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秦五百年 > 第126章 玩弄于鼓掌
         经过统计,昨天楚兵累计有九千五百余人死亡,秦军死亡三千一百余人。
         第二天,攻城战继续进行。
         这次由龙且来指挥。
         秦军有震天雷扔下,有效杀伤楚兵。
         楚兵同样采取火攻战术,今天却不奏效了。
         没有震天雷在城墙上爆炸,却仍然有震天雷在投石车后面落下。
         一天下来,楚兵死亡八千九百余人,秦兵死亡两千四百余人。
         战斗结束后,军候孙廉清点震天雷数量,只剩下百余颗了。
         都尉那边只是说,皇帝已批准,再调拨一千颗震天雷,会尽快运送过来。
         项羽每隔一天都攻城,对于苏忠等各级武将来说,是他们乐于看到的,敌军伤亡比自身大很多,这样捞军功方式很爽。
         ————————
         回到营寨后,龙且立即找项羽。
         此时的项羽,正在看着虞姬跳舞。
         见龙且到来,虞姬停止跳舞,退下回避。
         “陛下,城墙上没有震天雷爆炸!”
         项羽来回踱步两下,开口道:“定是秦军没把震天雷放在城墙。”
         他想来想去,一时想不出针对性的办法。
         只好说道:“我军伤亡是很大,秦军伤亡也不小,哪怕用人命来填,也要把武关拿下。”
         龙且很明白项羽的想法,说道:“暴秦处处受敌,抽不出多少人守武关,就算伤亡小于我军,拼人命也必定拼不过我们。”
         项羽点头道:“龙兄说得没错,我们必须持续进攻,不能让李左车抢先攻入关中。据亚父在暴秦的探子来报,李左车已攻下下辩,若是进度快,再过三五个月便可攻到关中。”
         在攻武关这方面,两人是心有灵犀。
         从兵临武关到现在,楚军累计战死已达五万人。
         具体伤亡数据,项羽并不公开,只有少数几人能知道。
         龙且道:“咱们要抓住这次难得机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城。我还看到,秦军用在城下的震天雷已没先前那般频繁,想必武关的震天雷已不多了。”
         项羽道:“如此更好,让我们少死点人。”
         ————————
         时间进入了大业三年。
         十月初一,这是属于秦国的新年,在陇山的秦兵们,都欢欢喜喜过新年。
         军中特意加菜,普通士卒也吃上了大鱼大肉。
         平常忙碌的子婴,给自己放假两天,放松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三年前,子婴第一次狩猎,自那以后,开始喜欢上了打猎。
         在古代,除了职业猎户靠打猎为生外,打猎成为许多上层人士喜爱的运动项目、娱乐项目。
         历史上汉武帝就喜欢狩猎,时常在上林苑打猎。
         来到没有电视、网络的古代,子婴逐渐喜欢上了狩猎,累计有近十次外出打猎。
         子婴带上王威、王元,在朗卫的护卫下,前往二十余里外山林。
         行宫周边皆是军营,西北二十余里处的眉山,是最佳狩猎地点。
         行宫北面山顶上,有两个人望着山下草原,远远望见皇帝已出发了,从山的另外方向赶去通知同伙。
         自从嬴子婴在陇山住下后,这两人一直待在山上,一待就是数个月,每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十分有耐心。
         这山是行宫周围最高的山,山下草原行宫的动静,在这里可一览无遗。
         子婴来到眉山,大部分朗卫留在山脚下,小部分跟着皇帝进山。
         王元、王威、韩谈都跟随在皇帝身边。
         子婴一身戎装,手握弓,后背有装满箭支的箭囊,宛如一名骑射手。
         刚进入山林不久,发现了一只成年鹿。
         见马匹前来,鹿奔跑起来想要逃跑。
         狩猎既是娱乐,也是运动项目,更是骑兵训练中必不可少一环。
         在战场上,要是骑兵对骑兵,双方都处于奔跑中,要能在自身移动时射中移动中的目标,骑射才算合格。
         子婴张弓搭箭,对准了鹿。
         “嗖”的一声,射中了鹿的大腿,鹿受伤难以奔跑。
         子婴再一箭射中鹿脖子。
         “陛下射中了!”
         朗卫们欢呼着。
         如果是骑射高明的人,一箭就能射中鹿的要害。
         子婴平常注重锻炼,平常除了跑步、俯卧撑外,也练习格斗和骑射,骑射能力不算太差。
         有名朗卫策马向前,把鹿拾起来。
         古代人烟稀少,被开发的地区不多,野外动物众多。
         野兔、野鸡之类的动物太常见了,子婴半点兴趣都没有,碰上了都将其放过。
         他喜欢狩猎大型动物,比如老虎、熊,大野猪也不错。
         子婴策马在山林中行走着,寻找着值得猎杀的猎物,朗卫们紧紧跟随。
         旁边的王威道:“陛下,末将也想狩猎!”
         要是跟着皇帝,遇上猎物都是皇帝优先射箭,对他来说太无趣了。
         子婴对王氏兄弟道:“你们想狩猎就去,朕有朗卫护驾足也。”
         随即,王元、王威策马向东边而去。
         子婴从西北方向,策马向半山腰行走。
         不久后,子婴勒马停下,前方有一头大野猪。
         野猪是好猎物,尤其是长出长长獠牙的公野猪,子婴更喜欢。
         子婴策马轻轻向前,让朗卫别跟上,避免吓跑野猪。
         走到约五十米距离时,子婴张弓搭箭。
         正当箭支要射出时,野猪突然间向北边狂奔。
         子婴策马追了上去。
         野猪奔跑速度不慢,但如何比得上皇帝那万里挑一的宝马,子婴给自己的坐骑取名为“的卢”。
         子婴离野猪越来越近,但这是在山林中,有许多草木阻挡,射击不方便。
         这时候,野猪不跑了,转过身来,向子婴冲来。
         哇塞!敢冲上来送死!
         或许是刚才人多,野猪被吓跑,现在子婴一人,野猪可不怕。
         大型公野猪,攻击力强,可把人咬死,有些大野猪连老虎都不怕,何况是一匹马、一个人。
         野猪冲到一半距离,没草木阻隔了。
         “嗖”
         箭支射出,射中了野猪眼睛。
         野猪吃痛,惨叫连天。
         “嗖”
         一箭再射出,射中野猪脖子。
         野猪重伤,倒地挣扎。
         此时,有两个人已经盯上了子婴,他们携带弓箭,利用草丛掩护靠近。
         此时,朗卫从东南方向奔来。
         数十米外草丛中,一人低声道:“得快动手,再不射就没机会了!”
         这时候,子婴策马靠近重伤还在挣扎的野猪。
         猎杀了一只大猎物,对自己表现还算满意。
         忽然间,他发现了前方草丛有异动,向前望去,看见了张弓搭箭的两个人。
         是刺客!
         “嗖嗖!”
         两人箭支射出。
         与此同时,子婴一扬缰绳,的卢拔腿狂奔,速度很快。
         两支箭擦身而过,要是不是的卢起势快,子婴已经中箭了。
         按照现代的专业名词来说,的卢的加速度很快。
         加速度太快,在没有马镫情况下,子婴双腿一时没夹稳马身,摔下马来。
         “有刺客!有刺客!”
         在这短暂时间,朗卫已冲近,向刺客方向放箭。
         能够刺杀嬴子婴的机会很少,在陇山等待了好几个月才有这个机会,却没有成功,两名刺客大呼可惜。
         朗卫快速冲了上来,其中一人被射中要害,另外一人被射中大腿。
         子婴摔下马的地方,幸好是草丛,并无大碍,要是摔在硬地面,肯定会伤得不轻,甚至有可能骨折。
         子婴惊魂甫定,刚才还真的惊险,连这样都能碰上刺客,对手要除掉自己,真是不择手段。
         受伤的刺客被朗卫押了过来,是二十左右的青年。
         子婴显出帝王应有的威严,问道:“你从何得知朕的行踪?”
         刺客没有回答,大声道:“嬴子婴,会有人收拾你的,暴秦的末日就要到了!”
         这时,一名朗卫特别注视着刺客,惊呼道:“李牛,原来是你!”
         他再向子婴道:“陛下,李牛跟卑职是同村,他乃家中独子,父母已亡。卑职入朗卫前,李牛已不知所踪,原来做了刺客。”
         子婴命令,把刺客押回去,交给陈平处理。
         被射死的大野猪,有朗卫放在马背上带回去。
         王元和王威也回来了,各猎杀了一只大猎物。
         回到行宫后,陈平立即对刺客进行审问,软硬兼施。
         十月初二,陈平来到书房。
         “陛下,刺客已招供!他家原是齐国商人,始皇帝灭齐后,被迫搬迁到关中,不久后沦为庄稼人,因此全家都怨恨大秦。五年前,李牛父亲身亡,只剩下他一人,后来被间谍利用,与大秦为敌。”
         “在北边那最高山山顶上,一直都有人暗中监视行宫动向,昨日定是察觉到陛下要去狩猎,找到刺杀陛下机会。”
         李牛所知道的只有这些,他的上级就在那山顶上。
         随即,子婴派人上山搜捕,严令要活捉,从间谍嘴里查出同伙。
         要是没有线索,很难查出其他同党。
         嬴子婴已遇到两次刺杀了,要是不把探子、间谍一网打尽,难保不会有第三次行刺。
         下午,陈平来报,山上刺客发现秦军后,逃无可逃,已自杀身亡了。
         线索又断了!
         ——————————
         关中东部,栎阳郊外,这里有大片农田。
         农户们在忙着收割庄稼,田地里的人只有妇女、老人、未成年少年,没有身体健全的成年男人。
         即使他们已经很勤快了,仍然是忙不过来,还有许多庄稼没有收割。
         这里,年近六十的爷爷,跟十三岁的孙子,边忙碌边说话。
         爷爷唠叨道:“都怪我,我爵位不够,要不然可让你和你爹享福,不用种如此多庄稼。”
         从始皇帝初期到现在,爷爷从军多年,只获得第一级“公士”爵位。
         在初期,爷爷什么军功都没捞到,直到数年前守卫函谷关时,因为当时秦王婴实行两倍军功,在平摊军功时,才有幸获得一级爵位。
         他儿子早就战死,没捞到爵位。
         孙子道:“再过三年,我也可上战场杀敌杀敌,我一定会立功。”
         爷爷道:“立军功重要,性命更重要,不要像你爹那样,连命都没了。”
         随后,他再看着自家还未收割的大片农田,不知要何时才能忙完,压力山大。
         这时候,只见乡啬夫带着一批年轻人,向这边走来。
         周边的农民们同样看到了。
         “是官府派人来帮我们吧!”
         “太好了!庄稼很快就能收割完了!”
         “终于盼来了!”
         …………
         乡啬夫大声道:“乡亲们,朝廷派人来帮你们收庄稼了!”
         随即,乡啬夫安排起来,每户人家视情况不同,安排二至四人帮助。
         这些人皆是蓝田大营新征召的十六岁士兵。
         程开跟咸阳令做好商议,把五万士卒具体分配到每个县,再由当地的县、乡具体安排。
         有年轻人来帮忙,农民们十分高兴,他们感谢朝廷,感谢皇帝陛下。
         ——————————
         “武关战报….”
         坐镇陇山的子婴,每隔一天都会接到武关战报。
         项羽每隔一天攻函谷关,每次会造成七千至上万不等的死亡;
         秦军每次战亡人数,一千五以上至两千余人不等。
         目前,武关士卒累计阵亡一万四千,累计杀楚军四万九千余人。
         陈平道:“项羽如此不惜代价攻城,看来真的心急了,担心被联军先入关中。”
         子婴冷笑道:“强攻武关,吃亏的是项羽,以为能把武关攻破,要是他真能灭秦,死那么多人倒还死得有价值,可偏偏不会让他攻破武关,让项羽的士兵白死。”
         为了战略全局,还没把连弩投入实战。
         要是在武关、函谷关守军配备连弩,伤亡比例还会更大,敌军更加没有破关的可能性。
         为了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哪怕是大连弩,都暂时没投入使用。
         陈平道:“陛下,可实施下一步了,让联军那边更着急。这需要陛下回一趟咸阳,才能让对手更确信。”
         子婴同意了,跟家人离别好几个月,顺便见见老婆子女。
         君臣两人再具体商议细节。
         两天后,子婴召集众将。
         “朕许久未回咸阳,有许多事要处理。朕明日启程回咸阳一趟。朕不在陇山时,这里的兵马,暂时交由扬威将军王元节制。”
         王元听后,神情振奋,这里剩余九万兵马,等派出去协助秋收的五万人回来,那就是十四万人,一下子掌管如此大军,为之欢喜。
         随后,子婴取出兵符递出。
         王元上千,弯腰恭恭敬敬接过。
         子婴道:“若有意外,王将军可临机指挥,便宜行事。”
         王元恭敬道:“诺!”
         在场武将们,有些人认为,王元是仗着皇亲国戚这层身份,才获得这个权力。
         ————————
         “祝贺兄长,成为大军主将,统率的兵马比韩信还多。”
         当王元回到军营,把事情告之弟弟,弟弟高兴祝贺着。
         王威又道:“有丞相坐镇咸阳,陛下突然回去,不知有什么事?”
         王元道:“那不是咱们该打听的,做好分内事。”
         王威好奇道:“大哥,那兵符是何样?可否给我瞧瞧?”
         王元取出兵符,满足一下弟弟的好奇心。
         王威接过,用手摸着、用眼睛细细打量着,感受着这象征兵马调动大权的兵符。
         想当年,高祖父最多时统率六十万大军,那更是威风。
         哥还年轻,就是十四万大军主将,日后再立战功,定能向高祖父那样,再为王家赢得无限殊荣。
         很快,王元把兵符取了过来,兵符可不能给别人。
         ——————————
         十月十日,在朗卫护送下,子婴启程回咸阳。
         现在的朗卫,人数已扩大到了三千,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
         路途上,子婴看见许多身穿短打的士兵,在田地里帮助秋收。
         有十万士兵帮助,关中的庄稼已收割得七七八八了。
         汉中和蜀地可就没那么好了,男丁不足耽误秋收进度,今年收成低于去年,已成为定局,子婴和尉缭也没办法,已尽了最大努力。
         数日后,子婴回到咸阳。
         “臣妾拜见陛下!”
         王思和冯幽兰齐齐行礼。
         王思对女儿道:“快拜见你父皇!”
         三岁的嬴梦向子婴行礼,用尚不流利的话说道:“儿臣拜见父皇!”
         “梦梦好!”
         子婴高兴地抱起女儿。
         儿子赢文广才刚刚学会走路,根本不懂什么什么礼节。
         两个老婆分别向子婴讲述这几个月来的经历,特别是在子女方面。
         嬴梦比较聪颖,这几个月来,学会了许多礼仪。
         儿子赢文广,在一岁两个月时才学会走路,现在行走还走不稳。
         这几个月来,两个老婆多次让老家的嫂嫂、弟媳带着孩子入宫,让孩子们一起玩耍,妇女们凑在一起家长里短。
         第二天,子婴在书房接见尉缭。
         “陛下,除了汉中、巴蜀秋收有所耽搁,其它一切尚好!”
         还在陇山的时候,尉缭已把主要事情都向子婴报告,即使有数月未见,也并无特别的事情要商讨。
         唯一的要事,就是反间计。
         子婴把陈平也叫入书房,一起商讨。
         尉缭道:“这法子好,让齐、韩、赵三国着急,让李左车不得不加快推进速度。韩信能统兵,应当能见机行事,力挫敌军。”
         第二天,子婴举行大朝会。
         腾其奏报,截止到上个月底,秦国已有九万八千匹合格成年战马。
         这是了不起的数字,子婴对他的工作表示肯定,勉励其继续努力。
         陈烈再奏报去年盐铁、纸张买卖的收益。
         等臣子们奏报完毕后,子婴道:“众卿做得很好,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大秦子民万众一心,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随后,廷尉于真道:“陛下,我军在武关、函谷关、长城全是守势,在陇西节节败退,大秦不知何时才能胜利?”
         在陇山军中确定的战略方针,属于超级机密,知道的人没几个。
         秦国有许多人都知道,秦军虽然在白沙乡取得胜利,却是不断后退,被敌军所占的国土越来越多。
         陈烈道:“陇西南边许多国土已被敌军占领,百姓被迫东迁。臣认为,这样下去不行,大秦军队应当主动出击。”
         卢德道:“臣觉得,我秦军战力不可能低于齐、韩、赵三国军队,匈奴兵虽凶悍,在陇西山地作战,发挥不出优势,我军可主动出击,将敌军赶出大秦国土。”
         又陆续有多名臣子发言,同样是着这事。
         他们不知道核心机密,又不懂兵事,只是按照常理去理解战事。
         待众臣发言完毕后,子婴朗声道:“如何应敌、破敌,朕会做好调度,会跟将军们商议。朕要说的是,最后胜利者,必定是大秦。”
         既然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臣子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众臣心目中,皇帝英明神武,他们相信皇帝。
         午后,朝会结束前,子婴公开点明,让尉缭、陈平、邹离、腾其、钟平到书房。
         其他人都知道,皇帝定是跟五人商议机密要事。
         书房中,腾其道:“大家都知晓陛下回咸阳,许多人有还知晓陛下召五位重臣密议。再由臣把‘机密’透露给间谍曹镇,应当能引张良上钩了。”
         子婴顾虑道:“张良足智多谋,或许有可能被他识破。”
         尉缭道:“项羽全力猛攻武关,这是各国皆知的事实,即便张良没有全信,也绝不希望项羽先一步入关中,不由得张良、赵歇、刘邦不着急。臣认为,十有八九能成。”
         陈平看了一眼旁边又矮又丑的邹离,再对皇帝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让张良深信不疑,又还能将项羽玩弄于股掌。”
         子婴大喜,说道:“陈卿家速速道来!”
         陈平道:“为了让张良真的相信我们派人跟项羽谈,我们必须真的公开派人见项羽。这还得劳烦邹大人了,公开出使楚营,在项羽接见时,公开说有密事要跟项羽单独谈。”
         子婴点点头,认同这点,既然演戏,那就把戏份做足。
         随后,陈平又再说出邹离如何跟项羽谈。
         书房内,君臣六人皆高兴起来。
         子婴和另外四名臣子,都对陈平甚是佩服,佩服陈平计谋的毒辣。
         项羽失去陈平、韩信,损失真是太大了。
         第二天,陈韦家中。
         腾其来到这里,间谍曹镇同样被陈韦叫来。
         未等腾其开口,陈韦先开口了。
         他说道:“皇帝回来了,还召五位重臣在书房,想必是商议密事。”
         腾其和陈韦心中一惊,曹镇居然知道了。
         腾其先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说道:“曹兄说得没错,机密要事,不宜在朝会公开讨论。”
         随即,腾其又再喝了一口茶,没有继续说下去。
         陈韦很识趣,把带来的包袱放在台面。
         腾其打开包袱,一见是金饼,顿时两眼放光。
         随即压低声音道:“本身三国联军加上匈奴,秦军已抵挡得很吃力了,项羽再趁火打劫,猛攻武关,陛下忧心忡忡,真的觉得大秦保不住了。特召五名重臣商议。最后,陛下决定,先派使者跟项羽密谈,若项羽答应不杀子婴和家人,并且保护其安全,让其有块小封地,嬴子婴可开武关,向项羽投降。”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曹镇心中贼喜。
         陈韦“顺口”道:“若是被项羽突破武关,那先进入关中的,就是项羽了。”
         曹镇离开后,第二天就动身出发,要赶回去向张良报告。
         ——————————
         咸阳宫,书房。
         里面有嬴子婴、邹离、腾其、尉缭、陈平五人,专门讨论反间计事宜。
         子婴敲敲身前的桌面,说道:“事情很明显,朝会大臣中有内奸,向间谍通风报信。”
         子婴看向尉缭和陈平,要听听两人意见。
         尉缭道:“陛下,臣认为,若是现在就调查内奸,必定会引起曹镇和同党疑心,对腾太仆起疑,甚至会影响反间计的成败。”
         陈平道:“陛下,臣赞同丞相所言,不宜现在调查,等胜利后再调查。”
         子婴点点头,说道:“两位卿家言之有理。”
         随即看向邹离,说道:“劳烦邹卿家出使楚营,跟项羽谈好。”
         又有重要任务了,邹离很高兴,表示绝对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