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顶级财阀 >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真实和商业化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做完舌尖上的华夏这个节目,黎双玉可以说是书也读了,路也走了。
         这些经历,着实让黎双玉学到了很多。
         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与她聊得上的人就不多了。
         可是在陈江海面前,不管黎双玉说什么,陈江海都能轻松的接过话题。
         聊着聊着,陈江海发现,黎双玉突然不说话了。
         此时她正一脸好奇的看着陈江海,眼中全是惊叹之色。
         看到黎双玉这个样子,陈江海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脸。
         “黎记者,是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听到陈江海这样问,黎双玉赶紧摇了摇头,满是诚恳的说道:“陈总,你的见识实在是太丰富了,我自愧不如。”
         听到黎双玉这样讲,陈江海微笑着解释说:“这些年走南闯北,看过的东西也就多了,不足为奇。”
         陈江海的这个解释,黎双玉并不认同。
         关于秋海的发展历程,黎双玉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是相当的清楚。
         陈江海这些年确实去了不少的地方,可待的最久的,还是在西江省内。
         至于其他地方,陈江海去过是没错,可停留的时间真不长。
         这种情况下,想要彻底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饮食这些,是不太可能的。
         刚才两个人聊的内容,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地方,陈江海都是了如指掌。
         这种情况下,陈江海要说是因为做生意才知道这些,黎双玉肯定是不相信的。
         在她看来,陈总肯定是个虚心好学的人,那书架上的书绝对不是个摆设。
         随后,陈江海便直接换了一个话题:“黎记者,你要是准备在平山玩的话,我派个人给你当向导吧!”
         黎双玉赶紧摇头道:“不用不用,陈总,其实我这次来找你还有另外一件事。”
         陈江海笑着问道:“不知道黎记者找我还有什么事?”
         黎双玉也没有客气,直接把此行第二个目的告诉了陈江海。
         听到黎双玉的这个问题,陈江海心理对黎双玉还是十分欣赏的。
         在巨大的成就面前,黎双玉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前世《舌尖上的华夏》第二季在风评和口碑上,不说是遭遇了滑铁卢,但绝对远远不如第一季。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舌尖第二季的广告宣传痕迹实在是太生硬太明显了。
         远远没有第一季显得那么用心,很多细节也没有到位。
         这种情况下,这档节目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被广大的粉丝诟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差评。
         观众们之所以喜欢这档节目,那是因为它的质朴真实,接地气,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第二季的时候,它最有价值的东西已经淡化了,那原先的观众自然不会再买账。
         “黎记者,你认为这档节目为什么会这么火爆?”
         陈江海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黎双玉显然是有过考量的,回答的很快:“陈总,我认为这档节目的风格和内容,吸引到了一大批的人。”
         对于黎双玉的这个回答,陈江海微微点头,然后又补充道:“这是两个很重要的点,但不是最重要的。”
         黎双玉微微一愣,顿时瞪大了眼睛,赶紧追问道:“那最重要的是什么?”
         “真实和商业化。”
         陈江海淡淡的说出了两点。
         听到这个答案,黎双玉顿时陷入了沉默。
         真实这一点,黎双玉当然十分的清楚。
         为了这个纪录片,她真的是跑遍了大半个华夏,鞋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可是这商业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她实在是一点眉目都没有。
         在此之前,黎双玉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相关的问题。
         她也不是矫情的人,直接就跟陈江海请教起来。
         陈江海自然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笑着跟她解释说:“这部纪录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叙事化。”
         “舌尖的整体结构是采用单元故事的形式,中间加入串联,这样的方式观众接受度会很高。”
         听到陈江海的话,黎双玉微微笑话了一番,然后很快就想明白了。
         顿时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陈江海的这一番话听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可以说把舌尖成功的原因,说的十分的透彻。
         “陈总,你是意思是,舌尖上的华夏第二季按照这个趋势,就能继续火爆?”
         黎双玉瞪大了双眼有些惊喜的说道。
         陈江海听了却是摇了摇头,坦然说道:“这我可不敢保证。”
         综艺娱乐领域的事,陈江海又不是专家,可不敢打包票。
         实际上就算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也绝对不敢打这种包票。
         一个纪录片能否火起来,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
         在没有真正开播之前,谁也没法做出真正的判断。
         前世舌尖上的华夏第二季风评的确是不怎么样的。
         如果改了之后,就一定能好吗?
         谁也说不准。
         黎双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也明白陈江海的意思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江海跟着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创意,你可以听一下。”
         “什么创意?
         陈总您说!”
         黎双玉眼睛一亮,满是期待的看着他,等待下文。
         也难怪黎双玉会有如此剧烈的反应。
         《舌尖上的华夏》和感动华夏的成功,让陈江海在央视的名声,直线上升。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陈江海如果不搞企业的话,绝对是一个天才制片人。
         这样的好点子,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
         立意之高,偏偏又能抓住观众,这简直就是他们这些从业人员梦寐以求的东西。
         偏偏陈江海这么一个外行人做得如此完美, 着实让他们有些汗颜。
         陈江海说的创意,那绝对就是顶级的创意。
         反正就目前而言,她还没有发现谁能有陈江海这种别出心裁的创意。
         关键是陈江海对于观众心里的把控那是相当到位。
         而且还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完全可以作为制作节目的指导。
         这是大多数相关从业人员都做不到的事。