臣在,几个幺麽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浪花。”
         杨丰一脸忠肝义胆的说道。
         万历僵硬的一笑……
         幺麽小丑的确翻不起什么浪花,大魔王面前他们算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