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望春山 > 第68章 第68章我除了齐大哥谁也不嫁,你要……
         68
         “见景山君气『色』, 似乎最近心情不愉?”
         孟景山脸上的笑容僵一下,也没再做遮掩:“岛津大人慧眼如炬!”
         岛津义藏摇头笑两声:“慧眼如炬算不上,只我与景山君友, 自然喜景山君之喜,忧景山君之忧。”
         这岛津义藏穿藏蓝『色』儒袍,头戴儒巾, 俨然一派大晋儒士的模样,若不说话的口音有些怪异,恐怕任谁都想不到他其实个倭人。
         此时他与孟景山临湖而坐, 面前的茶台上煮着茶,茶会友, 好一派写意之态。当然, 若话里没这么多机锋,能会更应岛津义藏言。
         “我一直敬佩景山君为人,为族人殚精竭虑, 有仁义之心,也一直觉得景山君个果敢之人, 如今看来, 景山君似乎没有成大事之勇。”
         这下孟景山脸上彻底没有笑。
         “岛津大人出此言?”
         “景山君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孟景山没有说话。
         岛津义藏站起来, 道:“你们大晋有句话,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王败寇。景山君陷囹圄而不自知, 困兽犹斗,殊不知天下之事没有万全之策,忧虑太过不过庸人自扰,我为景山君之友,当为友解忧, 只惜景山君似乎并不信任我。”
         说到这里,他叹口气,脸上却带着有些怪异的笑。
         “景山君,须知时不等人,我也耐心有限,希望我下次再来,还能见到景山君,而不被人取代。对,听说景山君货物被劫,至今没有找到劫货之人。罢,虽那些货也费我许多精力,到底景山君乃我挚友,景山君不用着急与我货款,用他物代之便罢。”
         “这——”
         “怎么?难道景山君有什么为难?按照海上的规矩,都一手钱一手货,我与景山君多年交情,便把货先给你,如今货丢非我之过,我替景山君考虑物代之,怎么景山君反倒不愿?”
         “你要的货乃朝廷禁品,数量太多本就容易引起人猜疑,如今岛津大人又要大批量的,恐怕……”
         “我解景山君之危,景山君也当解我之难才。”
         岛津义藏噙着笑看他。
         孟景山迫于压力,也只能点头。
         等岛津义藏走后,他脸黑如墨,突然站起来挥落茶案上有的器物。
         .
         顾玉汝和薄春山刚准备回家,顾玉芳回来。
         “娘,我们回去。”
         “回吧,晚上还过来吃饭?”
         “不,晚上家陪娘吃饭。”顾玉汝唤的娘,指的邱氏。
         孙氏想想也,回来的第一天就往娘家跑,晚上再不家,总不像话,遂也就不再说。
         等夫妻人走后,孙氏转头看看站一旁的顾玉芳,冷哼一声。
         “知道回来?”
         “我若不回来,娘恐怕就把我忘。”
         “我把你忘,还你把我跟你爹忘?一个大姑娘家,天天不着家,住别人家里,昨天赵家媳『妇』堵我要米粮时,你怎么不说我把你忘?你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你爹辛辛苦苦挣来,你娘我省吃俭用省来的?现把你养大,怎么反倒成我们的过错?”
         能气多,累,现孙氏也不气。说话的口气虽还有激愤,到底要平静许多。
         相反顾玉芳并不平静。
         “那谁让你们生我的,我让你们生我?你跟我爹,平时眼里只有顾玉汝、顾于成,什么时候有我?玉汝于成,多好的儿呀,就衬着我像个捡来的!”
         孙氏没想到一个字都有小女儿挑的。
         的,大女儿和小儿子的儿有寓意的,当初她和丈夫第一个孩子,难免奇激动,大女儿还没出生,丈夫就把儿想好。
         玉汝于成,如果女儿,就叫玉汝,如果男孩,就叫于成。
         生男生女都能用,下个孩子的字也有。
         后来生个女儿,就叫玉汝。
         她想着如果下一个男丁,就叫于成,谁知下一个又女儿,哪有女儿叫于成的,后来丈夫便取玉芳这个字。
         孙氏怎么也没想到,小女儿对他们怨气竟然这么深,深到连字都成错。
         她抖着手指,指着顾玉芳:“我怎么生你这么个孽障!”
         顾玉芳也哭起来。
         “我没让你生我,我也知道你们都烦我,烦到随随便便就想把我嫁出去,什么人你们眼里都良配!”
         “怎么就随便嫁你?我给你找个鳏夫,还找个瘸子麻子?媒婆才刚请进门,你就把人打走,顾玉芳我告诉你……”
         “你不用告诉我!我就跟你直说,我除齐大哥谁也不嫁,你要为我好,就让我爹去齐家说合,本来咱家就跟齐家有约,我姐不嫁我嫁!”
         顾明听见外面争吵,刚从屋里走出来,就听到这句话。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女儿,孙氏也不敢置信地看着顾玉芳。
         孙氏终于明白,合则小女儿闹死闹活,心里还惦记着齐永宁!
         “你到底还要不要脸,要不要脸?!”
         这次,孙氏疯。
         前不管顾玉芳怎么闹,她心里其实还把她当女儿看待的,到底亲生的,哪怕平时她嘴里再怎么骂。
         若不乎,能被赵家媳『妇』堵巷子里要米粮,还什么都不说就把东给,还不知道赵家平时什么样,怕这死丫头别人家受委屈受气吃不饱。
         每次顾玉芳妖,孙氏都想,这就自己做的孽,自己欠的债。如果当年顾玉芳小的时候,她能把她带边养,对她好一点,不今天就不这样。
         每一次她都会失望,每一次她都从气急攻心,强忍着宽慰自己,再到下一次被气得七窍生烟。
         “我打死你这个不要脸的!我打死你!为个男人,你前跟你大姐闹,我顾忌你的颜面,从来不提,让你大姐生生受你的气,总想着你还小,后能改,现你又跟家里闹,说出这样的话来,你鬼『迷』心窍,你魔怔!”
         孙氏还意女儿家声的,哪怕她前就知道小女儿对齐永宁心思不纯,她也从不放嘴上说,除非顾玉芳闹得实不像话,才会骂两句。
         今天这些话,等于孙氏挑破一直来她给小女儿盖的遮羞布,也等于她彻底对顾玉芳失望。
         孙氏找一把短扫帚,就往顾玉芳上打。
         顾玉芳挨几下,又哭又叫,眼角看见她爹从屋里走出来,忙跑过去。
         她扑通一声跪顾明面前,紧紧抓着他衣裳的下摆。
         “爹,就当你怜怜我,你和娘若还认我女儿,就成全我。”
         “你的意思我和你爹若不成全你,你就不我们女儿?”孙氏站后面道。
         顾玉芳置若罔顾,扑顾明脚下哭得像泪人一般:“爹,你和齐伯伯多年的交情,你去跟齐伯伯说,能如女儿愿。难道你舍得为顾玉汝就和齐伯伯断交情?如果两家再成儿女亲家,爹你和齐伯伯还能回到当初的。”
         其实要说起来,顾玉芳也不算蠢,至少她还知道需要用法子去说服她爹,而不硬着犟胡搅蛮缠。只惜她看待问题太过片面,又哪知道顾明心结。
         如果儿女亲家,关系就能恢复如初,也许当初顾家就不会退亲,只惜顾玉芳都不懂,她就觉得顾家之和齐家断交情,就为顾玉汝,为爹听顾玉汝的退亲,爹觉得没脸再面对齐家人,两家才会再不来往。
         顾明看着脚下的人。
         他不像妻子孙氏,能男人的心肠总要比女人硬上一些,谓的父爱也不像母爱那么的无理由。
         他这一生三个孩子,第一次做人父亲的激动、奇、看重给大女儿,寄予厚望给小儿子,为他男丁,后顾家立门户之人,也他郁郁不得志的寄托。
         相反,排行为的小女儿,他似乎没什么给她的。
         前每次妻子检讨时,他也会想自己不疏忽小女儿。
         人经不起比较的,顾明记得自己前每次从学馆回来,大女儿给自己端茶倒水,打水洗脸擦汗,小女儿总不见人影。大女儿帮着家里侍候老人,小女儿动不动就抱怨埋怨。
         他遭受冤屈入狱,大女儿奔前跑后想法子给自己洗冤,他不服气想下场试试,大女婿还奔波千里一路护佑,不喊累不叫苦。
         顾玉芳总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却从不问问自己给予别人什么。
         没有付出,又怎会有收获?这世上没有哪种爱无缘无故的,哪怕孙氏的母爱,也会这一次次中被消磨殆尽。
         孙氏已经被顾玉芳的话气得进气没有出气多,她脸『色』煞白,人已经快站不住。
         “你的倒也不用『逼』你爹……”
         “爹,你要还当我女儿,你就成全我。”顾玉芳紧紧抱住顾明的脚,那模样好似你不答应,我就不松手。
         “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顾玉芳就觉得自己突然被从地上拽起来。
         男子到底不像女子,孙氏拽几下,根本拽不动顾玉芳,顾明一上手,区别就出来。
         “你愚昧无知,还冷血自私,我顾明又怎会有你这样的子女!”
         顾明亲手将顾玉芳关进她房里,孙氏站那里,脸白如纸,伤心欲绝。
         “你上次说的那个薛驿丞不错,虽年纪大些,但年纪大的能包容她这个脾气。年轻的后生们哪里禁得起她这般祸害,不过亲之前,还要跟男方说明她这脾气,能成就成,咱家也不做这些隐瞒。”
         孙氏错愕。
         无他,这个薛驿丞不过她茶饭之余讲给丈夫的,打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这个人。
         事情还要从孙氏打算给顾玉芳说亲开始说起,既然顾家放出消息,要为小女儿择良配,县里的一些媒婆媒人们自然都知晓。手里有合适人选的纷纷上门,说与孙氏听,也好凑成一桩好事。
         其中有个媒婆说几个人选,孙氏都不大属意,那媒婆便提薛驿丞这个人。
         大晋每个府州县都设有驿站和递铺,专管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及来往过路官员、驿卒换马住宿之事。像州下,只设递铺,比驿站的等级要低上一些,但该有的功能齐备。
         这薛驿丞便波递铺的一个管事的,属公差,但未入品不入流。
         此人现年刚满三十,前头娶过一个,但病死,也没留下孩子,每年工食银也不少,但唯独有一点,这递铺设于官道之上。
         也就说若嫁给这个薛驿丞,能后就要常年住于荒郊野外,现的年轻姑娘们哪个愿意离群索居,也此这薛驿丞明明条件不差,却至今未曾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