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东欧当倒爷 > 第309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四个多月不见,弟弟长高了,也壮实了。
         就是肤色有些不讨喜,原先一张还算是白净的脸蛋现如今黑不溜秋到了脖子以下。
         “哥说是中间要去看你,结果呢,一忙就给忙忘了,林儿,你不会怪哥吧?”
         杨林松开了紧抱哥哥的双臂,腼腆应道:
         “哪有啊!哥,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怎会怪罪哥呢?”
         杨宁冲着弟弟瞪起了眼,戳中杨林的心口窝,怒道:
         “不要口是心非!你嘴上不说,但心里面已经怪罪哥了,对不?”
         杨林慌忙摆手,连声否认。
         “没,没有,哥,我真的没有怪罪您……”
         杨宁以怒其不争的口吻叹道:
         “你就说一句怪罪哥了,能怎么着?能死了你吗?”
         杨林愣了一下,随即试探性地嗫嚅道:
         “那我就……怪罪哥一下?”
         杨宁这才现出了笑容。
         左手帮着弟弟拿了件行李,右手搭在了弟弟的肩膀上,哥俩向停车场走去。
         “这就对了嘛。哥没去看你,是哥食言,哥得弥补这个过错。林儿,说吧,想要点什么补偿?”
         杨林欢快应道:
         “我想吃哥烧的红烧肉。”
         杨宁白了弟弟一眼。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接着说,还想要点什么?”
         杨林挠起了脑袋。
         他的生活,无非就是吃饭睡觉训练三件事。
         吃饭,有俱乐部的餐厅,随到随吃,而且三餐免费,几个月下来,他也勉强适应了西餐口味。
         睡觉,青训营提供宿舍,两人一个房间,他跟舍友小哈维虽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语言障碍,但相处的还算是融洽。
         训练……
         那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比起他之前的体校,不知道高出了多少个档次。
         还想要点什么呢?
         上了车,驶出了机场,杨林仍旧没能想出他还有什么想要的。
         杨宁颇为欣慰地看了眼副驾座位上的杨林。
         说句心里话,原主兄弟的这一家人是真心不错,朴实,敦厚,从未因为家里有个暴发户就生出了怎么怎么的奢靡思想。
         但越是这样,杨宁越是不爽。
         挣了那么多的钱,自己的家人却不帮着他花,把花钱的重任全都压在了自己一个人的肩上,这算是个什么事呢?
         决不能接受!
         老妈那边,被他叨唠的已有改变,搬来帝都后,已经从经常买点鸡鸭鱼肉进步到了时常买点山珍海味。
         老爸那里,消费观也大有改观,除了帝都人最为钟爱的二锅头之外,别的酒,低于了两块钱一瓶,他老人家基本上都不会看上眼。
         妹妹还小,再过一学期才能小学毕业,能指望她的,不过是一个月几十块的零花钱。
         所以,现如今的重点培养对象,只能是放在了弟弟杨林的身上。
         “哥给你买辆车吧,我问过了,在巴萨那边拿个驾照挺简单……”
         杨林干脆利落一口回绝。
         “我要车干嘛?再说了,我的年龄也不够考驾照的呀!”
         杨宁不由翻起了白眼。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趁着过收费站的空档,杨宁从包里掏出了一沓绿钞,甩在了杨林的腿上。
         “这一万米金你拿着,等回去后,自个找个老师,在人家那边练球,首先要学好了人家那边的语言……”
         杨林却将这一沓绿钞还了回来。
         “不用,哥,青训营有老师,西班牙语,英语,都有人教。”
         杨宁再翻白眼。
         过份了!
         丫的。
         哥还就不信了,这钱怎么就花不到你身上!
         不着急,今天未能得逞还有明天呢,从长计议,慢慢琢磨,总是能想出合适的理由。
         到了家,刚好是晚饭时间,老妈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等在了餐厅。
         老爸在餐桌旁已然拉开了架势,开了瓶茅台,并于自己的面前以及左右两侧的位置上摆放了三只酒杯。
         “爸,我不喝酒。”
         刚一入座,杨林便捂住了面前的酒杯,使得老爸拎起来的酒瓶僵在了半空中。
         “过了年,你就十七岁了,也到了能喝酒的岁数了……”
         老爸拨开了杨林捂住酒杯的手。
         然而,那酒杯却被杨林握在了手中,桌面上空空如也,老爸这酒,也只能是倒了个寂寞。
         杨林慌忙解释道:
         “爸,我们教练说,喝酒抽烟对运动员的伤害非常大,所以……”
         一旁,杨宁抱着妹妹已然笑弯了腰。
         一路上被弟弟杨林怼得不成个人样,这会儿终于有人跟自己做伴了,当然要开心不已。
         “酒杯拿来,我替林儿喝。”
         老妈要过来酒杯,也算是为杨林解了围。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喝着聊着,不知道怎么着,话题就聊到老家的事情上来。
         没说几句话,老爸脸上的笑容已然不见了影踪,而老妈也是不自觉地长吁短叹起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没搬来帝都前,老俩口愁心的是一家人的生计,搬来了帝都,过上了好日子,老俩口的愁心事不见减轻反倒加重。
         杨林愤懑不已为父母抱不平道:
         “他们那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家日子过得好!”
         老爸长叹一声。
         事,确实就是这么回事,但理,却是一个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老妈娘家那边倒还好,毕竟有个‘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风俗,除了舅舅一家,别的亲戚,倒也不怎么好意思伸手借钱。
         但老爸这边可就不一样了。
         去年过年的时候,老爸老妈带着弟弟妹妹回了趟老家,给大伯家留下了十万块钱。大伯拿着这笔钱,在村子里第一个盖起了楼房,于是乎,全村老少都知道了杨老二一家在帝都挣到了大钱。
         不伸手过来借上点钱,就好像是吃了大亏一般。
         一开始倒也没啥大不了,这家三十那家五十的,一个月也就是个一两百块钱。
         可老杨同志的厚道换来的却是村里亲戚们的变本加厉,从不怎么好意思且编足了理由的三十五十的借钱,演变成了现如今一开口就是理直气壮且无需理由借口的一百两百。
         老杨同志平时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搭进去一大半,这到年跟前了,估摸着没有个万把块钱,根本过不了这个年……
         谁能受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