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汉道天下 > 第772章 富贵险中求
         忙了一天,晚饭时,刘协意外的发现荀文倩回城了。
         他本以为荀文倩是因为荀谌的事,一问才知道荀文倩是为毛玠回来的。荀谌走之前,让荀文倩关照毛玠,所以荀文倩下班之后,带着毛玠的夫人刘氏来了长安城。
         她们赶到的时候, 毛玠正坐在屋里犯愁。
         他在城南转了一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住处。
         城南的房子的确比未央宫对面的便宜一些,却也不是他承受得起的。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回太学,租一个房间最合算。
         虽然挤一点,吵一点,但有夫人在书坊做工的收入贴补, 他们勉强还能支撑得下去。
         问题在于他每天要走二十多路去同文馆。
         如果可能, 他希望能申请一个宿舍, 或者多值一些班,节省一些浪费在路上的时间。
         荀文倩想带着刘氏入同文馆书坊,再给他们安排一个宿舍,省得他们在外面租房子,也算是一举两得。
         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荀文倩有点紧张地看着刘协。
         刘协不紧不慢地吃着饭,没吭声。将碗里的饭吃完,连一粒米都没剩下,擦了嘴,他才淡淡地说道:“刘氏的能力配得上这个宿舍吗?还是说,你准备给书坊里的每个人都安排一间?”
         荀文倩沉吟着,不说话。
         刘氏做事很积极,也能吃苦,但她的能力还不够。
         同文馆就在宫里,就算在宫外安排宿舍, 也不能离同文馆太远,所以房价不会便宜。如果每人都安排一间宿舍, 开支太大。
         所以这必然是特例,是她对毛玠夫妻的照顾。
         天子反对这样的照顾。
         “你想管好同文馆书坊,首先要做事公平。”刘协抬起眼皮,语气不重,但神情很严肃。“你不能因为没人说什么,就以为没有问题。没人说,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是没人敢说。”
         荀文倩躬身请罪。
         “趁着弘农王夫人还在长安,你在太学书坊多待一段时间,学学她是怎么管理书坊的。相比之下,技术简单,人才是最复杂的。”
         “唯。”
         荀文倩碰了壁,心情有些郁闷,起身准备告辞。
         刘协叫住了她,把轲比能上书的事说了一下。
         眼下虽然还没有确定荀恽是否有危险,但他和轲比能不那么和睦却是可以断定的,有必要让荀文倩有个心理准备。
         荀文倩登时脸色煞白。
         刘协暗自叹息。
         富贵险中求,但绝大部分人想的都是富贵,却没有在对危险的心理准备,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
         可是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呢。
         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 就很难保持镇定,也就很难在危险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
         但愿荀恽能表现得好一些,开个好头。
         ——
         河东,安邑。
         马车缓缓停住,荀谌下了车,抖了抖衣服。
         侍者付了车资,又额外赏了百钱,车夫感激不尽,扬起马鞭,轻驰而去。
         门口的两个青衣仆人是荀家的家奴,看到荀谌,立刻迎了上来,执勤的提过行李。
         荀谌举步进门。“文若在么?”
         “在的。”一个年长的青衣仆人说道:“不过心情不太好。”
         “出了什么事?”
         “昨天收到长安的家书,夫人哭闹了一场。”
         荀谌一惊,没有再问,只是加快了脚步。
         来到中堂,荀彧正在堂上处理公事,看到荀谌进来,他并不意外,只示意荀谌在一旁稍坐,又让仆人将荀谌的行李带到侧院去。
         荀谌也没多说什么,在廊下坐了下来,看着荀彧处理事务。
         荀彧很平静,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各项事务,诸曹掾吏一一上前汇报,说出一个又一个数字。荀彧一边听,一边翻看手中的文书,随手批阅。
         半天之后,所有人都退了出去,荀彧起身,来到荀谌面前。
         “兄长辛苦了,收获不少吧?你的文章我看了,很难得。”
         荀谌打量着荀彧。“文章之外,想必还有更重要的事吧?”
         荀彧一愣,随即笑了一声。“这些庸奴,真是多嘴。”他顿了顿,又道:“也没什么,只是说西域有消息来,长倩与轲比能相处不是很和睦。”
         荀谌眉头紧皱。“仅此而已?”
         “还能有什么?”荀彧坐在栏杆上,一声轻叹。“富贵险中求,谁又能例外呢?比起公达,长倩遇到的这点危险算不了什么。”
         “你倒是看得开。”荀谌半开玩笑地说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长倩虽年轻,却非不谙世事之少年。他随天子征伐,经历过休屠泽大战,是凭着自己的能力折服轲比能,而不仅仅是家世。如今虽在万里之外,但我大汉声威更胜于当日,轲比能不能不有所忌惮。我相信长倩能应付得来。”
         荀谌点了点头。
         从大局来看,除非荀恽自己冒失,否则轲比能没有非杀他不可的惠。
         “倒是文倩举止失措,让我有些意外。”荀彧叹息道:“她在宫里伴驾,经历的风雨太少了。希望这次在书坊见习,能多学点东西,不仅是如何印书。”
         荀谌叹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荀文倩的表现够好了,又有几个人能像唐夫人一样呢。
         再说了,也没人希望像唐夫人那样经历那么多事。
         但他也清楚,凡事有利有弊,万无一失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对了,这几天有新的邸报来。”荀彧招招手,命人取过一大卷邸报来,交给荀谌。“你留着路上看吧。”
         “谁说我要走了?”荀谌接过邸报,一边翻看,一边说道。
         “你要是愿意留下,我求之不得。”
         “想辟为我吏?”荀谌调侃道,话说了一半,却闭上了嘴巴,认真读起邸报来。
         这不是讨论度田的文章,而是一份有关太学招生的公告。太学诸堂公布了招生的标准、规模,不同的条件。
         这次太学总共招生三千人,其中经学堂只招三百,农学堂、工学堂招生最多,各千人,商学堂二百,讲武堂五百。
         之所以吸引荀谌,是因为公告开篇就引述了他的那篇文章。
         “诸堂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荀谌有些急了。
         这不是坑他么。这篇公告一出,谁还记得他当时写那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度田?
         “这是根据需求来定的。”荀彧伸手点了点头。“你看后面,这些人将来都是要安排职务的。”
         荀谌连忙往下看。
         果然,招生的后半段做了说明,不同的学堂有不同的安排。
         经学堂的学生将安排到各郡县的学校做教习,农学堂、工学堂、商学堂则安排到各地屯田、建立工坊、主持辜榷,或进入郡县从事相关的工作。讲武堂比较单一,直接从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