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五百年 > 第124章 战略转移
         九月一日,武关城外,楚军集结。
         这次攻城的是屈家的家族兵。
         跟前几次攻城一样,楚军推着投石车、云梯向前。
         等推进至射程内时,投石车停下,点燃瓦罐准备抛射。
         只见远处大量圆形之物抛射而来。
         这不是石头,这是什么东西?
         震天雷刚落下时,楚兵都不明白所以。
         “爆爆爆…”
         楚兵们惊骇了,在后方指挥的项羽和武将们也惊骇了。
         爆炸引燃了楚军的瓦罐,烈火熊熊燃烧着。
         现场惨叫哀嚎声一遍。
         “这是震天雷,撤兵!”
         鸣金收兵了。
         突然遭受震天雷打击,士兵们被吓懵了,带着恐惧之心的士兵,是无法正常作战的。
         项羽果断下令撤兵,要想好对策才会再攻城,也让士兵们有个心理缓冲。
         齐、韩联军那边的人,有武将被项羽所收买了,如果那边有对策,也会派人通知项羽这边。
         城墙上的秦兵们欢呼着,总算见识到了震天雷的威力。
         军候在本子上记录着,大业二年九月一日,使用震天雷九十二颗。
         在武关前往关中的道路上,快马疾驰着。
         “加急军情!加急军情!”
         传送军情的士兵,在抵达驿站后,喝过一口水,歇息一刻钟,再换过一匹马继续出发。
         这名士兵到了下个驿站后,匆匆吃过饭,再换马继续出发。
         “六月二十五,杀敌6,自损270;”
         “六月二十七,杀敌952,自损907;”
         “六月二十九,杀敌945;自损933;”
         …………
         子婴每隔一天,就会接到武关最新战报。
         再后来接到苏忠的报告,火药队来了,使用震天雷,楚军不敢再攻城。
         子婴写好诏书,派人前去武关,对武关将士们的英勇奋战进行表扬,等取得最终胜利之后,再论功行赏封爵。
         ——————————
         “嗖…嗖…嗖…”
         下辩县西边山林中。
         秦军小股部队,跟敌军交战起来。
         双方既有射箭,也有近距离格斗。
         为了适应在这里作战,双方都挑选出善于在山地丛林行动的人。
         “屯长,韩军攻上来了!”
         这数十名秦兵退路已被堵住,韩兵围攻了上来。
         看着这些秦兵,韩兵们目露精光。
         这些秦兵就是军功,对于军功封爵标准比秦军还低的韩军来说,个个都想斩首立功,哪怕战死在这里,军功有儿子继承。
         “杀….”
         韩兵们冲了上去,秦兵殊死抵抗,激烈搏杀,战到最后一人。
         在山地丛林的小规模战斗,数不胜数,只是多数时候,秦兵能有序地边打边退,偶尔会出现被敌军围攻消灭的现象。
         ————————
         下辩县西边,水下村,敌军前锋离这里已不远了。
         这天,县令杨直亲自来到这里,安排村民撤退事宜。
         在水下村附近,是下辩县除县城外最大的平地,这里有大片农田,才得以养活许多人,水下村有近三千人,是下辩县最大的村。
         县令对村民转移十分重视,不仅动员了官吏,带上一批马车,还请求韩信帮忙,韩信专门派出一名军候带着上千人协助。
         因为成年男丁皆被征召去当兵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要是没有帮助,要搬家迁徙到关中,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朝廷不会坐视不管,要是当地官员做得不到位,会被严厉惩罚。
         吏员和士兵们,帮村民把家中要搬的各种物品收拾,搬到马车上。
         要搬的物品不少,有衣服、生活用品、粮食、锅炉等等。
         许多家庭有养殖羊、鸡、鸭等牲畜。
         鸡鸭都被装在笼子里。
         等所有物品都被装上马车后,所有人都被集中起来。
         杨直站在高处,大声说道:“乡亲们,赵国、齐国、韩国、匈奴侵犯大秦,你们被迫离开这里,只是暂时的,大秦军队必定能战胜敌人。朝廷在关中有更好的土地分给你们,等胜利之后,你们可选择留在关中,或者重新回到这里。”
         最后,杨直再指着农田,说道:“庄稼还没熟,乡亲们就不得不离开,甚是可惜。必须把庄稼烧掉,不能留给敌人。”
         现在是九月初,离庄稼成熟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没办法提早收割。
         随即,吏员们行动起来,放火把本村全部农田庄稼焚烧。
         看着这熊熊烈火,看着被烧毁的庄稼,有些妇女哭泣起来,对于他们来说,庄稼就是命根子。
         这些村民们,大多数仅能温饱,要是有一季粮食没有收成,仅有的存粮,根本无法支撑到明年第一季粮食收成。
         官府有明确说名,要是存粮不足,官府会发放粮食,绝对不会让每个人饿肚子。
         随后,村民们出发了,踏上了迁徙的行程。
         有人负责架马车,有人负责驱赶羊、耕牛。
         老人小孩坐在马车上。
         为了帮助迁徙,尉缭征调了许多马车。
         除了满足粮草运输外,就是对迁徙的民众载人载物。
         目前,整个秦国人手紧缺。
         村民们每走出一天的行程,路上都会有官吏设置的临时安置点,搭帐篷让迁徙的村民临时居住。
         这种临时安置点,设施齐全,有烧火的柴草,有烹煮的锅炉,还有临时的羊舍、牛舍。
         这是尉缭的严格要求,官吏必须把各项细节做到位。
         对于各项工作,尉缭会及时向皇帝报告。
         有称职的丞相处理事务,子婴才能安心待在陇山,秦兵们才能无后顾之忧。
         ——————————
         时间进入了九月中旬。
         联军徐徐推进,固然是稳扎稳打了,没有出现太大风险,进度也快不了。
         李左车倒也能沉得住气,按照这样的速度,只要粮道不断,迟早能打到关中。
         一旦打到了关中,哪怕粮草被截断都没关系了,关中、蜀地的粮食产量,让全天下垂涎,可抢夺粮食,就地补给。
         不过,李左车必须注意,项羽在攻武关,不能让项羽抢在前面攻入关中。
         按照他的估计,守卫武关的秦军至少能抵挡一阵子。
         在徐徐推进的同时,李左车也寻找着更好的办法。
         在随行带路的人当中,有个原本在汉中郡西部的人。
         他告之李左车,下辩县汉水上游,有一条很少人行走的小道可去到汉中郡。
         对此,李左车有自身的考量,要是秦国缺少善于用兵的人,出兵汉中、截断秦军粮道,不失为好办法。
         但秦国出现了懂用兵者,必定会派兵严防死守,要是派去汉中的人多了,反而会分散自身兵力。
         要是完全不派兵去,等到了大军即将入关中时,汉中的秦军必定会北上关中救援。
         李左车决定,派出一名校尉,带领一万士兵前往汉中。
         他给校尉明确任务,去到汉中后以袭扰为主,尽可能牵制秦军兵力,不能跟秦军正面大规模作战。
         两天后,赵军进入了水下村,这里空荡荡的,除了房屋本身外,所有有用的物品都没留,带不走的已被事先烧毁。
         随后不久,李左车把指挥部搬到水下村。
         ——————————
         函谷关,联军营寨。
         张良派来的人见到了韩王信。
         “韩将军,丞相已做好盾牌!”
         随即把书信给韩王信。
         韩王信看了之后,点点头,觉得张良的办法很好。
         他是韩国皇室成员,以前大多数人认为,韩王信会反对张良专权,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韩王信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对张良的举动。
         韩王信觉得,要是没了张良,韩国还真的无法强大起来。
         按照他的感觉,张良应当不会做出篡位的事情来。
         两天后,一批韩军把大盾牌运送到营寨。
         盾牌有三人高,长长的手柄可两人或三人一起握着。
         接下来,韩王信教导士兵如何有效使用大盾牌,如何应对秦军的震天雷攻击。
         “敌军来了!敌军来了!”
         函谷关上的秦军,再次进入了作战状态。
         在城墙上的孟通,看到了不一样之物。
         这次攻城的是韩军,除了投石车外,还有那很高的盾牌。
         盾牌足足有三人高,走在最前面,跟在后面的是投石车。
         孟通很快看出来了,这是应对震天雷的。
         火药队已准备好了,随时抛射震天雷。
         城墙后每架投石车铁勺,都放着震天雷,旁边士兵手抓着一根香,随时准备点燃。
         在投石车后十丈,地面上放着箱子,箱子里装着的是震天雷,一旦前方投石车把震天雷抛射出去后,会有士兵立即抱着震天雷,快速送给前方投石车。
         之所以不把震天雷放在投石车旁边,是要为了防止被敌方的瓦罐砸中,只要有一颗瓦罐越过城墙,落入投石车旁边,很容易引燃震天雷,继而发生大爆炸。
         “到了!”
         这是城墙上的火药队士兵发出的信号。
         军候发出攻击命令,士兵点燃震天雷引线,投石车将之抛射出去。
         函谷关前方,投石车后面的韩兵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震天雷落入前方。
         尤其是韩王信,更是要检验成效,看看能否真的扛住震天雷攻击。
         “噹噹噹……”
         大部分震天雷被挡住了,撞在盾牌上,落在盾牌前地面上。
         只有五颗震天雷越过盾牌,落入后方的投石车旁边。
         “爆爆爆……”
         密集的爆炸声响起。
         在盾牌前爆炸的震天雷,让手持盾牌的士兵感受到了冲击力,盾牌却还能稳稳当当的。
         部分韩兵可没有那么幸运了,那些在盾牌后方落下的震天雷,炸伤了不少韩兵。
         韩王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瓦罐并未放置在投石车旁边,而是在投石车后边十数丈外,投出这个瓦罐后,有士兵抱着瓦罐迅速过去。
         安然无恙的韩兵动作迅速,在秦军第二批震天雷落下前,把燃烧的瓦罐抛射出去。
         第二批震天雷落下,有四颗落在盾牌后方,又再收割一批韩兵。
         但是,韩兵的第一批上百颗瓦罐已抛射而出。
         大部分瓦罐落在城墙上或城墙前,有四个瓦罐落在城墙后。
         其中,有两个瓦罐掉落时的火焰,引燃了还未来得及抛射的震天雷。
         “爆爆!”
         两声大响。
         十数名秦兵被炸伤。
         大家惊呼着,要是把装着震天雷的箱子就放在投石车旁边,后果不堪设想。
         受伤的士兵立即有人抬走救治。
         其它投石车继续向敌军投掷震天雷。
         双方的投石车相互攻击。
         总体来说,震天雷越过盾牌的概率,高于韩军瓦罐越过城墙并引燃震天雷的概率,韩军的伤亡高于秦军。
         韩军攻城部队逐渐靠近,等到了城墙下时,秦军没有用震天雷炸。
         震天雷制作成本高,尽量少使用。
         用火攻对付韩军已经足够了,韩军攻城器械皆被烧毁,留下大量尸体狼狈而回。
         武关关城内,医官在救治着被震天雷炸伤的士兵。
         每人身上被数量不等的瓦片射中,必须把瓦片取出。
         “阿……”
         在医官取某士兵眼睛里的瓦片时,该士兵大声叫着。
         这士兵被七块瓦片射中身体,其它部位还好,没有造成残疾,却不幸被射中了一只眼睛,变成了独眼龙。
         还有一人身上被十数快瓦片射中,其中一块射在胸口,所幸有甲片保护,瓦片所在部位不深,并未危机生命。
         最倒霉的一名士兵,被瓦片射中颈动脉,失血过多身亡。
         看着被炸伤的士兵,秦兵们更直观感受震天雷的威力。
         孟通把韩军使用盾牌这个方法,派人向皇帝报告。
         子婴得知后,再派人让武关守将苏忠知晓,让苏忠有所防范。
         韩军的方法,不久后被项羽知道了,项羽也命人制作大盾牌。
         ————————
         下辩县城,大批民众从城门而出,向东而去。
         敌军离县城已经不远了,所有人必须转移。
         相关的物资,都已经提前转移走了。
         县城西边的军营,也拔营起寨。
         指挥部搬迁的地址,韩信早已选好了,在陇西郡东边跟内史区交界处。
         九月底,联军进入了下辩县城。
         不出李左车所料,这里空无一人,没有留下任何物质,只有空荡荡的建筑物可供他们使用。
         对于李左车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他又把指挥部设在县城,便于指挥前线大军。
         从陇西南边交界处,再到深入山区的下辩县城,联军已经沿途开拓出一条道路,道路连接着许多个军营,兵马行动、粮草运输畅通无阻。
         他们想着的是攻秦,认为暴秦一定能被灭,却不好去想,要是这次失败了,辛辛苦苦开拓出来的道路,最终会被秦国所用。
         在陇山行宫的子婴,有件事让他头疼,那就是秋收。
         尉缭说,秦国人手不足,他已经竭尽全力了,秋收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有些庄稼未能及时收割。
         现实情况如此,子婴没有去责备尉缭,只要能挺过这个难关,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所幸的是,秦国有足够的粮食储存,六十万军队日常伙食,再加上迁移百姓粮食补助,这些存粮还足以坚持一年有余。
         开战已经四个月了,秦军累计阵亡万余人,累计杀敌三万余人。
         子婴对取得最终胜利,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不过,秦国和敌人的生死较量,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而是全方位的较量,为求胜利不择手段。
         危险正悄悄降临嬴子婴身上。
         ——————————
         “终于铸造出来了!”
         部下向项羽报告,新的盾牌已铸造好了。
         两天后,盾牌运到营寨,项羽看着这些大盾牌,很是满意。
         这是他专门命人铸造的。
         他认为楚军比函谷关外的韩军、齐军强得多。
         韩军扛住了秦军震天雷打击,到了函谷关下却毫无办法。
         项羽一定要让自己的军队,攻陷武关。
         回到皇帐,御厨已准备好膳食,虞姬正等着他回来一起用膳。
         项羽最看重两件事。第一,是灭暴秦,称霸天下;第二,是跟虞姬好好在一起。
         带着大军到函谷关不久,项羽思念虞姬了,让虞姬来到这里。
         虞姬见项羽脸有喜色,问道:“何事让陛下高兴?”
         项羽淡然一笑,说道:“暴秦虽有震天雷,但并非没破解之法,我已找到破解之法。破武关、入关中,指日可待。”
         他破解震天雷,铸造大盾牌,只是其中一环。
         对于要防备在城墙前秦军使用震天雷,项羽也想到了相应的办法。
         爱人在身边,灭暴秦又有希望,项羽的心情非常好。
         虞姬为之高兴,盈盈一笑,说道:“妾身祝陛下早日灭秦,成就霸业。”
         项羽开心一笑,把虞姬搂在怀中,温言道:“等灭暴秦后,你喜欢住在关中还是彭城?”
         虞姬依偎在项羽怀中,感受到无比的幸福,柔声道:“陛下喜欢待在那,妾身都跟着陛下。”
         项羽道:“听闻暴秦的枸酱味道甚好,等灭秦后,咱们要好好尝尝。还有咸阳宫、阿旁宫,如若爱姬喜欢,就在那儿住下,如若不喜欢,朕一把火烧掉。”
         虞姬道:“听闻阿旁宫甚为华丽,嬴政为建造阿旁宫,征调许多民夫,不少民夫还因此累死,要是将之烧掉,太可惜了。”
         项羽道:“凡是暴秦之物、凡是嬴姓之物,除非你喜欢,否则,朕全部都会烧掉。”
         随之,他显出愤恨之色,再说道:“暴秦曾灭我楚国,又让祖父兵败自杀,我项家跟赢家之仇不共戴天,朕定要报仇雪恨。”
         说罢,项羽那强有力的右手紧握着拳头。
         项羽极为憎恨暴秦,憎恨嬴家的人,虞姬对此深有体会。
         虞姬道:“妾身想在阿旁宫住下,陛下就别烧阿旁宫了。”
         她不仅想见识一下阿旁宫,也不希望这难得的宫殿建筑被焚毁。
         随即又说道:“还有那个项邯,咱们去到关中后,让项邯也到关中来,他是自家人中办事最牢靠的。”
         项羽笑道:“只要爱姬喜欢,朕一切随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