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替宋 > 第87章 带点礼物上路了
         古人的交通和通讯都非常不便,所以他们才会非常重视离别。
         挞懒非常喜欢杭州的繁华和秀美的风景,他好几次向赵枢表示,希望以后宋金友好,自己能经常来杭州玩。
         赵枢当然一口答应,并表示以后双方的关系肯定会更加和睦,大宋会输送一些人才去金国,金国也可以派留学生来大宋的开封、杭州等地深造,为两国的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将军的子嗣来了,本王一定亲自接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就算想去学少林的绝世武功,我也一定让少林的大师好生指导,再讲述一下当年少林和乔帮主不得不说的故事。”
         挞懒感动地直流眼泪,当场表示会以大金国使者的身份给大宋朝廷写信,说在杭州承蒙肃王的照顾,只有肃王才是最睿智、最了解两国友谊而且足智多谋、顾全大局。
         当然了,这都是建立在赵官家高屋建瓴的战略目光之下。
         以后大宋和大金将保持睦邻友好,等消灭了金国之后,大家在讨论领土归属的事宜。
         大宋之前求金国出兵灭辽的时候舔狗一样的许诺会把给辽国的岁币以后都转给金国,而且这个数目还有谈的余地。
         万俟卨还以为这货怒气冲冲的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起码要让大宋吐出两三倍的岁币才能回去。
         没想到肃王居然编了一个从没人听过的所谓“往事”就把这货感动的一愣一愣,这金人也实在是太容易忽悠了。
         回去路上的翻译工作肯定还是万俟卨进行,万俟卨有些恋恋不舍,再次表达了希望跟赵枢混的愿望。
         什么钱不钱的无所谓,就是想跟大王共同建设美好新大宋。
         这点愿望在不满足,说起来大王就有那么一丢丢的过分了。
         赵枢自然非常温和地表示了对万俟卨的欣赏,这阵子胖翻译的工作是不错,在翻译和其他隐蔽工作中都展现了不错的才能。
         他在相州当教授的时候肯定认识不少懂辽语的人才,现在大宋正好需要一批这样的人物来扩大以后的对外交往的范围和力度。
         这外事工作如果搞得好,以后双方的经济、文化、军事增多,朝廷更依仗谁自然不言而喻。
         万俟卨被赵枢一顿画饼,口水都流出来了,赶紧一个劲地点头称是,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努力,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赵枢失望。
         当然,赵枢的情商也没有低到让挞懒空着手回去。
         他打听到现在已经有龙井这种东西,赶紧叫人给挞懒包了半斤。
         之前得罪了赵枢的杭州知州赵霆听说赵枢要半斤,还以为自己产生了幻听。
         “大,大王,这,这半斤是不是有点小气了?”
         “你不懂。”赵枢懒洋洋地道,“听听本王的便是,不必多言。”
         物以稀为贵。
         食品饮料这种东西更是会因为稀缺程度而影响“口感”,酱香科技都是守着门口的一条河,跳到别的河去就卖不上价格。
         这茶也是一样。
         现在大宋给辽国和西夏出口的茶叶都还停留在日用品的范围,按茶的品质跟人换马,总少了一点内味。
         嗯,等平定方腊,得让越窑烧点小罐,这样既能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也能让金国和西夏感受一下大宋的文化,对大家都有好处。
         刘豫也偷偷跟在挞懒的队伍中一起出发。
         他本来想给朝廷写一封信控诉赵枢在两浙路的暴行,可考虑到挞懒跟赵枢的关系相当友好,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恶啊。
         等我到了大金国,一定要想办法说服金人攻宋,到时候要你们好看,我把你们都杀了!
         赵枢当然知道刘豫的存在,为了让刘豫在金国好好干,赵枢在“意外发现”刘豫失踪之后,立刻上奏刘豫畏罪潜逃之事,他的家人自然都得收押。
         想到家人的命运,刘豫一定会在金国工作的非常努力。
         送走了挞懒,赵枢总算松了口气。
         没有这个金人,他总算能好好为方腊之乱做一个总结。
         今天早晨韩世忠终于率军返回,向赵枢上奏战果——昨夜一战,方腊的大军被韩世忠正面冲散,要不是方腊本人殿后跟韩世忠斗了斗,只怕他们的部队已经被尽数吃掉。
         经此一战,方腊军已经彻底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开始向桐庐撤退,如果不想被消灭,后面跟朝廷谈判是大概率的事情。
         何灌看着昨夜的战果,唏嘘道:
         “我以前一直认为江南兵不堪战,没想到勤加练习,居然也有如此本事。
         良臣手下的这支禁军已经不在西军的主力之下,所欠的也只有马术和作战技法,只要苦练,早晚都能成为一支劲旅。”
         赵枢笑道:“良臣麾下的劲旅还不是得由何钤辖操练方有如此本事。
         经此一战,本王也知道大宋原来能练出如此敢战能战之兵,日后更多了几分信心。”
         韩世忠取得的战果赵枢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他可是韩世忠,以后是对抗金国和西夏的重要依仗。
         见他打了大胜仗,赵枢也不吝赏赐,当场给那些冲锋在前、立下大功的士卒发现钱赏赐。
         当然,老传统还是要有。
         发钱的时候,非常会来事的老兵油子何灌高声喊道:
         “领了钱、拿了饷、分了地的儿郎们,还不谢谢肃王赏赐。”
         他这一声吼,众人也齐刷刷地喝道:
         “多谢肃王赏赐。”
         “多谢肃王赏赐!”
         刚刚经历了厮杀的人喊起来都带着一股恐怖的杀气,赵枢微笑着连连点头,对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
         有赏赐激励,现在差的就是保家卫国的教育。
         不过这也急不来,首先得让这些士兵感觉到与大宋荣辱与共,才能生出保家卫国的执念。
         不然之前大宋的表现堪称一个彻底的黑恶势力保护伞,凭啥为这些高高在上的赵老爷效力。
         “给方腊发令,必须保证叔通的安全。
         如果叔通有恙,本王也不跟他谈了,直接杀他全家!”
         赵枢当即下令,众人又是一片轰鸣,都对迅速战胜方腊,还两浙路太平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全看方腊的态度了。
         ·
         给禁军发完赏钱,赵枢让韩世忠回去休息,自己则和何灌一起清点这一战的损伤,查找作战中暴露出的问题。
         无论胜败,战后反思都是很有必要的,这才是一支军队能不断变强的原因。
         查了半天,赵枢又从陈建那得知昨天晚上明教在城中闹事,还放火烧了一处大宅。
         好在火势没有蔓延,不然肯定又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据之前洪中孚搜集的情报,明教在两浙路的根基确实不小,一时半会想剿灭他们是真的有点困难,这些人阴魂不散,真是给老子惹麻烦啊。
         “他们杀了多少百姓?”赵枢不开心地道。
         陈建呵呵笑道:
         “百姓没死,死的都是些差役。”
         “唔?死的都是差役也不能这么开心,该安葬还是要安葬,不过百姓没事倒是真的出乎本王预料,难道他们都变成善男信女了?”
         “这倒不是。”
         赵枢来两浙路之后两浙路一直没有做出什么正面成绩,这会儿陈建终于可以挺胸抬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昨夜,明教教主邢道荣率军猛攻仁和县衙,知县张志成临危不惧,率领其子与众多差役苦战一夜,最后火烧县衙,击退明教,大战中更是生擒悍匪一人,经辨认,正是方腊军军师陈箍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